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陋室铭》教学设计.docx
陋室铭内容的教学设计富顺县长滩镇石道九年制学校王光波一.设计思想:(一)指导思想:工具人文两手抓,细读审美双落实,平等对话多引导,寓教于乐效果佳。(二)理论依据: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 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 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三)设计特色:1 .诵读贯穿本课学习的所有环节,不同阶段采取适宜的诵读方式,以利学生理解语句,明确脉络,把握主旨,表 达阅读感受。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1)讲完背景故事后,学生已有了学习本文的兴趣,于是我进行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产 生阅读的欲望。(2)学生自由读,这是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3)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情感。读后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点评,对什么地方应该重读,什么地方应该轻读, 什么地方应该停顿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读课文,就不仅读出了情感,更读出了文章的 韵味。(4)男女比赛读,增强朗读的积极性。2 .巧妙地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并形成一个问题链,让这些问题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每个问题都让学生从 课文内容出发,挖掘其意义,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最后运用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和 前后呼应把它连接在一起,融会贯通,把全篇课文的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 “串珠成链”的 整体把握效果。这种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不让人觉得死气沉沉,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从屋外到屋 内,从“景一人一趣”,一步步地随着学生自主地交流探讨深入进去,使学生在深入的过程中理解全文。3 .按照会读,会译,分析内容,了解表现手法,学以致用的环节分类教学。各个环节由浅入深、由简 到繁,一环完成再进行下一环,不交叉进行。二.教材分析:1 .课程标准等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1)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第二部分:“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 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3)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学段目标与内容:”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 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 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 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七(下)第六单元的第16课短文两篇的第一篇。木单元的阅读主题是“修身正己”。学习本单 元要了解古今仁人志士的嘉言懿德,树立人生标杆。古文陋室铭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2 .本课内容与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本课是七(下)第六单元的第16课短文两篇的第-篇。本单元体裁多样,有散文、小说、议论文和文言 文。陋室铭和爱莲说是文言文。这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都使用了 “托物言志”的 写作手法。文章都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能通过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语感。不同点在于陋室铭以骈 句为主,爱莲说以散句为主;陋室铭用类比手法,爱莲说用衬托手法。三.学情分析(一)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学生学习文言文还不到十篇,算才刚刚接触阶段,基本上是零起点。上一期基本知道了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但 还不熟练。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翻译大多是背为主,真正的理解和活学活用还谈不上。(二)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 .文言实词的理解,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2 .文言句式:倒装句“何陋之有? ”的理解。3 .类比手法、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4 .骈句的理解(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1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自主学习。依据工具书、课下注释、其他资料等来正音,释义,朗读。3 .合作探究。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词,倒装句,类比手法的理解等等。4 .相互学习。采用两两考问的方式,对不懂的地方加以疏通讲解。四.教学目标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 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 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文常用实词;(二)技能目标:认识“铭”这种文体,了解类比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三)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 求。五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朗读,掌握铭文的特点,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 法。难点: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 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六 .教学策略与手段(一)教学模式主要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和合作教学模式和活动教学模式。(二)教学策略情境-陶冶教学、示范-模仿教学、”传递-接受”教学、“引导-发现”教学。(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传统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主要采用讲授谈话法、讨论交流法、练习强化法。七 .课前准备(一)学生的学习准备。1 .依据工具书扫除字音障碍,会流利地朗读。2 .搜集刘禹锡的诗和他的简介。(二)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练习题,音频视频图片等。(三)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播放设备,常用教具。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师明确本文的创作背景。(3分钟,包括解读学习目标)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 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刺史。刺史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 上面贬下来,就故意刁难。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 利眼的知县,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 门前。(二)文题解说(2分钟)陋室铭:“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铭文的特点是 篇幅短小,文辞精练,讲究韵律,在语言上多用四字或六字的对偶句。现在我们听说的有比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陋室”,简陋的屋子,题目简洁,点明写作的内容。设计意图在读课文之前,让学生明确什么是“铭”,为下面了解其特点奠定基础。(三)读一读(7分钟)L听录音朗读,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读准下列字音:德馨(xin)苔瘪(hCn)鸿债(C)案陵(chi)西策(sh。2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3 .这是一篇铭文。铭文很重视音韵,这篇文章通篇押韵,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音乐美。下面请同学 们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什么?(明确) 押韵的字有:名、灵、青、丁、经、形、亭。韵母:ing4 .读准停顿。教师范读,学生依据范读画出停顿。5 .多媒体展示停顿的划分,学生再次齐读课文。6 .男女生分开,你一句我一句轮流朗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反兔诵读课文,指导学生不仅要读准字音,更要读准节奏,为下面准确背诵课文做准备。(四)译一译。(15分钟).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边翻译,读一句,翻译一句,同时标注没有把握的语句。1 .在组内交流翻译中遇到的疑难语句,互相帮助解决。2 .教师抽考课下注释,强调重点词句。名:名次作动词,出名、有名。 灵:名次作动词,灵异。