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系列:5贬谪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docx
-
资源ID:76048001
资源大小:30.4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诗歌鉴赏系列:5贬谪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docx
5、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导学案一一贬谪诗语文学科教案设计主备人:.审核人:高三语文组 使用时间:第 周授课班级课时安排2课时课 题贬谪诗课 型教 学 目 标 分 析大纲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 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解读上述要求,可以看出对古代诗词的 学习应到达如下目标:诵读。要求准确、有感情地诵读。常见的考查方式是划分朗读停顿。 积累。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常见的考查方式是默写。感悟。理解诗词的写作手法, 理解诗词的中所抒发的感情。常见的考查方式是简答题、赏析题。又双运用。能在现实的 语言实践中恰当地运用。常见的考查方式是结合显示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让考生恰当运 用古诗句。欣赏、审美鉴赏诗词意境、语言、情感方面美之所在。常见的考查方式是品析 题。总结上述所说,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默写,一是赏析。知识与 能力了解贬谪诗的主要特点。把握贬谪诗的常见感情和主题。 掌握贬谪诗的解题方法、技巧。过程与 方法培养学生准确鉴赏贬谪诗的能力。情感态度 价值观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重、难 点阐释学法指导教具设计教学过程问题引导二次备课【经典诵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注释:(1)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 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遥远地区,这里用 “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2)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 谪(zh6)。(3)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 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 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4)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 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 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问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5)沉舟: 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赏析: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 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闻笛赋”、“烂 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 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在手法上,它那么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 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藉以振 奋精神。全诗感情真挚,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 强的艺术感染力。左迁至蓝关示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1)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湘: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 韩老成的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理丞。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 赶来从韩愈南迁。(2) 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朝(zhao)奏:早晨送呈奏 章。九重(ch6ng)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路八千:泛指路 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3) “欲为”二句: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 惜剩余的生命。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肯:岂肯。衰朽(xiU):衰弱多病。 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圣明,指皇帝。(4) “雪拥”句: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 艰危,心中感慨万分。拥:阻塞。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山高 马不前。”