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pdf

    • 资源ID:76191139       资源大小:59.73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pdf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课题)分数乘法(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重点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准备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出示情境:剪一个这样的图案要用一张彩纸的1/5,剪 3 个这样的图案需要多少张彩纸?2、请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先自己想一想,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解决的。3、组织全班交流。师生一起来分享交流过程。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师可以这样提问:你列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对这个算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加法的板书和乘法的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让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计算。4、练一练:教科书第2 页“涂一涂,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讨论: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小结:分数与整数想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练习:教科书“试一试”第1、2 题。5、探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出示65/9。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方法二,教师可指导学生看书得到。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得出“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练习:(1)教科书“练一练”第1 题。(2)计算:二、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 4 页“练一练”第 2、3、4、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在集体讲评。2、教科书第 4 页“练一练”第 5 题。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写在课本上,再仔细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3、教科书第 4 页“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说说,你从每幅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如何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分数乘法(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1、出示教科书第 5 页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然后同桌同学互相讨论,如何求(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可能会出现两种解法:62=3(个)61/2=3(个)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算式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这两个算式都表示求6的 1/2 是多少。继续让学生求出(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2、练习:(1)教科书第 5 页“试一试”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讲评。(2)教科书第 6 页“试一试”第 2 题。先说说“九折”是什么意思?然后独立计算。二、课堂练习。1、教科书第 6 页“练一练”第 2 题。学生在课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讲评。强调“先约分再计算”。2、教科书第 6 页“练一练”第 1、3 题。提醒学生认真读题。学生完成后再讲评。3、教科书第 6 页“练一练”第 4 题。先让学生完成,在说说解题思路。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分数乘法(三)教学目标和要求1、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1、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每人准备一条约 10 厘米长的纸条;2、每人准备 5 张长方形的纸。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 页的一段话。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剪好后,师问:怎样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1/2 1/2=1/4 1/4 1/2=1/8学生列出算式后,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 的 1/2 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折一折,涂一涂3/41/4-=?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讨论:(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 1/4 的 3/4 吗?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2/3 1/5 5/6 1/3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试一试:1/4 2/3 3/52/9 7/8 5/14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二、课堂练习1、计算练习。教科书第 8 页“练一练”第 2 题。学生计算后观察: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2、解决问题。(1)教科书第 8-9 页“练一练”第 3、4、5、6、7 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2)教科书第 9 页数学故事“唐僧分瓜”。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练习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2、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3、能正确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计算练习1、教科书第 10 页第 3 题。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讲评。2、教科书第 11 页第 11 题。先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判断,再计算确认。二、基本练习1、教科书第 10 页第 1、2、4、5、6、7 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说说解题思路,集体讲评。2、教科书第 11 页第 8 题。如果有时间,可以把剩下用品的现价全部算出来。3、教科书第 12 页第 12、13、14 题。同桌互相讨论完成,集体讲评。三、拓展练习教科书第 11 页第 9 题。每人提三个问题后尝试解决。同桌交流。有异议提出来让全班评议。四、尝试练习教科书第 12 页“你知道吗?”。鼓励学生回家查找资料,把问题求出来。比一比,谁完成得最快。板书设计第二单元长方体(一)教学内容(课题)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和要求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难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学准备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1、说一说。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3 页的情境图,辨认一下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同桌讨论,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讲评。师:再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2、认一认。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13 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体,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学生自学后,指名回答。