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六年级上册单元 我们的地球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76041892
资源大小:12.6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科学苏教六年级上册单元 我们的地球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docx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资阳市雁江区第一小学赵勇一、教学目标:1 .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搜集并整理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时经历的曲折过程,意识到科技发展在人类认 识事物方面的重要作用。2 .能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地球是个球体的结论。3 .了解地球形状的基本数据,通过计算,初浅感受地球的大小。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时经历的曲折过程。难点:能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地球是个球体的结论。三、教材分析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对“地球与宇宙”部分分解为“地 球的概貌”“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和“天空中的星体”,地球 的形状属于“地球的概貌”部分,课标要求“知道地球的形状、大 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 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本 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两大部分:首先,介绍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 科学史,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科学史,建立科学的地球形状的概 念。这是本课的重点,即让学生了解人类逐渐正确认识地球形状的过 程,感受到前人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精神。第二,借助计算活 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建立科学的地球大小概念,让学生意 识到用计算得出的数据可以对事物做出解释。四、教学方法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人人都应该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本课 的重点不是告诉学生地球地球形状的是一个球体,而是要让学生体验 人类探索地球形状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并且能用模拟实验来 验证地球的形状确实是一个球体。此外,还要让学生是准确表述地球 的形状。因此,本课应该采用在学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 说明的方法,由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接受式探究。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家园在哪里呢?(地球)那你 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圆的、方形的、球形的)有的同学认 为是圆的、有的同学认为是方形、球形的;那么,地球到底是什么形 状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形状。【板书课题】(二)、交流资料,共同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1.师生交流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资料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 猜想及学说的资料。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分享(这位同学整理的很 仔细,掌声送给他),再请一位同学来分享(这位同学收集的也很好, 掌声送给他),现在我们对刚才两位同学的分享进行小结,她们提出 了哪些猜想呢?【板书:猜测】(1)首先,古代印度人提出了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猜想。(2)接着,古代中国人提出了 “天圆地方”的猜想。【板书:天圆地 方】(3)在这个基础上张衡根据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提出了 “浑天说【板书:浑天说】(4)最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提出了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 体的猜想。【板书:近似球体】(5)航船进出港的模拟实验对地球形状的思考不止科学家,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也有自己的发 现,渔民观察进出港的航船时总是发现先看见桅杆,再看见船身,这 是为什么呢?地球可不可能是平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地 球是什么形状。老师准备的实验材料有:地球仪、小船怎么来验证呢?请大家翻开书第15页,阅读实验的相关内容。 请一位同学来分享实验方法。同学们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再做分组实验前老师还有几点提醒大家(齐读)实验完成后,请小组长填写活动记录单。(请两位小组长分享实 验结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家的实验结果。首先,进港的航船先看到桅 杆;出港的航船桅杆后消失;教师小结:正如大家所观察到的那样,站在海边观察由远及近的航船,总是先看见船只的桅杆,在逐渐看见船身。(6)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刚才我们用模拟的方法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而有一位航海家用 实践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他就是麦哲伦。他是怎么去验证的呢?请 同学们观看视频寻找答案。找到答案了吗?【板书:验证麦哲伦 球 形】(7)当代人类的探索谈话:随着当代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终于可以飞出地球, 去外太空观察地球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分享现代科学技术是如何探索地球 形状的(掌声送给他);刚才,这位同学分享了很多,我们重点关注 几个大事件“四个第一第一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是一一苏联第一个飞出地球来到太空的宇航员是一一加加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国家是一一美国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一一杨利伟教师小结:通过探索我们发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从无根 据到有根据的猜想,再到实践验证,最后经过精细观察的过程。2、学生计算,感受地球的大小谈话:通过现代科技的精确测量,已经测量出了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读一读)根据资料计算,如果你以每小时行走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赤道一圈后,需要多少天?(同学们算一算)教师小结:以这样的速度绕地球一周,竟然需要三年多的时间, 地球真大呀!3、师生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各自的收获。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十分曲折漫长,在这个过程中, 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地球的奥秘远不止于此,课后请 同学们继续研究。板书:地球的形状浑天说I近似球体验证:麦哲伦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