(5)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6) “好收”句:意思是自己必死于潮 州,向韩湘交待后事。赏析: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 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 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哀凄楚,溢于言表。【学习过程】一、贬谪诗题解贬谪,古代官吏因过失或犯罪而被降职或流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贬谪诗即古代文人被 贬后所写的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诗。二、贬谪诗特点综观中国历史,文人与政治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从春秋时的“三不朽”(立德、立功、 立言)之说,到儒家“学而优那么仕”的入世思想,再到根深蒂固的“修齐治平”的观念。可 见,中国文人的政治情怀有着悠久的历史心理积淀。而唐朝,那么是一个令文人的雄心壮志得 以大肆张扬的时代:强盛的国力、安定的社会、富足的生活,激发了人们对生活和理想的信 心,加上科举制的推行,在唐朝文人心中,便大大地强化了参政议政、出将入相、建功立业 的抱负和可能。于是,其文学创作就必然与其政治活动有着比历代更紧密的关联。翻阅唐代 文人的生平,不难发现,大多数文人都曾在政坛上活跃过,更不可忽视的是,其中大局部人 有过被贬谪流放的经历。这些悲剧式的经历反映在文人的作品中,便透出了一种或深或浅的 悲剧色彩。唐朝的文人们大都有着积极的出世愿望,期待着乘势而起,走进政坛,立功立名。 但这种参政意识和功名意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追求富贵名利,他们中的多数人是自觉地 关心民生、系心社会的。因此,对功名的重视,对社会政治的热衷和参与,使文人超越了小 我,将自身与国家的安危治乱、民生否泰联在了一起,责任感、使命感便成了自我约束和激 励的重要因素,也使他们的自我感觉相应地崇高起来。然而,这同时也变成了他们的绊脚石:强烈的自信,使他们生出强烈的功名意识及对政 治未来的美好展望;自我的过高期许和重视,使他们很难与现实政治相容,由此形成了对个 体主观精神的突出强调,并以自我意识取代客观现实。这就免不了出现政治窘境:或性格刚 直,直言谏君;或缔结党派,互相排挤;或期望过高,时事不容于是,贬谪流放的命运 就不可防止了。这是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所造成的悲剧结局,是高远志向无法在现实政治中 得以实现的命运悲态。在这种冲突与矛盾中,便产生了浓厚和强烈的悲剧感和悲剧意识。体 现在贬谪诗人作品中的悲剧感主要是对人生遭遇的感慨和自我生命的悲叹,是在对命运的观 照、把握和感怀中形成的深沉的悲伤和孤愤。当生命被放逐到家园以外的遥远地方,当年华 被消磨在被抛弃的时光中,时空的错杂更加深了他们对命运的悲哀之感。三、贬谪诗常见意象1.归雁:重回故土或京城的愿望。“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 来。”(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2,江水:象征诗人的满腹愁绪,或对年华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关门不锁寒溪水, 一夜潺潺送客愁。”(李涉再宿武关)“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韦承庆南行 别弟)3,香草、柑橘:象征人们的高洁品质。“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陛之木 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4.其它常见意象:风霜、雨雪、夕阳、鹏料、猿、青山、流水孤舟、月、落花落叶、孤 灯、芙蓉、蓬草、薜荔四、贬谪诗的情感:【自主探究一一提炼情感主旨】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 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 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 变相撵出了长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注: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次年, 朋友丁宝臣(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苏轼被贬黄州后,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这首词是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琵笆行并序白居易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 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我闻琵琶己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潺阳城。潺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溢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啦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清衫湿。离骚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垮以鞅羁兮,骞朝碎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 又申之以揽苣。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美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这是宋之问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题写在岭北驿的一 首五律,创作时间约在公元710年(唐睿宗景云元年)。