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贞观政要-论行幸》(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
资源ID:76070167
资源大小:15.3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贞观政要-论行幸》(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贞观政要论行幸(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日:“隋炀帝广造宫室,以肆行幸。自西京至东都,离 宫别馆,相望道汉,乃至并州、泳郡,无不悉然。驰道皆广数百步,种树以饰其 傍。人力不堪,相聚为贼。逮至末年,尺土一人,非复己有。以此观之,广宫室, 好幸行,竟有何益?此皆朕耳所闻,目所见,深以自诫。故不敢轻用人力,惟令 百姓安静,不有怨叛而已。”贞观十一年,太宗丰洛阳宫,泛舟于积翠池,顾谓侍臣日:“此宫观台沼并 炀帝所为,所谓驱役生民,穷此雕丽,复不能守此一都,以万民为虑。好行幸不 息,民所不堪。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灭,今其宫苑尽为我有。隋氏倾覆者,岂 惟其君无道,亦由股肱无良。如宇文述、虞世基、裴蕴之徒,居高官,食厚禄, 受人委任,惟行谄佞,蔽寒聪明,欲令其国无 危,不可得也。”司空长孙无忌奏 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说之言臣则苟欲自全左右有过初不到基寇盗滋蔓亦不 实而据此,即不惟天道,实由君臣不相匡弼。”太宗日:“朕与丽等泵友余彝,泡 次弘道移风,使万世永赖矣J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咚号,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多被责罚。侍中 魏征进言日:“陛下今幸洛州,为是旧征行处,庶其安定,故欲加恩故老。城郭 之民未蒙德惠,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 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 献食不多,则有威罚。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竟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载籍所 闻,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 前列,昭训子羽、,奈何今日欲在人之下? ”太宗大惊日:“非公,朕不闻此言。 自今已后,庶几无如此事。”贞观十三年,太宗谓魏征等日:“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 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净, 身戮国灭,为天下笑。虽复帝祚长短,委以玄天,而福善祸淫,亦由人事。朕每 思之,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心闻卿等规谏,纵不能 当时即从,再三思审,必择善而用之。”(节选自贞观政要论行幸)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说之言/臣则苟欲自全/ 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B.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说之言/臣则苟欲自全/ 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C.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说之言/臣则苟欲自全/ 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D.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说之言/臣则苟欲自全/ 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相望道次”与“列坐其次”(兰亭集序)两句中的“次”字含义相同。B. “幸洛阳宫”的“幸”指皇帝亲临,与“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中的 “幸”含义不同。C.巡狩,指天子视察各地,也有狩猎的意思,文中的意思为天子视察各地。D.朕,文中是人称代词,与“回朕车以复路兮”(离骚)中的“朕”含义 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认为,君主应该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能随便动用民力,隋炀帝不爱 惜民力,大肆建造宫殿,纵情游幸,导致民不堪命,不得不一起反抗。B.贞观十一年,在唐太宗巡幸洛阳宫、泛舟积翠池期间,长孙无忌进言指出 隋朝的灭亡,不仅是天意,实际上也是君臣之间不相互扶持所致。C.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巡狩洛阳,住在显仁宫,很多官吏因没有尽到职责被 责罚,魏征指出奢靡将导致灭亡,君主应厉行节俭,唐太宗听取了他的进言。