二、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从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 4 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共同讨论。(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约 8 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师: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特点?是怎样发现的?按面、棱、顶点进行交流。师:刚才大家通过研究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很多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整理一下,把刚才研究的结果填入14 页的表格中。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整理、比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指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三、练一练教科书第 15 页第 2、3、4 题。教科书第 15 页第 1 题,实践活动。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展开与折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目标和要求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各一个。2、把附页 1 中的图形剪下来。教学时数1 课时教 学过程一、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1、通过剪盒子,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学生在剪、拆盒子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剪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由于剪法不同,展开图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学生剪好后,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展开图。师:请同学们再将一个长方体盒子沿棱剪开,看看又能得到怎样的展开图。2、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教科书第 16 页“做一做”第 1、2 题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利用附页 1 中的图形进行操作,独立地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题目的要求,再组织学生交流。二、练一练1、教科书第 17 页“练一练”第 1 题。先让学生看展开图进行思考,并把结果写下来,然后再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2、教科书第 17 页“练一练”第 2 题。先让学生按展开图说说哪两个面是相对的面,再联系长方体说说展开图中的各个长方形对应的是长方体中的哪个面。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和要求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一、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1、长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8 页的长方体纸盒和它的展开图,完成下面两项活动。(1)长方体的 6 个面分别对应于展开图的哪个部分?分别将它们涂上相应的颜色。(2)展开图的各条边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在展开图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3)估一估,做这样的一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再算一算。学生交流,小结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出现的不同的方法,教师都给予肯定,关键是让学生说清解题的基本思路,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提示:在计算实物的表面积时,要根据实际选用不同的方法灵活计算。(要弄清物体的表面积是指哪些面的面积之和。)2、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学生尝试探讨:教科书第18 页“试一试”。学生交流,小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二、课堂练习1、教科书第 19 页“练一练”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教科书第 19 页“练一练”第 2 题。让学生先说商标纸的面积纸哪些面的面积之和,再计算。3、教科书第 19 页“练一练”第 3 题。先让学生结合实际想一想,一个电视机布罩要做几个面,哪个面是不需要做的,再让学生尝试计算。4、教科书第 19 页“练一练”第 4 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再交流。5、教科书第 19 页“练一练”第 5 题。如果学生列综合算式有困难,允许分步计算。6、教科书第 19 页“练一练”第 6 题。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露在外面的面教科书第页教学目标和要求1、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教学准备每桌准备 4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纸盒。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综合运用1、观察右图并计算。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右图,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并求出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2、观察左图并计算。师:请同学们继续认真观察左图,用书本当墙角,拿出带来的盒子搭一搭,看看有几个面露在外面,你是怎样找出来的?并求出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师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一是看每个纸箱露在外面的面,再计算全部纸箱露在外面的面,其中,里面的纸箱没有一个面露在外面;二是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看每个角度能看到几个面,在计算一共有几个面露在外面。3、4 人小组合作,将4 个盒子换一种方法放在墙角处,露出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搭好后进行交流。二、找规律: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1、教科书第 21 页第(1)(2)(3)题。师引导学生发现堆放的正方体个数与露出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再小结:第(1)题:每增加 1 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 个面。第(2)题:每增加 1 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4 个面。第(3)题:每增加 1 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5 个面。2、练习:如果按上述三种方法摆放16个小正方体,那么,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各是多少?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练习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较熟练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2、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盒子和3 个正方体的盒子;2、每个学生准备 3 种不同长度的小棒若干根和橡皮泥。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 过程1、教科书第 22 页第 1 题。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盒子,按要求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再量一量,最后计算出他的表面积。2、教科书第 22 页第 2、3 题。先让学生说说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3、教科书第 22 页第 4 题。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看看有几种堆法?那么,露在外面的面积有没有变化。4、教科书第 22 页第 5 题。