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毛玉西 省赛一等奖.docx
-
资源ID:76045147
资源大小:22.7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毛玉西 省赛一等奖.docx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毛玉西1.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 .通过边读边想像画面、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自己喜欢的局部。2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同时借助换词比照的方法,体会作者描写景物时用词的准确、 生动和巧妙。3 . 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 情。4 .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四季不同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并逐步学习这种观察方法 和表达方法。教学重点:1 .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和富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体会作者描写景物时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巧妙。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四季不同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2.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1、复习(课前板题“美丽的小兴安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小兴安岭有了一个 大概的了解,还记得它在哪儿吗?(点击课件,出示小兴安 岭位置图)小兴安岭在我国的东北,位于黑龙江省的北部。 2、创设情境(点击课件,出示小兴安岭风貌)放眼望去,这里到处都是 绿树,真可谓树的海洋。今天学习完课文,就请你来当“小 导游”,为你们的爸爸妈妈介绍小兴安岭,好吗?回顾小兴安岭的概况; 激发学习兴趣。二、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当好导游,首先得熟悉这个地方,请你都来读读课文, 再来说说: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自读课文、汇报,师相应板书)树的海洋、四季景色诱人、大花园、巨大宝库。(2)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段式,将小兴安岭的特点突出地展 现在我们面前。整体感知小兴安岭的特点; 回顾第一课时讲授的篇章结 构。二、2学习第一段,品词朗读。过渡:先让我们走进这片绿色的海洋去感受一下,请你自己 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什么。预设:突出“数不清”,说明数目多“几百里连成一片”又说明小兴安岭非常辽阔“绿色的海洋”突出了颜色,“海洋”也能说明小 兴安岭非常辽阔省略号说明树的种类有很多。指导朗读1:小兴安岭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繁茂的树木,种类 超过千种,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这该是一幅多 么壮观的景色啊!请你带着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 朗读这一段。三、细读品味,体验美景。小兴安岭的四季都是那么美丽,那么诱人,让我们一起到文 中去寻找小兴安岭的四季美在哪里吧。小导游们,快拿起书, 读读你喜欢的段落吧,看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张描 述美的嘴巴,让大家都想随着你一起去游览。你喜欢哪一季节,就学习哪一个季节的内容。老师这里有学习提示,请你先来看一看(出示学习提示)每个季节都介绍了哪些景物?用括号标画出来。每种景物有哪些特点?请批注在旁边。(学生汇报哪一季节,教师就引领学生共同学习哪一季节。) 三、1春天生机勃勃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抽出、嫩绿”提问:抽出”是什么意思?(长出)换成“长出”行不行? 小结:作者在这里用“抽出” 一词不仅写出了枝条生长的现 象,而且把生长的速度之快也描绘出来了,令人觉得贴切而 形象,而如果用“长出”一词,就未免显得直白,缺少情趣。 提问: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嫩绿”是什么意思?(像刚长出 来的树叶那样的浅绿色。)带着学生感受“举目都是树; 放眼尽是绿”的特点,整体感 知,降低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 体会重点词的表达效果,抓住 重点词汇品读,进行有感情的 朗读。教师的学习引领,使学生在自 主的情况下,知道“学什么”; 训练学生提取信息和简单概括 的能力;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作者用 词用句的优美。抓住重点词汇,用换词比照的 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准、灵 动;得意还要得言,适时小结写作 手法,并让学生在口语中运用。指导朗读。“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是春天景色的 特征,是那么鲜嫩可爱,要读得亲切柔和。“抽出”形象地 展示出树木的活力,要读得干脆有力。(师范读。生齐读。)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面的影子拟人的修辞手法“散步、欣赏”这两个词语本来是描写人的神态的,作者却 用来描写小鹿,显得十分可爱。“有的有的”句式指导朗读小鹿非常可爱,下面我们用活泼,愉快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边读边想象小鹿的可爱神态。发挥你的想象,尝试运用拟人的手法,还会有那些小动物在 哪做什么?(小兔子在绿绿的草地上悠闲地吃着青草,小猴 子在树上蹦来蹦去)全段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这是生 机勃勃的美,语调要轻而缓,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 的勃勃生机,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下 面请你自己练习读读这段话。 积累语段哪位小导游最喜欢春天的小兴安岭,能不能用课文中的语言 给大家介绍介绍呢? 小结过渡听着大家的朗读,可以看出,大家好像还沉浸在小兴安 岭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是啊!我们还没看够春天的美景呢,夏天己经悄悄地来 到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 岭。谁喜欢这个季节的景色的,为什么?你能用文中的句子 或词语来说吗?借助排列句子顺序,让学生感 受作者观察以及写作的顺序; 抓住典型词语体会夏季树木的 特点;在日常教学中设计选字义的题 目,让学生切实体会联系上下 文理解词语的涵义;换词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三、2夏天葱葱茏笼听说北京的游客要来,夏天的景物一下子跑了出来,太 着急跑乱了顺序,你能给他们排排队吗?并说说你的理 由。(出示打乱顺序的四句话)第一句:描写树木、森林第二句:早晨雾色中的森林第三句:阳光穿过树梢,照射在草地上第四句:草地上的野花“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 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J“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在这句话中,“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 “密密层层”是什么意思?