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四单元-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公开课.docx
-
资源ID:76030436
资源大小:12.9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四单元-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公开课.docx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和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2、学习以乐景写哀情、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3、揣摩关键语句,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4、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重难点】1、通过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缢,挖掘本则新闻的价值意义。2、回归现实,思考人生。【学法指导】讨论法、朗诵法、一、导入:如果要编纂人类历史,那就无法避免二战,二战时期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了一个有一个的南京大 屠杀式的惨案,同时期的欧洲,德国纳粹党也制造了一个乂一个的“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同样面对屠杀, 日本却不顾亚洲乃至世界受难者的感情,屡屡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甚至在教科书上试图掩盖当年的罪 行,1970年德国总理的惊天一跪表达了对历史的态度和忏悔。为什么同样面对屠杀二者的态度却不一样?现在让我们随着一段视频走进奥斯维辛,打开一段沉睡的往事,不愿面对的历史。(板书: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二、视屏中的焚尸炉毒气室等一系列场景震撼了我们,现在让我们带着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 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1、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哪位同学来为我们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明确:默默迈着步子(沉重、压抑)、很快望一眼、步履慢了下来(越发沉重)表情茫然头发、鞋子、牢房:停下脚步、浑身发抖(恐惧、痛苦、愤恨)从侧面描写参观者的感受和表情变化,衬托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 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老师觉得文章中有一处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结尾时用“够了”两个字,这个够了怎么理解?(抽生朗读并 回答)明确:对和平的呼唤、对罪恶的痛恨。2、正如文章中导游不必多说,我们也不必多讲,这里的每一处都让我们触目惊心,其实文章有一些细节更让我 们难以忘记。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全文,找出文中与恐怖氛围不和谐的场景描写,并思考这样的描写有什么样的作 用?(分男女生朗读,男生朗读第一、二句,女生朗读第三、四句)(1)“波兰布热金卡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行 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明确:(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这里本来应该是怎样的呢?)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k的历史不相匹配。布热金卡是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 永远没有阳光、永远百花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冷嘲热讽中寄托着人们对反法西 斯的惊恐与痛恶。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了作者 的愤懑,同时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沉重。(2)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明确:内容上:乐景衬哀情,以集中营周围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 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要珍惜今天的自由、和平和幸福。【不 管法西斯多么猖狂,乌云遮不住太阳】结构上:首位呼应,显得文章首位连贯,浑然一体。【不管法西斯多么猖狂,乌云遮不住太阳】(3)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明确:这是细节描写,也运用了对比手法。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 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 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明确:用这样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反衬纳粹党的残忍,激起读者的痛恨。美和善就这样被践踏和毁灭,使人 反思,牢记历史的罪恶。3、过渡:文章中怒放的雏菊花、恐怖的“人间地狱”、“杀人工厂”都是新闻的内容,为什么说“奥斯维辛 没有新闻” ?,为什么还要报道?(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明确:因为奥斯维辛的惨状早已被世人皆知,臭名昭著,是一个IH闻。因为使命感,出于对亡灵的祭奠、揭露 罪行、警示人们、呼吁和平。总结新闻的旧事重提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我们能宽恕但不能忘却,因为没有伤痕的历史终将会催生新的灾难。学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有很多话想说,现在请以“ 口本,你为什么不忏悔?为开头,写一段50-100字的话。 (抽生展示)4、现在请一起齐读“愿悲剧不再重演,让和平永驻人间”结束我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