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76039643
资源大小:1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设计.docx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师寄语:.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学习目标:1、知道唐朝中晚期至两宋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 终完成于南宋之时。2、通过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南宋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原因,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 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习过程:. 一、认定目标:.二、速读课文,完成知识梳理。( j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较少。发展原因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增加了那里的经 济 重 心 南 移经 济 重 心 南 移i柒然条件较好;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一_,在江南地区推广。”的谚语。徂 太湖流域的、,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表现1 -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一的栽也有很大发展。,丝织品”号为兄天下丝织业1纺织业I的丝绸产量高。I棉织业:从兴起,南宋时已发展到东自港每泡区:经济重心南移j浙江 烧制 瓷器。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造船业:宋代居世界 0、等地造船业发达。商业都市:最大的是和。商J杭州改为都城后,繁华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业 I L- ,、都市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制瓷业烧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海外贸易,中国商船的足迹,近至 、 ,远达 和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货币j北宋市场上流通的仍是 ;四川地区出现 1南宋时,.发展成与一并行的货币。经济重心南移:从开始,到最后完成。三、探讨交流,三、合作交流“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方计”。(1)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从文中看,宋朝政府对外贸易采取了什么政策?(3)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下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什么?(5)通过学习宋朝的海外贸易政策,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建议?四、巩固训练1、下列粮食作物中,产量居南宋首位的是()A、小麦B、水稻C、棉花 D、粟2、中国瓷器史上辉煌时代()A、隋朝B、唐朝C、五代D、宋代3、宋朝居当时世界首位的手工业部门是()A、丝织业 B、棉织业 C、制瓷业 D、造船业4、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A、唐朝中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5、导致我国经济南移的因素有哪些?五、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以下有关纸币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最早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叫“支子”B、纸币的出现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C、纸币的出现是宋朝商业繁荣的结果D、最早的纸币是国家发行的2、我国棉花的种植从广东、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是在()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3、下列经济发展成就,发生在南宋的是()A、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B、景德镇制瓷业的兴起C、四川地区出现支子D、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4、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的原因是()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中原人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带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A、都正确B、正确 错误C、正确错误D、都不正确5、两宋时期,南方手工业中超过北方的主要有()丝织业棉纺业制瓷业 造船业A、 B、 C、 D、6、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B、宋朝造船业发达C、外国人热衷于中国市场D、沿海地区的人民长期出海经商(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湖熟,天下定一民间谚语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的是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现象出现于何时?3、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4、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达标测试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D 4、A 5、D 6、A(二)1、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 水稻2、南宋 3、经济重心,已经南移4、中原人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