让学生理解 2 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露在外面的面与原来的2 个正方体相比减少了 2 个,所以是不相等的。5、教科书第 23 页第 6 题。6、教科书第 23 页第 7 题。指导学生运用长方体棱长的特点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教科书第 24 页第 8 题。让学生借助操作等手段帮助思考。8、教科书第 23 页“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搭出各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并与自己所想象的形状进行比较。板书设计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内容(课题)倒数教学目标和要求1,在计算、比较、观察,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学重点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难点理解“倒数”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教学准备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师:请同学们结合语文的学习,猜几个字,中国的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如果把“杏”上下颠倒,变成什么字了?(呆)把“吴”字颠倒呢?(吞)。那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师:事实上,一个数也可以倒过来变成另一个数,比如3/4 倒过来变成了 4/3,1/7 倒过来变成 7/1。师:你能根据它的特性给它起个名字吗?(倒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板书课题:倒数)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24 页,在书上完成“算一算”,并认真观察思考,看你有什么发现。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总结几组算式的共同特点(乘积都是1),以及算式左边的两个乘数的关系(分子和分母互相颠倒),从而引出倒数的概念。师:你怎样描述上面算式中两个乘数的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乘积是 1 乘积是 12/3*3/2=1 2*1/2=18/11*11/8=1 1/10*10=17/9*9/7=1 7*1/7=16/5*5/6=1 1/5*5=1分子和分母颠倒分子和分母颠倒师:乘积是 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能说出黑板上谁和谁互为倒数吗?还能举出其他例子来吗?(学生举例,教师板书:2/3 和 3/2 互为倒数。)师:你们是怎么理解“互为”这两个字的?能否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举例,如互为朋友是指互相是朋友。)二,试一试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整数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 的分数,1的倒数还是 1。三,想一想教师借助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说明 0 没有倒数。四,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P24。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分数除法一(分数除以整数)教学目标和要求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涂一涂,算一算1,把一张纸的 4/7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把一张纸的 4/7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第 1 题让学生可以先用画图、分数的意义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4/72。在画图、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生得出4/72=2/7。因此,学生可能会得到“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除数得到商的分子”。(2)鼓励学生探索第2 题,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说明把4/7 平均分 3 份,也就是求 4/7 的 1/3,从而理解其基本算理。让学生在第1 题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发现此时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从而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即用分数乘以除数的倒数。二,填一填,想一想1,变换探索的角度,呈现三组算式,让学生实际运用,再次验证一个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算理。22,师导学生根据前面的三个活动,总结算法。3,3,让学生先列举出分数除法算式,并利用手中的学具具体地分一分,涂一涂,借助图形语言进行理解。三,试一试练习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沟通起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联系。四,练一练1,第 26 页第 2,3 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分数除法二(整数除以分数)教学目标和要求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一个“分一分”的活动。1,出示:第 27 页的情境图。从整数除以整数到整数除以分数,借助除法的意义和图形语言,体会“除以一个数”与“乘这个数的倒数”之间的关系。2,创设自主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与思考,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的机会,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即分数除法的意义可联系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学习)二,画一画。1,让学生画图个观察,分析图中反映的数量关系2,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和算法。三,填一填,想一想。让学生观察、比较、从而发现问题中蕴藏的规律。(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四,试一试。学生巩固对除法计算的理解,重点引导学生先约分再乘,这样算比较简便。五,练一练。1,第 28页第 2 题,利用分数除法解方程,既应用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又为今后用方程解决问题进行铺垫。2,第 28页第 3 题,利用分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交流的空间。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3,第 28 页第 4 题,让学生计算、观察、引导动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当除数分小于、等于、大于1 的时,商与被除数有怎样的关系?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分数除法三(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目标和要求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教科书第29 页的情境图。1,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3,学生交流后,教师鼓励学生要方程解决此类问题。4教对算术方法要也重点讲解。理解并“标准量”(单位1)和“比较量”的含义。二试一试。1第 29 页第 1 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讲清楚问题的思路。此题是让学生根据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第(1)小题,学生可以列方程解决,也可以用分数除法解决。不管选用哪种策略解决问题,教师都应该肯定。对于直接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我们要多鼓励。2第 29 页第 2 题。学生独立做题,教师集体讲评。三练一练。1第 30 页第 1 题。让学生上黑板板演,然后教师集体讲评。2第 30 页第 2 题。先向学生讲清“八折”的含义。即现价是原价的8/10。解决问题可以利用方程解也可以用算术的方法来解,算法不做基本要求。3第 30 页第 3 题。学生独立晚上,让学生汇报其做法和思路。并找出标准量和比较量。4第 4 题。结合鸡、鸭、鹅孵化的长短,为学生创设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学生对“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和“长方体(一)”的整理与复习,教师进行讲评,巩固,深化这连单元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教学准备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一,你学到了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1,第一单元的内容。