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滑轮组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76036518
资源大小:18.0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滑轮组教学设计.docx
滑轮教学设计太伏小学尹德容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 .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3 .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 研究问题的方法。2 .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 实际应用。2 .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具有利用 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3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滑轮”是初中物理力学中一种比较重要的简单机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杠 杆后,对一些变形的杠杆的进一步认识,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进一步观察和应用。 滑轮按使用情况可以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它们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对滑轮组的绕线及段数的判断不容易理解,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三、教学策略通过物理建模的方法从理论上将滑轮抽象为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滑 轮的工作原理,然后再对已经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进一步理解 滑轮的工作特点。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去分析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的原因时,“支点 位置”的分析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涉及动滑轮使用时支点随时间变化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协作的实验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交流、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 学中。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滑轮、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直尺、钩码、细线等。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5分钟)师: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们全校的师生 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走上升旗台, 当一名光荣的“升旗手”是我们每一位 同学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大家想不想做 升旗手?让我们做一回模拟“升旗手” 吧。你的实验桌上有铁架台、钩码、棉 线,我们用铁架台代替旗杆,用钩码代 替国旗,用棉线代替绳子,用升旗的方 法把钩码升起来,能办到吗?观看了大 家的“升旗”,发现有的小组直接向上 拉绳子,把钩码位置升高;有的小组是 把绳子绕过铁架台顶端的横杆,通过向 下拉绳子把钩码位置升高。他们谁是合学生动手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分析: 横杆起着改变用 力方向的作用。创设教学 情景,让 学生快速 进入滑轮 知识学 习。与减小摩 擦知识联 系,起到 温故知新格的“升旗手” ?思考:把绳子绕过铁架台顶端的横杆, 来模拟升旗,这个“横杆”起什么作用?模拟升旗时,绳子要在横杆上滑动,这 样会产生摩擦力。拉动时会费力,怎样 改进才能减小摩擦呢?(让横杆表面光 滑些,用滚动代替滑动)用滚动代替滑动就是要在轴上套一个轮 子,它是什么样子呢?(教师出示滑轮) 看!这就是套在轴上的轮子,我们叫它 滑轮。在你们实验桌的抽屉里都有两个 滑轮,现在你把它们拿出来,仔细观察 滑轮的结构,试着画出滑轮的结构简图。学生画出滑轮结构简图。的作用。同时又能 让学生更 好地理解 滑轮的结 构。为进一步 研究滑轮 做好铺 垫。一、定滑轮和动滑轮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通过滑轮来提升 钩码,看谁的办法又快又多? 一会向大 家展示你的设计并画出示意图。/ /学生进行实验。有了 “升旗”的 经验,很容易组 装成定滑轮;程 度好的同学能够 组装出动滑轮甚 至滑轮组,老师 有意识地找出设 计使用定滑轮和 动滑轮的同学, 让他们展示设计 的成果创设任务 情景,让 学生创造 性地完成 任务,能 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 趣,培养 创新能 力。1E图1针对图1,请学生观察,看两种方法提升钩码时有哪些不同?在比较轴是否移动新课教学(30分钟)的基础上总结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思考:我们知道力有三要素,就是力的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定滑轮能改变力 的方向。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动滑轮 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能否改变力的大 小?下面通过实验进行探究。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1 .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什么?2 .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吗?3 .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 距离吗?总结: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 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1 .使用动滑轮能改变为动力的方向吗?2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吗?学生讨论并回 答:一个滑轮的 轴固定不动,另 一个滑轮的轴随 着上升。用力方 向不同。学生进行探究定 滑轮特点的实 验。根据实验现 象和数据分析思 考。培养学生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 距离吗?总结: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 且不改变力的方向。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定滑轮和动滑 轮的实质。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学生进行探究动 滑轮特点的实 验。根据实验现科学探究的能力。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2 .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 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3 .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 杠杆。4 .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 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 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 小关系。(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5 .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 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 臂变小)。6 .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 的杠杆。象和数据分析思 考。引导学生分析思 考得出结论。这样学生 可以理解 用弹簧秤 通过动滑 轮来拉钩 码,读取 弹簧秤的 示数时, 跨过动滑 轮的两条 绳要竖 直、平行。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 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归纳学生的发言: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 装在一起,应该就可以了。定义:我们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 叫做滑轮组。提问:它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可学生思考以结合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猜测一下。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 确。大胆猜测提问: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有哪些绕线画图的方的方法?可以画出绕线的示意图。法更形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请从以下象,学生儿个方面进行思考。易于接1.绳子的起点:受。2.拉力的方向:学生思考和操作后回答问题:可3.拉力的大小:以从定滑轮开始4.移动的距离:绕线,也可以从讨论:如何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动滑轮开始绕数?线。一种方法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另一种不能。总结:拉力的大小不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称同。移动的距离为O它既可也不相同。以, 还可以02.滑轮组的特点: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及时总结,便于经过讨论得出:使用滑轮组时,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和物体,学生掌握知识。促进知识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学生可以个别回的巩固掌课堂小结要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知答,或相互交流,握。提升(5分钟)道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的交难点:正确分析滑轮组的使用特点。进行学习小结。流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