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岫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内容+情感+手法】明确(1)行路难借乐府古题吟咏人生、仕途道路艰难表达对被赐金放还、不得重用的苦闷 抑郁;对摆脱歧路、实现政治理想的信心与希望 用典、直抒胸臆(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追忆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气概以及自己的沙 场生涯 表达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虚实结合(3)戏答元珍作者在特定境遇下由早春物华而引发的深切感慨 谪居远乡的寂寞情怀; 归雁之声勾起的思乡之情;冬去春来光阴流逝的人生之叹;身处逆境不甘消沉的乐观 豁达。比喻触景生情(4)定风波诗人野外途中偶遇风雨 表达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 坎坷的超然情怀缘事抒怀双关(5)琵琶行诗人被贬谪之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孤独的处境 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被贬的 孤独、愤懑之情直抒胸臆(6)离骚屈原遭受种种诽谤和诬蔑,楚王也听信谗言,疏远和放逐了屈原 表达了 屈原对楚王反复无常、不辨忠奸、昏庸无能的愤怒;表达了对自身美好品质的坚守 比兴(7)题大庾岭北驿描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 抒发了诗人对官 场坎坷的慨叹;被贬痛苦以及思念家乡的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8)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登楼之际,诗人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的伤感;对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到位慨叹象征情景交融【情感归纳】贬谪诗的三大要素:政治前途黯淡,诗人内心痛苦,贬谪之地自然环境恶劣。贬谪诗人:我们所接触到的贬谪诗人,屈原、柳宗元属于一类,他们个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几乎 承受不了被贬的打击,缺乏逆境适应能力,心情抑郁、悲伤。其他如著名文人上官仪、李娇、 苏味道、宋之问、李德裕等都是经不起生活和心灵的双重磨难,在南方贬所赍志而殁的。刘禹锡,苏轼为一派,他们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被贬斥击倒,表现出旷达乐观、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刘禹锡被贬后还能在秋词中唱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 春朝。”的励志高歌,表现出对人生得失的超然态度。苏轼也是如此,在苏轼的词中总有一 个“从想不开到想开了”的过程,仔细看看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赤壁赋,都 是这么个思路。一开始忧愤难解,辗转难眠,而后来见到了一个优美的景物,受到感染,猴 弃了一切尘累,恢复了内心的淡泊与宁静。抒发情感总结如下:1 .抒发被贬的委屈不平、惆怅失意、牢骚不满,乃至愤慨之情。2 .思念故园亲友(对京城的思念,其实是对往昔美好生活及亲友的想念,包含对政治理 想甚或权力的依恋与追求)。如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 芒,秋来处处割愁肠。假设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3 .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 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当 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4 .任凭风雨、旷达乐观的态度。5 ,表现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以求自我解脱的心态。6 .愈挫愈勇,相信能东山再起的自信。如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行路难,行 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者出长安时所作)”7 .羁旅行役之苦,英雄失路之悲。(“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o8,坚贞自守之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被贬为龙标尉时所作) 五、贬谪诗的手法:1 .比兴。贬官士人出于自身特殊的处境考虑,贬官文学多采取比兴手法,曲折地表现自 己的情志。如以男女之爱喻君臣之情,善写香草,美人之类,以屈原为代表。2 .借景抒情。“惊风乱蝇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诗人不露声色地于景物描绘中 抒写身世之感,语意双关暗含感慨仕途风波险恶之意。惊风、密雨(拟人)暗比摧残自己的 邪恶势力。芙蓉、薜荔象征人格的美好和芳洁。鲜花香草遭受暴风雨的袭击,感受到诗人遭 贬以后忧恐烦乱沉重的心情。3 .用典(咏史抒怀)。被贬后,他们从历史中寻找古人的故事,借咏史怀古,委婉表达 自己的心情。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借周瑜的故事抒发 自己政途失意的悲伤,和渴望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4,比照。有感于今昔身份的变化、处境的反差,贬官文学多用比照手法。如“一封朝奏 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朝”奏“夕”贬,一日之间命运发生急剧变化。