学生先小组交流,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知识整理的过程。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2,第二单元的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第三单元的内容。除法的意义,除法的计算方法,倒数的含义,用方程解决问题,算术方法解决除法问题。二,决问题1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对答案,表扬做全对的同学。2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3 第 3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要向学生讲清怎样才知道10 包纸巾的长、宽、高。师生共同讨论。4第 4 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题意。5第 5 题,首先鼓励学生看懂图意,然后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2/9=140。6第 6 题。鼓励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7,第 7 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8第 8 题。小组交流,然后师生共同完成。9第 9 题。以统计表的形式出现复习分数乘法,但是很容易解决。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一说题意的策略。三总结通过这两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数学与生活(粉刷墙壁)教学目标和要求1综合应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2发展实际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一要粉刷教室的墙壁,我们需要调查哪些数据。(一),测量计算。1小组合作一。(1),教室前后黑板共多少块?分别测量每块黑板的刹那感和宽。(2),教室左右两面墙共有多少个窗户,多少个门?分别测量每个窗户的长和宽,每个门的长和宽。2小组合作二。(1),左右两面墙(除去窗户和门)的面积分别为()平方米和()平方米。(2),如果想粉刷除去地面以外的五面墙,那么需要粉刷的墙壁面积总和约为()平方米。(二),购买材料。某种涂料分大桶和小桶两种规格包装。大桶:容升 6 升,57.00元/桶。小桶:容升 4 升,40.00元/桶。(1),根据经验,第一遍粉刷时,每平方米约用涂料0.5 升,此时粉刷教室共需涂料约()升。(2),粉刷墙壁时,一般需要刷两遍。按照工人师傅的估计,刷第二遍时需要涂料约升()。(3),刷两遍共用涂料约()升,买()打通和()小桶最省钱,总费用约()元。二,练一练。1第 1 题。启发学生思考,工人师傅在用涂料粉刷墙壁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际粉刷时会出现的“损耗”的原因。2引导学生发现打通包装的涂料便宜,因此尽量买打通的,但不同时也要根据需要的量,不要浪费太多。因此可以利用列表的形式出现不同方案的价钱,并选出最省钱的方案。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折叠教学目标和要求1经历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2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重点 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教学难点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教学准备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一,想一想。出示教科书第 38 页的图形,并让学生准备这样的图形。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它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先想象这个平面展开图折叠以后像什么。)二,画一画。动手操作,将附页3 图 1 剪下,按虚线折叠后,形状是一座小房子。三,做一做。通过折叠后的小房子来确定天窗和门的位置,然后在平面图上画出来(天窗可以在平面图中上数第二个或第三个长方形内,门可以在第一个或第四个长方形内,也可以在两边的五边形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进行拓展,首先将附页 3 图 1 中的各个图形标上号码,长方形从上到下依次为1,2,3,4,5,左边的五边形为 6 号图形,右边的为 7 号图形。然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1)与图形 6 相对的 声纳个图形?(2)和图形 1 相对的是哪个图形?借助想象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练一练。1 第 39 页第 1 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出最初的判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并交流,得出结论。2第 39 页第 2 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多余信息。学生独立完成本题,教师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板书设计第四单元长方体(二)教学内容:体积与容积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教学难点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教具准备土豆(大小各一个)量杯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1、师:(手中拿着两个铅笔盒),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2、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3、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有大小的。指名学生上来指出铅笔盒的大小生 1:讲台比较大,课桌椅比较小生 2:我的橡皮大,他的橡皮小生 3:老师比家的小房间大。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放的物体有多有少。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二、实验1、“老师手中有两个学生进行猜测土豆,同学们看哪有的学生认为1 号土豆,个大,哪个小?为了方便大家比较,我给土豆编个号码:1 号、2 号”。2、出示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的同样多的小。将 1 号土豆放入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进行猜测土豆,同学们看哪有的学生认为1 号土豆,个大,哪个小?为了方便大家比较,我给土豆编个号码:1 号、2 号学生进行操作用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的同样多的水。将 1 号土豆放入水中,合作的同学进行记录2 号同样进行。采用直观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两土豆的“大小”问题,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步明白体积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随后揭示体积概念。板书设计:四、长方体(二)体积与容积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课题:体积单位教学目标1、认识体积、容积单位(米3,分米 3,厘米 3、升、毫升)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米3,分米 3,厘米 3、升、毫升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重点:认识体积、容积单位。教学难点感受体积、容积实际意义。教具准备正方体(1 厘米 3、1 分米 3)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认一认1、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画出 1 厘米长线段和 1 厘米 2 的正方形积单位。2、认识体积单位出示1 cm2 和 1dm2 的模型。问:怎样的正方体是1cm3?1dm3?3、体积单位还有哪些呢?厘米 3、分米 3、米 3。二、做一做1、用橡皮泥或其他物品切出体积是1cm3 的正方体若干个。学生观察后,认出1cm是长度单位。1cm2 是面积单位。学生观察两个正方体,小的是校长为 1cm 的是 1cm3 的正方体,大的校长是 1dm的是 1dm3 的正方体。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活动。学生动手切出若干个1cm3 的正方体,拼一拼、说一说。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通过学生由长度单位到面积单位的认识,引出体积单位,初步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区别。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1cm3、5cm3、10cm3 的大小。