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第二单元搭石.docx
-
资源ID:76062475
资源大小:14.2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第二单元搭石.docx
搭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准“间隔、懒惰、俗语、清波漾漾”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纯朴的民风,体 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难忘的乡情。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纯朴的民风, 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难忘的乡情。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难点: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 的事物中发现美。教学过程一、渲染情境,揭题1、播放轻音乐中,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可是作者每每 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2、看老师写课题搭石。齐读课题。二、查,预学检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什么是搭石? 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听明白了吗?2、组织交流。检测同学预习情况,抽生读生字词。三 探,自读初探(1)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课件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 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指名回答。(你找得真准确。)(2)同学们,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样过小溪的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 说。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帽裤。解释脱鞋帽裤中的 络(卷的意思)。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一一脱鞋靠裤人们收工就必须一一脱鞋绡裤人们赶集就必须一一脱鞋第裤人们访友就必须一一脱鞋绡裤。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一一脱鞋绡裤师:从这一次又一次的脱鞋帽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觉得总要脱鞋绢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生:我认为会很辛苦。生:还会很麻烦。师:是呀,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天,可能还是一种享受,可到了秋天, 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四、对读再探(细读文本,欣赏美丽之风景。)1、师:好的,了解了什么是搭石。搭石就是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可作者却给予搭石很高 的评价,谁能从文中找出作者的这句话。(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是的,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的眼里不仅仅是过小溪的一种方式,还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2、想不想一块儿去欣赏欣赏这一道风景呢?(想)那就让我们跟着刘章爷爷,跟着家乡的人们去走走搭石吧。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2 4自然段,找一找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有关语句,用波浪线划出来。 再想一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3、交流好的,我发现好多语句上都画上了美丽的波浪线,我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1)、大屏幕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 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教学多音字“行:平时咱们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总叫我们排成整齐的一队,那叫排成(一 行)。而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那叫做一行人。读2遍。这里还有几个生词呢,点红词语。男女 生分读。我们再来看这两个句子,你从哪儿体会到美呢?(2)、理解词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走搭石才叫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 的紧跟上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一走搭石。引导学生读走搭石的句子。(一、三排读:前面的抬起脚来, 二、四排读后面的紧跟上去。)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4)、踏踏的声音像一一(轻快的音乐)让我们再来走一走搭石吧!左右两排分着读。(前面 的一一抬起脚来后面的一一紧跟上去)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落水中,该是有人在指挥吧?(没有)对,这样的动作那么的默契,那么的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原来这样的动作 就叫做"协调有序”。(5)、你又从哪儿体会到了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是个怎样的画面?出示画面。学 生朗读,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画前,谁能把我们带到画中,再读,齐读。(6)、是呀,这既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又像一首轻快的小诗,你看,大屏幕出示小诗。谁能读出诗一样的韵律美,推荐一位学生读。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生活了 13年,每一年都有200多天是走在搭石上的,每一天他要 走上62道搭石,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同学们,刘章爷爷在一遍一遍走,一遍一遍数,他一天要走上62道,一共是踏过了 16万6400 多道搭石呀,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是的,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一风景。五、共读合探 过渡:一行人走搭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那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指名说,并随机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 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2、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谦让)让我们再来读读,感受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美。3、假如面对面走来的是一位老人,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大屏幕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 当然的事。(1)、“伏下”是什么意思?理解“理所当然”。如果我是一位老人,茬愿意背我过搭石?请一学生上来表演年轻人。老人伏在这样的背上,就 能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我想问问你,年轻人,过了小溪之后,你需要老人向你千恩 万谢吗?不要。为什么?(生: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过了小溪之后,老人并没有向他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不会。为什么?因为理所当然的。 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当这位老人曾经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 伏下身子,去背别的一 一老人,因为这是一一理所当然的。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其他的年轻人伏下身子, 因为这是一一理所当然的。从这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尊敬老人)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家乡 的一一一道风景。六、品读再探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感受走搭石的美。1读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2读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 的情景;3读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情景。是呀,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乐美、画面美,更有家乡人们的心灵美,难怪作者说这搭石构成了 家乡的也许有一天家乡会铺上桥,搭上路,也许搭石有一天会在家乡永远消失了,但是家乡人走搭石 的美会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七、练.读跳墩儿的歌1 .写写从平凡事物中发现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