一封奏和 路八千形成鲜明比照,悲愤之情寓含其中。5 .直抒胸臆。贬官文学言将尽时常常忍不住直抒胸臆。六、链接高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郡斋即事范仲淹三出专城鬓似丝,斋中萧洒胜禅师。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注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知饶州时,当时范仲淹已48岁。范仲淹因直言 敢谏,先后被贬谪睦、苏、饶三州。专城,指出任州郡地方长官。14 .以下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题目中的“即事”点明了诗歌的题材,该类诗歌重在写人叙事,很少用到描写和议论, 这在该诗中得到了表达。B.首句使用比喻手法,“如丝”写出了诗人在经历仕途坎坷和人生失意后容颜上的突变, 暗示内心所受打击、怅怨之深。C.首联次句拿“禅师”来正面衬托自己,突出了诗人的“潇洒”;同时,该句又领起下文, 中间两联是对“潇洒”的具体描述。D.颔联“近疏歌酒缘多病” 一句与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在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 方面具有相似性。15 .诗歌尾联“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情 感?(6分)【答案】14. C15.前一句直抒胸臆,后一句借典抒情,使用塞翁失马的典故,以塞翁自比。(2分)共同 抒发了诗人不以升沉荣辱萦怀的旷达胸襟和虽遭贬谪却乐享山水并陶醉其中的愉悦之情。(4 分). C.参考答案:前一句直抒胸臆,后一句借典抒情,使用塞翁失马的典故,以塞翁自比。共 同抒发了诗人不以升沉荣辱萦怀的旷达胸襟和虽遭贬谪却乐享山水并陶醉其中的愉悦之情。 分析:题干问的是“诗歌尾联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表 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这是考查诗歌情感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情感表达方式一般如下:直 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用典抒情等)。“世间荣辱何须道”,直接表达 情感,“何须道”显示诗人不把荣辱名利放在心上的豁达胸襟;“塞上衰翁也自知”,“塞 上衰翁”运用塞翁失马的典故显示自己不把贬谪放在心上的旷达。【解析】14.试题分析:A项,“很少用到描写和议论,这在该诗中得到了表达”有误, 诗歌“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就属于描写的内容。B项,“暗示内心所受打击、 怅怨之深”有误,情感分析与整首诗歌的基调不合。D项,“在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方 面具有相似性。”有误,“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集于心中的万般愁绪无以排遣,在此表 现了自己的伤时抒怀的愤懑之情,这与本诗的情感不同的。1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歌尾联'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在抒情上有何 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这是考查诗歌情感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情感表达方式一般 如下: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用典抒情等)。“世间荣辱何须道”, 直接表达情感,“何须道”显示诗人不把荣辱名利放在心上的豁达胸襟;“塞上衰翁也自知”, “塞上衰翁”运用塞翁失马的典故显示自己不把贬谪放在心上的旷达。点睛:诗歌的抒情 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 抒情如用典、比照、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此题主要是直抒胸臆 和用典。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做具体的解释。【提升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以下问题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闽山通间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闽山通闽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 赏析。(5分) 参考答案:(1)(3分)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在即 的愁绪。(2)(5分)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闽州点化为神仙闽苑,赋 予阖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闽 山”通“阖苑”,“滁州”望“间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 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赏析一:朋友相见,欣喜万分,还记得当年在金銮殿上,一同科举及第,受到皇上的嘉奖。欣喜 唐朝殿试考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金榜题名后,皇上很重视,当时正值春天,新科进士在杏 园要举行探花宴会,状元要用金质银引簪花,诸进土用彩花,由鼓乐仪仗队簇拥出正阳门, 骑马游街,备伞盖仪送回会馆住所。当年情景如在昨日,欣喜无比。而今,时过境迁,沧海 桑田,世事多变,自己贬官在滁州,宦海沉浮,道不尽的沧桑悲凉,有多少事,多少情让人 伤心无奈。一晃十年过去,各自奔忙。人生路艰难,歧途无奈。空辜负了当时皇帝的盛宴。 道一声悲叹无奈。今天听说你要去所闽山,巴山蜀水,荒凉之地。