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七单元伯牙鼓琴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76068727
资源大小:12.5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七单元伯牙鼓琴教学设计.docx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甘雨镇中心校:杜元芳教材分析:伯牙鼓琴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文言文, 行文简洁、流畅,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古人云:“士为知己者 死。”伯牙鼓琴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音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 力所在。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在经过之前的文言文学习后,为数不多的几次文言文的学习,尽管 短小、浅显,又有古诗文学习的基础,在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 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断句,有一定难度。学法指导: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书。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伯牙鼓琴。2、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3、探究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教学重难点:1、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2、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准备:课件,古筝曲高山流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3分钟)1、课件出示与知音相关的句子。2、生自由朗读,找出诗句的共同点。(都有“知音” 一词)3、过渡:从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的珍贵。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它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一个动人的故事,名字叫一 -伯牙鼓琴。(在黑板上板书课题),上课前,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讲的是哪两 个人之间的故事?(生回答,师板书。)【设计意图课前安排学生朗读一组表达友情的诗句,增加积累,伯牙鼓琴这 则文言文表现的也是友情主题,紧扣文章,为学习课文做铺垫。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5分钟)1、文言文的朗读有一定难度,下面的句子能读好吗?课件出示三个难读句子。重点指导:少(sh3o)选、汤(shGng)汤乎、以为(wei)复为(w前斜线是停顿符 号,“乎”字是语气词,在朗读时,适当延长后再停顿。2、师生合作读。(课件出示全文)【设计意图】:读文是初解文意的基础,教师通过示范指导并给出停顿参考意见,可 及时纠正学生在读音与断句方面的错误。也能在理解文意方面给学生的引导。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工具书、相关资料;联系上下文;反复朗 读,用心思考。)2、再读,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小组内合作,试着翻译全文。(出示学习要示)学生尝试自己复述故事。(小组成员汇报,师适时出示课件翻译)3、教师适当补充人物背景知识(课件出示资料)【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知识及方法的积累,采用合 作探究的形式,便于学生释放已知,解决疑难,获得更多的新知,通过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复述课文就水到渠成了。四、品读课文,深入探究。(16分钟)1、品味知音相遇之“喜默读前三句话,思考:伯牙为何视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想象拓展,说话训练。指导朗读:学生感情朗读,齐读前三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的喜悦心情。2、品味失去知音之“悲故事补白,渲染失知音之痛 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说说最后一句的意思。思考:从中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设计意图】通过补充资料,教师渲染等手段,让学生走进伯牙内心,体会痛失知 音之情,体会知音难觅。在此基础上领悟课文主题思想就很容易了。五、质疑探讨,升华情感。(5分钟)1、伯牙破琴绝弦,“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破琴绝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2、出示伯牙子期图片。你怎么看待“破琴绝弦”的行为,有什么想对伯牙说的吗?【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对话的过程。伯 牙鼓琴就是从伯牙,子期超越了地位,国籍而成为知音,就是因为音乐艺术的魅 力。本环节从人物的介绍中,从学生质疑中来感悟艺术的魅力。六、朗读悟情,背诵积累。(3分钟)1、播放音乐高山流水,让我们伴着曲子,再读课文,能够背诵的同学可以背诵。2、小结: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 很懂自己 的人,你就可以称他是你的一一知音。【设计意图】“评价学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最后让学 生配乐朗读,还很好的达成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个基本目标一一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七、作业:1、背诵、默写课文2、将课文改成一个400字左右的现代文。八、板书设计伯牙鼓琴伯牙 鼓琴绝弦 >锤子期听之死知音难觅教学反思:伯牙鼓琴讲述的是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 俞伯牙与锤子期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我在想象拓展,说话训练时,课前布置预习 作业,积累AABC式词语,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 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就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丰富了文本的内容。不足之处,指导朗读不够,如果有时间指导背诵就好了。 因为学古文,一定要注重积累,背诵就是一种好的积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