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两篇.docx
2023年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一个人生活在社会里,其行为一般要受到两种约束,一 种是法律,一种是道德。而师德师风是属于道德范畴,它往 往是一种自律行为。我们常常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只有具备了 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 影响学生。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成为风范,成为别人学习 的榜样。我们进行为期两天的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暨是教育发展 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 要。百姓呼唤好老师,教育行政部门也制定师德标准来规范 老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自己应该怎样做?我认为我们要 大力弘扬“五种精神”,恪守“依法执教”的师德底线,做 人民满意教师。一、大力弘扬“五种精神”一是要大力弘扬富有爱心的“园丁”精神。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 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 像父母一样,关爱学生,像园丁一样执着工作,向挚友一样总之,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 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降发展的有 力保证。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 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 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 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 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真诚与共,像硕士一样引领世风,像文人一样自知自明。花 草树木有千万种,性情品质各不相同,有易栽种的,有难扶 直的,但在园丁的手中,他们都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作为教师,就要做到爱生如子,特别是要关爱那些“学 困生”、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学生,切实做 到“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的博爱精神。另外,要平等对待所有家长。对待学生家长,不论经济 条件好坏,社会地位高低,以及学生成绩优劣的家长,我们 要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要一视同仁,热情接待,要耐心、 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个别家长的误解、偏见、 甚至指责等,要保持冷却的头脑,耐心地进行沟通,消除误 解,达成共识。二是要大力弘扬以校为家的“主人翁”精神。每位教师都是学校大家庭的一员。俗话说:“家和万事 兴“,经营好一所学校必须依靠大家奉献热情,贡献智慧, 需要大家谋事出力。我们希望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校兴我 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无规矩不以成方圆。没有组织纪律的队伍是一盘散沙, 没有规范的群体是一群散兵游勇。团结就是力量,爱校乐群, 工作才会开心,做多点说少点不会吃亏的,一支高素质的教 师队伍,除了观念明确,团结协作,自尊自重,还应专深广 博,精心施教,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探索提高自己,不 断加强教学科研,塑造完美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 明星偶像,那才是我们的个性,我们的追求。三是要大力弘扬甘于奉献的精神。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教师如烛,师德如光,足以光照 人间”。蜡烛最让人感动的是什么?是她照亮了别人,奉献 了自己。在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广大教师要树立高尚的道 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奉献是教师的职业特征,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选择 了清贫。近些年,我们的待遇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和有些行业比较,和经济待遇较好的地区比较,我们 还有差距,这是现实。发扬甘于奉献的精神,是职业赋与我 们的要求,也是客观现实的需要。我相信,随着对教育的重 视,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将 会迎来美好的春天。四是要大力弘扬勇于进取的“爬坡”精神。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竞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 题。有句话说得好“事业犹如逆水舟,不进则退”。这句话 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在充满竞争的时代,原地 踏步走,也是后退。我们的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增强发展的主动性;我们的 工作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牢固树立勇于进取的意识。爬 坡要遇到困难,要遇到磨难,也有摔倒、跌倒的危险,这就 需要我们把困难当作机遇,把磨难当作挑战,把摔倒、跌倒 作为经验财富。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更怕不去想。那 些庸庸禄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 撞钟和尚,最终将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五是要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冲浪”精神。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 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 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 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 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作为教师,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对每一个课堂、面对每 一个细小的教学环节,都要有一种站在浪尖,高瞻远瞩的“冲 浪”精神,不断刷新自我的认知水平、实践经验和理论修养, 不断形成自己科学的教育风格;不断在教育科研上出成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出成绩。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 新”的创新精神,立足实际,开阔视野,工作出新招,教学 有特色,在课堂教学改革上闯出一条我们自己的路。二、恪守“依法执教”的师德底线。教师不是神,是人。是人,就免不了会犯错误。但家长 把我们看作神,那我们就要努力的对得起这份责任。每个人 都要常常想想:怎样做,才能不犯错误,使自己的工作更优 秀呢? “依法执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师德底线。校长会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一定 要严格执行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 理等教育法律法规。这些法规是我们依法治校,依法执教 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位教师行为最起码的准则,是红线,是 雷池,决不能逾越半步。师德修养贵在自觉,修养是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教育,也 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自我教育过程,除了不断学习,不断磨练, 更需不断自省和长期的身体力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忘我地修行,习惯必成自然。 加强师德修养,做一个思想完美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应该 是我们的毕生追求,也是我们为人师表的必由之路。我们举 行师德师风培训,就是要弘扬优良的师德师风,树立良好的 教师形象。力行师德规范,进一步提高我校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素 质、职业道德水平,希望广大教师常以“君子检身,常若有 过”的态度,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德修身,以德立 威,内铸师魂,外塑师表,在教育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学习 张丽莉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境界,学习她大爱无 疆、舍己救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学习她恪尽职守、敬业奉献 的优秀工作作风,践行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在各自岗 位上争创一流,成为一名最“美”的教师。2023年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 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 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作为教师, 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 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 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 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 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 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 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 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在本职岗位上,我始终遵循教育规 律,坚持教学原则,本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 宗旨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为自己定下了明确的工作 原则和奋斗目标,并努力去为之不懈追求。在教育教学管理 上我注重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我坚信“以爱 才能唤起爱。作为党员,我始终把爱国主义当作自己教书育人、默默 奉献的强大精神支柱,不断激励自己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严谨治学。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 生,建立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 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 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 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 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 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 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 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 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 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 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师爱最受公众期待。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 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 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 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三、沟通师生情感,创设一个轻松的语言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并让学生通过练 习达到灵活应用的巩固效果时,教师的确有必要创设一个轻 松而又愉快的课堂氛围。为了使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生动活泼,教师在学生当中应该树立亲切的教师形象,重视 培养、激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 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为了使教与学双方都能产生情感方面的共鸣,授课教师 的言行举止必须做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动之以情,晓之 以理,让学生觉得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 平等协作的而不是主辅关系。从而使学生主动接近你,这样 学生会自觉地喜欢听你所讲的课。很大程度,多数学生是因 为喜欢你这样的老师才认真地学习这一门课程,并非是为了 这一学科去学。只有师生情感达到了相互喜欢,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 程度,才有可能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紧张.恐惧等心理。因 此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树立信心,更好地发挥 学习的主动性,是高考复习之路上必须迈出的第一步。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 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 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 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 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 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 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 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 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 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 要求。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 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 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 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 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 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 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