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3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二)-初三化学(共10页).doc

    • 资源ID:7603533       资源大小:367.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二)-初三化学(共10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3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二) 初三化学 2013.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S32 O一16 N一14 C一12 Ba 137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序号填在第II卷相应的空格内)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石蜡熔化 C粮食酿酒 D汽油挥发2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下列物质与氧气反应所得的产物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 A碳 B磷 C铝 D镁4对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红热,熔化生成氧化镁 B发出明亮火焰,生成白色固体C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D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5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6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现象或事实 解释A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C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7右图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B它属于非金属元素C它有3个电子层 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酶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高温AC6H12O6 + 6O2 6CO2 + 6H2O B2Fe + 6HCl = 2FeCl3 + 3H2C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DCO+ CuO = Cu + CO29以下对金属制品的防护措施中,正确的是A自行车经常用水清洗,以防生锈 B菜刀用过以后用食醋洗净C铝制品经常用砂纸擦拭,保持光亮 D铁门通常喷漆防锈10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1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探究大理石性质时,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大理石的板砖碎片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B大理石与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可作灭火剂C实验室里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D大理石雕像不易受酸雨侵蚀12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用盐酸清除铁锈13无土栽培所用的某种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某蔬菜生产基地欲配制该营养液200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是 A7kg B14kg C70kg D140kg14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的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选 项ABCD名称肥皂水食盐水白醋橘子水pH约9107约23约3415下列各组物质均能溶于水,则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酸和碱 B酸和盐 C碱和盐 D盐和盐16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 B腐败的饭菜加热后再次食用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D在食品中添加过量的防腐剂17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淀粉 B棉花 C铝合金 D塑料18下列物质中,能跟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Fe BBa(NO3)2 CNa2CO3 DNaOH19分离液体和固体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是A蒸发 B. 结晶 C. 重结晶 D. 过滤20欲使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变为20%,操作最简便的方法是A蒸发22.5g水 B蒸发25g水C加入5g NaCl D加入6.25g NaCl21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编号实验事实实验结论A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B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C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该溶液一定呈酸性D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22工业生产中,可用盐酸洗去铁材表面的氧化层,但冬天因该反应变缓而影响生产,为提高酸洗液的浓度或温度以加快反应,保证生产,可在酸洗液中加入 A食盐 B生石灰 C浓硫酸 D固体氢氧化钠23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NaOH干燥的一组是 AH2、O2、CO BH2、O2、CO2 CH2、SO2、CO2 DO2、CO、CO224下列四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C双氧水分解 D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25下列关于某些营养物质的化学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淀粉遇加碘食盐溶液会变蓝 B蛋白质遇重金属盐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油脂在人体内能消化,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 D淀粉或纤维素等糖类物质在动物体内经消化能转变成葡萄糖而被吸收26有关尿素CO(NH2)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46B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C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2:4D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l0027溶液的特征颜色,为我们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物质提供了重要依据。小聪同学为探究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取硫酸铜溶液,加水稀释,颜色变浅; 比较硫酸铜、硫酸钠两种溶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钠溶液为无色;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静置后溶液为无色;其中,能证明Cu2+为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原因的方案是 A B C D28在一个密闭容器里有X、Y、M、N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在密闭容器中所发生反应的类型为 物 质XYMN反应前质量/g22845反应后质量/g5524014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无法确定29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氯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30右图是A、B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克A、80克B固体中各加水100克,加热溶解后冷却至t,这时AA、B均析出 B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CA、B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只有A析出 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31(6分)完成下列空项名称氢氧化铜碘干冰化学式Cu(OH)2HNO3类别碱单质颜色无色紫黑色白色32(9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_,该反应中光能转变成_能。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该反应是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工业煅烧石灰石生产生石灰_向硫酸铜溶液中浸入铁丝_,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_色。工业上用纯碱和石灰浆(氢氧化钙悬浊液)反应制烧碱_,用石灰浆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_。33(6分)实验室欲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1)现有下表中的药品和装置,若制取并收集氧气,选择的药品是_,相应的装置是_;若制取和收集氢气,选择的药品是_,相应的装置是 _。药品装置图ABCD锌粒稀硫酸高锰酸钾(2)现仅用下表中的药品和装置,制得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药品最好是 _ ,相应的装置是 _ 。药品装置图石灰石碳酸钠稀硫酸34(5分)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溶 液试剂A试剂BMgCl2溶液熔融电解无水MgCl2MgMg(OH)2沉淀海水(主要含NaCl和MgSO4等)(1)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以选用_,试剂B选用_,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反应类型为 。(2)分离出Mg(OH)2后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获得NaCl溶液,在分离后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35.(5分)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图l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_,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图l 图2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它原因吗?【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份,放入捆在电烙铁下面铁片的凹槽内;(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人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_,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_。36(9分)【发现问题】将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反应前后的物质微粒如何变化? 【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前后微粒的变化 【实验探究】探究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前后导电性的变化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和结论如图,烧杯内盛有硫酸溶液,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向烧杯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观察现象。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前灯泡 ,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加入,灯泡 _,后随着氢氧化钡溶液量的增多,灯泡又 。开始时,溶液中存在大量的 _;随着氢氧化钡的加入,反应生成难电离的沉淀和水,反应的方程式 ,所以导电能力变弱;后随着溶液中 _的增多,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增强。【反思与讨论】若烧杯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10g,向其中滴入3%的氢氧化钡溶液至灯泡刚好熄灭时,消耗的氢氧化钡溶液质量为171g,试计算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到此结束,请认真复查,祝你考出好成绩!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ADCABC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BAACDDD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ADACCACB31名称硝酸化学式I2CO2类别酸氧化物颜色蓝色光照叶绿素326CO2 + 6H2O C6H12O6 + 6O2 化学加热高温Fe2O3 + 3CO = 3Fe + 3CO2 吸热CaCO3 = CaO + CO2CuSO4 + Fe = FeSO4 + Cu 浅绿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澄清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生产效率低33高锰酸钾 AC或AD 锌粒和稀硫酸 BD碳酸钠和稀硫酸 点燃34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分解 除尽Na2SO4(或SO42-) 除尽CaCl2和过量的BaCl235偏低 蜡烛燃烧会产生CO2气体 氧气 4P + 5O2 = 2P2O5 蜡烛燃烧时不能把氧气消耗完(或蜡烛燃烧后瓶内有氧气剩余)36实验现象:亮 变暗并熄灭 慢慢变亮解释和结论:自由移动的离子(或H+和SO42-) H2SO4 + Ba(OH)2 = BaSO4+2H2O Ba2和OH- 29.4%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2013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二)-初三化学(共10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