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2、再用 1dm3的画龙点睛方体若个拼出2cm3、5cm3、10cm3三、说一说四、试一试1、介绍容积单位,容器内盛放液体的量一般用升(L)毫升(ml)作单位。2、1 分米 3 的正方体,可以容纳1 升的液体。1 升=1 分米 3、1L=1dm3五、量一量1、用滴管测量 1 毫升的水大约有几滴。2、1 小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学生打开书。观察容器是分别装有多少容积的液体。说一说:“哪种物体的体积,容积大约是1 升?”学生可以动手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鼓励学生先说,从而让学生感受升的实际意义,并且知道1 升就是 1 分米 3通过估测帮助学生体会升、毫升的实际意义。板书设计:1cm(长度单位)1cm2(面积单位)1 cm3(体积单位)教学反思:课题:长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况和实践活动,操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2、在观察、操作、操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1、出示长方体提问: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二、做一做1、用相同的小正方体摆出4 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并完成下表()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2、学生进行思考。1 学生体会“长、宽相高的时候,越高体积会怎样?”2 体会“长、高相等时候,越宽,体积会怎样?”3 体会“宽、高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会有什么变化?”通过实物,引出深题,激发学生操索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几次活动,比较,感知长方体二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为进一步自己操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2、说一说:学生反馈自己的数据,教师带领导学生逐一对数据进行分析三、说一说1、引导学生分板数据2、得出长方体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 b h四、算一算1、测量自己的铅笔盒,找出长、宽、高2、计算铅盒的体积引导学生观察数据,观察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3、集体进行反馈,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通过让学生对记下的有关数据,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归纳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设计:长方体体积长方体体积=长宽高V=a?b?h底面积 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s?h教学反思:课题:长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巩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2、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与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学难点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出示长方体思考:如何计算它的体积?2、带入数字,计算长方体体积。长:2cm 宽:3cm 高:4cm二、引入新课1、出示正方体提问:如何计算正方体体积?2、根据学生反馈,教师极书公式: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 a a=a33、试一试1 出示三幅图。学生进行思考反馈:长宽高学生进行计算2 3 4=24cm3学生回顾长方体体的公式,联系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进行推理。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 a a=a3通过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回顾,引导学生联系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方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推测,从而得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2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阴影部分叫什么?它们与高之间有什么关系?3 你还能提示三个图形的体积吗?4 引导学生计逄三幅图的体积。三、练一练1、练一练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成正方体的棱长,再利用公式计算。2、练一练 2让学生应用公式进行计算独立完成。反馈计论结果。引导学生观察,找出阴影部分,并认识体面积。独立思考:它们与高之间的关系。得出:底面积高=体积学生利用所推导出的公式,计算三幅图的体积。反馈。学生观察图计算教师指导详细教研组4.7 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底面积与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记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长方体体积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成正方体的棱长,再应用公式计算。2、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自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应用体积计算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学难点体积教具准备正方体、长方体。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提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正方体的体积公式。2、应用公式计算:(1)一个长方体,长20 厘米,宽 12 厘米,高 5 厘米。(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6 分米。(3)一个长方体,底面积60cm2,高 7cm.(4)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2 分米的正方形,高 5 分米。二、操作练习1、我说你搭教师说,学生进行拼搭学生独立思考,个别回答学生利用所学公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1、用体积是 1cm3 的小正方体搭长方体。2、摆出体积是 12cm3 的长方体。3、一排 5 个,4 排,3 层体积,是多少1、学生理解题意。2、分析题意。通过对计算体积公式的复习,引入课题。通过让学生计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进一步巩固计算公式。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拼搭,反馈、展示。2、练一练(1)练一练 4(2)练一练 5a、指导学生用图示表示b、通过画图,c、在此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3)练一练 8a、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计算b、集体反馈a、分析题意,要先求出这个纸箱的体积和每个牙膏盒的体积,再用纸箱的体积除以每个牙膏盒的体积。b、学生独立计算c、集体反馈学生发现,由于长方体的高是3cm,所以正方体的棱长为3cm。这一活动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及灵敏的及应能力。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灵活定用公式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目标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2、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具准备小正方体、量杯、1 分米 3 盒子。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1、出示 1dm3 的盒子,提问:这个盒子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cm3 的正方体?2、摆一摆引导学生摆设小正方体。学生通过摆设,得出:1 分米 3=1000厘米 31 升=1000 毫升二、试一试1、引导学生完成试一试第1 题提问:你是怎样得出来的?学生进行猜测,并说一说自己的猜测理由。1 排摆 10 个每层可以摆多少排?算一算,每层可以摆多少个?(1010=100个)1 分米=(10)厘米盒子里可以摆几层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pdf)为本站会员(索****)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