但是听说那是个神仙居住的地方,关山 重重,道路遥遥,我们看到了无限的空间,开阔的视野。但一想到朋友匆匆相逢,匆匆离别, 各自都要在荒凉的地方度过人生的是时候,禁不住让人愁绪万千,真是离愁渐渐无穷,迢迢 不断如春水。多年的遭遇,多年的思念,多年的追求,都是那样的让人留恋思念,只看见经 霜红树连着天边的晚霞。赏析二:此词上片抚今追昔。先怀念过去。久别的朋友来访,词人无比喜悦地与朋友畅谈从前:当年自己与朋友一同 参加科举殿试,同榜及第,金銮殿上一同被皇上唱报名次,然后一同跨马游街,到琼林苑赴 宴赏花,在繁华的汴京,自己和朋友都觉得春风得意、前程似锦。再感慨现在。分别十年,岁月沧桑,如今自己却远离京城、身贬滁州、官职卑微,多年 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无所成就,徒然辜负了当年皇上的隆恩和风光荣耀。过去的得志与现 在的失意形成鲜明的比照,抒发了词人对过去春风得意的岁月的怀念与留恋,对自己宦海浮 沉、如今遭受贬谪的境遇的郁闷与悲叹。下片抒写对朋友的情意。先写对朋友的留恋与关心。听说朋友要去赴任的间州和神仙的住处相通,那么自己今后 就再也见不到朋友了,即使登上高楼也够不着神仙之地,看不到朋友的家。久别重逢,自是 喜悦,但离别在即,分别难再相见,怎能不让人依恋不舍;何况朋友任职的四川闽州与自己 的贬所滁州相比,是更偏远、蛮荒之地,自己和朋友“同是天涯沦落人”,朋友也要善自珍 重啊。再想象朋友离开后自己的离愁别绪。朋友的离去,使滁州似乎变成了孤城,太阳不再令 人温暖,一天天的日子显得空虚、难以打发,生活孤单、清冷、无聊,心里充满无尽的离愁, 只能将思念付予那些经霜的红树以及与它们相连的,远处的红霞。此词风格飘逸。首先,多重时空转换变化,有重聚的现在,有同榜及第的十年前,还有 即将到来离别之后;有词人与朋友都风光得意的汴京,有词人“薄宦老天涯”的滁州,有朋 友即将赴任的阖州,还有神仙居处的间苑,境界开阔。其次,多处用虚笔,回忆过去,想象 朋友的去处,想象朋友离开后自己在滁州的情形,笔触灵动超逸。最后,想象奇特,词人忽 发奇想,将人间僻地的闽州点化为天上仙境闽苑,赋予闽州以神奇、浪漫、缥缈的特点,具 有神话色彩。再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闽山”通“闽苑”,“滁州”望“闽 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 灵动超逸,挥洒自如。全词蕴含了词人丰富的情感。有因朋友远道来访的喜悦,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 恋,有对自己宦海浮沉、一无成就的悲叹,有和朋友同病相怜的感慨,更有对朋友离别在即 的不舍与忧愁。【阅读思路小结】一、“美读”感悟,感同身受古诗词以优美的画面、鲜明的节奏、深远的意境、委婉的音韵给人以“情”的陶冶和“美” 的享受。读是开启鉴赏之门的钥匙,教师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要引导学生真正地张口嘴,读 出情感。当然,对于不同的诗风,读的语气和情感自然不同。叶圣陶曾说:“所谓美读,就 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 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 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所以要敢于读,诗词中一切意境才会 尽收心底。二、学会情与景的“加减法”1 .哀景+哀情二壮志难酬型,如: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大雪寒天,英雄失路之悲。“雪” 象征仕途上的坎坷,也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寒冷。2 .乐景+乐情二乐观旷达型,如:苏轼的定风波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 雨任平生。”这是一种笑对人生风雨的旷达情怀,仕途几经坎坷,已经练就了他的金刚不坏 之心,摔不碎,打不破,他的诗作才给历代文人墨客以精神上的鼓舞,政治上的失意却在精 神上获得了胜利。3 .乐景+哀情二自讽自嘲型,如: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月光清朗,幽静迷人的大好夜色唯独两“闲人” 能看见,估计这是贬谪之后人生一大乐事了。4 .哀景+乐情二自我励志型,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 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此句中的“沉舟”与“病树”是人生一时的悲苦,诗人却坚信人 生总会迎来春天,这种阿Q精神胜利法总是那么见效。三、常见手法归类别1 .善用比兴寄情思。历史上遭受贬谪的文人都是有罪之身,其中大多数都希望能够重返 仕途,再受重用,心中有苦难言,只能委婉呈词,采用比兴手法来传情达意。如宋之问在题 大庾岭北驿中,由雁而后及人,表达群雁北归有定期,而自己却不知何时才能再来大庾岭, 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的哀怨情思。2 .怀古伤今话凄凉。怀古伤今自然也是诗人们常用的手法之一,如刘长卿的长沙过贾 谊宅。贾谊被权贵中伤,贬谪长沙,刘长卿被人诬陷迁谪长沙,类似的遭遇让刘长卿感慨 万千。“怜君何事到天涯”,外表上是“怜悯贾谊”实际上也是“怜悯自己”。“何事” 一 词言明二人无罪本不该被放逐到天涯,怀古伤今,其实是于曲折处微显刺世之意。3 .妙用典故增色彩。流落异乡,俯仰于天地之间,无数曾立于天地之间成就大业的英雄 人物,都成为自我勉励的不二人选,用典手法也是贬谪诗中常见的。如“休说妒鱼堪脍,尽 西风,季鹰归未? ”,善用典故不但容易表情达意,而且能丰富诗词的意境。“品读一会意一解字一得法”这四步教法,可以为鉴赏贬谪诗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悲 剧的时代造就了乌烟瘴气的政治生涯,“忠言逆耳”成为了真理,性格太过鲜明的文人在帝 王看来自然是碍眼的,流放他乡的。遭受贬谪之苦的文人,一方面为得不到君王的理解而愁 苦万分,另一方面为无力回天的政治时局而希望破灭,唯有这偌大的天地自然方可容得下他 们无处安放的灵魂,在这种现实与理想的斗争中,寄情山水之间总比明争暗斗要舒坦得多, 才造就了这许许多多的诗坛佳作,也成为历代抑郁不得志之人的“精神解药”。教学反应(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