(形容很密很多)这两个词写出了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提包二在这个句子里,有个字用得特别好,它既形象地表 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 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封)提问:“封”字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的意思,请你来判断一 下,应该选用第几个意思?(出示字义:封闭;封起来的或 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古时 帝王把爵位或称号赐给臣子)。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封”在课文中是“封闭”的意思。 提问:为什么要用“封”字,用“盖”字行不行?和你的学 习伙伴讨论讨论。(“盖”字有由上而下覆盖的意思。而小兴 安岭树木繁多,枝叶不仅是将上面的天空遮盖住,而是上上 下下的空间都被浓密的枝叶封闭得严严实实,因此这个“封” 字用得恰到好处,再次照应第一自然段的树多得就“像绿色 的海洋指导朗读这句话该怎么来读呢?(以欢快有力的语调,表现树木的茂 盛。)指名读;男女生来赛读这句话;齐读。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 雾里。”出示两句话,进行比照“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 里。”“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 里。”精准。换词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 精准。边读边想像画面,范读引领作 用。精准。换词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 精准。边读边想像画面,范读引领作 用。前后桌讨论“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漂浮在液体里。小 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而且是从地面生成,自上而下蔓延开 来的;范围跟森林一样广,逐渐使整个森林都漂浮在浓雾里。 但“罩”是扣盖、覆盖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内涵。相比之 下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十分 确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小兴安岭早晨的雾景。师读句子。 你看到了什么?我们要抓住“升”和“浸”这两个字来想象。 小结前两段重点指导,这一段自学 为主,学生说出喜欢秋天的小 兴安岭的理由即可,谈完感受, 带着感受朗读,以读代讲,体 会秋天的丰收,继而感受小兴 安岭的富饶即可。第三自然段只用了四句话就把小兴安岭发天树木葱茏、 浓雾弥漫、阳光灿烂、野花盛开的诱人景色展现在我们眼前 了,让我们用欢快有力的语调来读读这段话,好吗?(自由 读,指名读。) 三、3秋天果实累累“白桦和林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看出秋天的森林色彩艳丽。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是什么意思?(形容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看到 树叶飘落作者联想到彩蝶飞舞。)为什么用“飞舞”不用“飘落”?(飘落只表示树叶往下落的动态;”飞舞“树叶随风飘落的 样子,用“飞舞”而不用“飘落”,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 悠悠飘落的情景,也表达了一种活泼、欢乐的情绪。) 指导朗读:我们来齐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落叶的样子。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这一句是什么句?(拟人)在这句话中,作者用“献出” 一 词,赋予了森林以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森林里的野果 成熟了,这里的特产正在被采集利用。由此可见,小兴安岭 的美丽和富饶是联系在一起的,既有收获,又无私“献出”, 表现了小兴安岭的奉献美。 全段朗读:秋天是收获季节,对小兴安岭的“献出”要读出赞赏的 激情。(指名读)三、4冬天一一白雪皑皑“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 常没过膝盖“积满”一词用得非常恰当,连树上都“积满”了白雪,既 可以让人想象出小兴安岭冬天很冷,雪很大,又可以反映出 小兴安岭森林的密密层层。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刮”什么意思?(用刀等贴着物体的外表移动。)在文在 是“吹”的意思。为什么用“刮”而不用“吹” ?(说明了 小兴安岭的冬天很冷,风很大。)“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只好”就是?(只能这样。)冬天,遍地是雪,黑熊无法 出来活动,无法外出觅食,只能舔自己掌上分泌出的养分过 冬。这是动物生存的本能。在这句话中,作者用“只好”一词赋予了黑熊人格化的描写, 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这 也是拟人句。冬天应该注意作者句中拟人化的描写,因此应读得生动,富 有情趣。齐读小兴安岭冬天美景的段落。四、回顾全文,欣赏美景。1、读了课文,真想一年四季都待在小兴安岭这个美丽的地 方,欣赏它不同季节的诱人景色。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出示最后一段)齐读。2、提问: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说它是宝库呢?又为什么 说它是花园呢?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野花盛开,即使 是冬天,雪花飞舞,也是无比美丽;说是巨大的宝库,是由 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造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 材及珍贵动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冬天这一段依然让学生 运用这种方法半独立自学相似 的段。学生说出喜欢冬天的小 兴安岭的理由即可; 同时抓住重点词汇谈及感受, 带着感受朗读,以读代讲,想 象冬天的美丽景色、小动物以 自己的方式过冬期待春天的景 象,继而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总结全文,深刻体会小兴安岭 的美丽和富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对于祖 国的大好山河产生喜爱之情; 练习口语表达,同时是学完课 文之后的一个升华,检验学生 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的思想感 情;争当优秀导游,积累语言,欣 赏优美语句。(小兴安岭不仅景美,而且物美,有价值,有贡献,美得实 在而不空洞。这是对全文的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板书设计:3、(结合学生汇报小兴安岭的树木是小兴安岭的宝物时)你 能结合FI常生活说一说树木有什么用处吗?(做桌椅、家具、 建房屋)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夸赞小兴安岭。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发现小兴安岭对我们的日常生 活做的贡献可真不小啊,欣赏着小兴安岭的美景,想着小兴 安岭为我们做出的贡献,你有什么话想对小兴安岭说吗?(生赞美小兴安岭)5、回顾全文我国的小兴安岭如此美丽、富饶,多么希望更多的人能 欣赏到它的美,知道它的富饶啊。我播放小兴安岭风貌,请 你来解说,你愿意吗?看看谁是最优秀的小导游。(找学生读全文,课件播放画面,使学生边听边欣赏景色 美。)那好,我们就用课文内容作导游词,看一看你能不能用 你动情朗读去打动游客们的心,让他们也产生同你一起走进 小兴安岭,去踩一踩那里的松针,摸一摸那里的古木的想法。找学生按段读,其它学生欣赏。美丽的小兴安岭四季景色诱人树海大花园、巨大宝库春抽出新枝生机勃勃夏葱葱茏茏万物生长秋落叶飞舞硕果累累冬树上积雪动物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