德馨:品德高尚。上:名词作动词,长到,蔓延到。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案牍:官府文书。劳:使动用法,使劳累。乱:使动用法,使扰乱。5.教师逐句翻译,抽杳学生的翻译,引导他们完善对句子的翻译,再出示重点语句的翻译。这个过程,学生要一想二说三听四记五读。教师要启发,质疑,补充,点评。(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明确)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明确)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明确)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4)孔子云:何陋之有?(明确)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这是一个倒装句,正确语序为:有何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读自译课文,有助于学生学会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提高学生间的合作能力。 学法指导: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 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 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五)析一析。(6分钟)1 .文中哪两句话统领全文大意?1明确)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明确)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IT常生活三个方面来写陋室。4.讨论:名为陋室,实则不陋,为什么?(1)提示:文中哪些语句暗示了陋室不陋呢?明确:相关的句子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写自然环境清幽雅致,这是写室中之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偶、对比,写交往人物不俗,衬托自己的“德馨”,这是写室中之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正面写、实写,写出生活高雅脱俗,这是写室中之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作者不慕富贵,对世俗生活的厌弃)(2)提示:室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有着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人。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主旨、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六)背一背(5分钟)1 .方法指导。层意记忆背诵法:了解本文前后所写的内容,开始先以山、水类比;然后再写环境不陋;接着写往来不陋;然后写 生活不陋;最后以诸葛庐和子云亭自况。了解了这些内容后,再分层背诵。(2)首字背诵法:识记每一句的第一个字,然后连缀起来,就能完整背诵了。2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组内交流背诵情况,然后展开组与组的“背诵对抗”。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背诵方法,提高其背诵效率。(七)课堂小结(2分钟)陋室之中的景是优美的,陋室之中的人是不俗的,陋室之中的生活是高雅的,你说作者所居陋室陋吗?(不陋) 表达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八)板书设计陋室铭 室中之景 '陋室不陋L室中之人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室中之事(九)作业设计1 .工整地抄写课文及词语注释。2 .翻译全文并背诵。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5分钟)1 .检查背诵:教师读上句,学生回答下句。2 .检查翻译:教师说句子,学生说意思。(二)讲授新课(15分钟).什么是骈句?看微视频一一讲解骈句的特点和好处。1 .找出文中哪些句子是骈句。明确:除了 “可以调索琴,阅金经”“孔子云:何陋之有? ”外都是骈句。读一读这些骈句,加强体会。2 .什么是类比?看微视频讲解类比的定义和作用。3 .找出哪些句子用了类比,并分析它的作用。明确:(1)开篇四句运用了类比手法,作用:一是用“山” “水”类比陋室,用“仙” “龙”类比自己; 二是引出文章主旨。(2)结尾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引古代圣贤之居证明“陋室不陋”,意在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占代圣贤的志趣和抱负。学法指导:学生短暂思考后,教师点拨、引导。4 .什么是托物言志?看微视频一一讲解托物言志这种表现手法。(1)学生分组探究,作者托什么物表达什么志?依据具体句子来分析。(2)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作补充。教师点评(3)教师明确:物特征志陋室(不陋)德馨苔痕上阶绿淡雅之色恬淡之心草色入帘青淡雅中又生机盎然恬淡中充满生机调素琴,阅金经质朴、高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6.提问:你对文章还有什么疑问吗?生: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明确: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何陋之有”出自论语子罕“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作者截取后一句,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 一句一一陋室 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7.分组讨论,自由交流: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学生举手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教师相机引导,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今社会的意义和作用;从德馨的表现 入手,探讨精神追求和物质满足之间的关系,切忌以老师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质疑。(三)拓展延伸(10分钟)类文阅读:屏幕投影,教师朗读。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4n)漉(Ki),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 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i),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 反照,室始洞然。乂朵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楣(shu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L解词,学生思考,然后举手回答。(1)每移案(2)余稍为修葺.翻译,学生思考,然后指定学生回答。(1)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明确译:雨水往下渗透流动,并从小孔慢慢漏下。译: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2 .内容上,陋室铭与本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陋室铭文以“,绘陋室幽雅,本文用":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手法。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托物言志。4,对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学生自由交流,然后举手回答。示例: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有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 心境,就一定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但陋室铭表现出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高雅的志趣,重点在说主 人“德馨”;而本文的作者我想重点在于苦中作乐,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四)学以致用,仿写陋室铭(9分钟).要求尽量采用骈句,用上类比和托物言志的手法。1 .先完成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或者教师点评。(五)课堂总结(1分钟)刘禹锡的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同学们要多朗读,培养良好的文 言语感,还要学习作者高尚的情操,不要仅仅追求物质享受。(六)板书设计陋室铭物托物言志)志陋室骈句 德馨虚薨彳生沾幽雅致 安贫乐道不陋 喑荒;修宓稚脱俗 硒吉傲岸类比(七)作业设计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因(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无丝竹之乱耳(5)无案牍之芍形.下列各句不属于骈句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孔子云:何陋之有?2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课文原文填空。(1)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 是:,° ,0(2)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3)陋室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3 .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4 .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5 .默写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