D.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在与魏征的交谈中表明,帝运的长短,是天意决定的, 但人事也很重要,这与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表达的观点类似。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何以副百姓所望?译文:(2)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译文:14 .文中唐太宗说道“朕与卿等承其余弊”,这里的“余弊”具体指什么? 请简要说明。(3分)【答案解析】10. (3分)A (句意为:司空长孙无忌上书说:“隋代灭亡,原因是君王 杜绝忠言,臣子苟且偷生,上下都有过失。开始不纠偏改过,后来反叛势力日渐 猖獗,也没人敢把实情说出来)11. (3分)D (与离骚中的含义不同)12. (3分)C (“很多官吏因没有尽到职责”,表述错误)13. (8分)(1)这就是不思知足,心向奢靡。这样做已经违背了巡行的初 衷,凭什么能符合百姓的期望?(乖,违背;副,符合,相符;每个得分点各1 分,句意2分,共4分)(2)如果想要君臣相安无事,国家没有危险败亡,君主有了过失,臣子一 定要极力规劝。(违失,处事失当,过失;极言,竭力陈说,谓直言规劝;每个 得分点各1分,句意2分,共4分)14. (3分)(1)君主无道,荒淫奢侈,不听取忠言。(2)臣子不忠,苟且偷生,蒙蔽君主。(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得3分)【参考译文】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隋炀帝大肆营建宫室,以便纵情游 乐,从西京到东都,沿途离宫别馆随处可见,并州、涿郡,也无不如此。驰道有 几百步宽,两边还种上树作为装饰。百姓无力承担徭役和劳役的重负,相继起来 反抗。到了隋朝末年,隋炀帝已经众叛亲离,连一尺土地、一个百姓,都不再属 于他了。这样看来,多营宫室,喜爱游乐,有什么好处呢?隋朝从兴到亡我都经 历过,这些都是我耳闻目睹的事,这样的教训,应该深以为诫啊!因此,我不敢 随便动用人力,只想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要发生叛乱才好。”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到洛阳宫,在积翠池上泛舟,环顾身边的侍臣说:“这 里的宫苑、台榭都曾是隋炀帝建造的,他生前驱使万民,为他修筑精雕细刻的 宫室,丝毫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并且他还喜好到各地巡游玩乐。耗资巨大,老 百姓怎么能够忍受呢?隋炀帝的荒,淫导致天下人的怨恨和叛 乱,最后落得国破 家亡,现在,他的宫殿完全归我所有了。隋代灭亡的原因,难道只是君王无道吗? 其实他的臣子们也不忠良。像宇文述、虞世基、裴蕴这些人,他们身居高位,享 受着丰厚的俸禄,被皇帝委以重任,但他们只知道行小人谄媚之事,扰乱视听。 这样要使朝廷不危亡,怎么可能呢? “司 空长孙无忌上书说:“隋代灭亡的原因 在于君王杜绝忠言,臣子苟且偷生,上下都有过失。开始不纠偏改过,后来反 叛势力日渐猖獗,也没人敢把实情说出来。因此,隋朝灭亡不仅在天意,实际上 也 是君臣之间不相互扶持所致啊。”唐太宗说:“我和各位大臣是在隋末天下大 乱之后得到江山的,因此我们应该弘扬大道、移风易俗,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贞观十二年,唐太宗东巡,即将进入洛阳,下榻在显仁宫,宫里的侍从很多 都受到很多责罚。对 此,侍中魏征向唐太宗进谏,说:“陛下如今到洛阳,是因 为以前在战争期间这里遭到了祸殃,陛下 希望这里获得安宁,所以对洛阳的百 姓施以特别的恩惠。但事到如今,这里的百姓非但没得到眷顾,相反,显仁宫 的侍从还受到了很多无辜的责罚。他们有的是因为进献的物品不精致,或者因为 食物不甘美而受罚。这可能是因为陛下不知足,太奢侈造成的。这样做不仅违背 了巡游的初衷,也辜负了老百姓的期望。过去,隋炀帝命令下人多多进献食物, 只要食物不丰美,就要受到责罚。上面有什么样的喜好,下面必定会加倍效仿, 这样下去,人就会变得贪得无厌,最后走向灭亡。这不只是史书所载,也是陛 下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正因为隋炀帝昏庸无道,所以上天才委派你来代替 他。 陛下应当战战兢兢,凡事从俭,以前人的风范为楷模,来告诫子孙后代。怎么今 天反而想处于 隋炀帝之下了? ”唐太宗听后大惊失色,说:“没有你,我绝不会 听到这样的谤言。从今以后,再也不 会有此类事情发生了。”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对魏征等大臣说:“隋炀帝在继承隋文帝基业的时候, 海内升平,如果他能 长期住在关中,怎么可能遭致灭亡呢?可是后来他不顾百 姓的疾苦,到各地去行幸巡游,没有归期。最后索性住在江都,不听从董纯、崔 象等大臣的忠言,最终不仅自己死于叛臣之手,也断送了江山社稷,还留下笑柄 让世人感叹评说。虽然帝运的长短,是天意决定的,但是祸福善恶,也在于人事。 我 每每想到这些,都认为如果想要君臣相安无事,国家太平,君主一旦有了过 失,臣子就一定要直言不 讳地指出来。我对你们提出的意见,虽然不能当时就 采纳,但在我反复思考之后,必定会选择好的 意见加以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