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语文教案(20220225195211).pdf
-
资源ID:76219486
资源大小:10.22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语文教案(20220225195211).pdf
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语文教案课题19 圆明园的毁灭授课时间课时2 课时授课时间主备课教 师武月芬参与备课教师授课教师武月芬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学会本课15 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3 段。过程与方 法抓重点语句,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板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辉煌(掠毁烧)毁灭万园之园残垣断壁损失不可估量!课后反思教学流程时控补充修订第一课时一丶谈话揭题: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在北京的西郊有一座皇家园林一一一颐和园。你知道吗?在北京的西北郊还有一座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园之园”,那就是圆明园。可现在,我们在那里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景(投影出示课文插图)。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学习第l9 课一一圆明圆的毁灭。二、指导预习:1、回忆一般预习方法、要求:预习课文必须解决哪些问题?(读准、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遇到生字、新词要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解决。)2、读课文前“预习提示”,思考提出了哪些要求3、按要求独立预习。三、检查交流:1)抽读生字、词卡,提示易读错、写错的字、词。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3)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哪部分写了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4)谁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四、熟读质疑自由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内容说给同桌听,不懂的问题做上标记。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9 课圆明园的毁灭,。想一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梳理重点问题:1、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2、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教学流程时控补充修改3、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深入探究这节课咱们就重点带着这几个问题品读课文。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语气自读课文第2、3、4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1)学生自读2)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学生汇报哪段的问题,教师就引导探讨哪一段)A、我读懂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布局(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的意思)。B、我读懂了园内景观很美。(圆明园中共有100 多处景点,课文只重点介绍了几处。想不想再看看?)(放录像:)(这景观美不美?请同学们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把你刚才的感受读出来,一会儿读给大家听,看谁读的最棒)指名读一一范读一一评价一一练读一一背诵。C、我读懂了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引导探究:“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什么?面对如此丰富的收藏及辉煌的景观,你想说什么?小结过渡:可惜,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最壮观的园林,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竞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是谁毁灭了圆明园?教学流程时控补充修改2、请同学们合作学习最后一段,把你知道的问题和还想知道的问题,与小组的同学们交流交流。1)自读、讨论2)集体交流a、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掠、毁、烧)“掠”是什么意思?从“掠”字你体会到了什么?还从哪些词能看出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b、看了这令人痛心的场面,你想说什么?C、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练习读、指名读、齐声读)。小结过渡:现在圆明园的废墟仍贮立在北京的西北郊,它虽然没有声音,但我们时时都能听到,世人在仰天长叹一一一(!)3、请同学们齐读第1 自然段。想一想“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三、总结拓展:1、依据板书,总结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2、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谁有不同意见?下去以后,小组讨论讨论,积极搜集资料,准备参加中队委组织的“辩论会”:圆明园该不该重建!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语文教案课题32 观潮授课时间课时2 课时授课时间主备课教 师武月芬参与备课教师授课教师武月芬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学会本课个生字及生词。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段。过程与方 法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想象课文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增强环保意识,热爱自然景观。板书设计(声音大)(样子壮)潮来前闷雷滚动一条白线观潮潮来时越来越大白色城墙潮退后山崩地裂白色战马课后反思教学流程时控补充修改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听说过钱塘江大潮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节课老师领同学们去观潮,高兴吗?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解决。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3、出示字、词、卡,指名认读,正音4、指名朗读课文,全班交流,说长论短。5、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情景6、小组交流阅读感受,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三、熟读质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就词、句、段提出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题目中“观”是什么意思?“潮”指哪儿的潮?观潮就是谁知作者为什么去看钱塘江大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观潮的经过的?二、重点品读1、看录像,谈感受:钱塘江大潮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声音巨大,样子雄壮。)2作者和我们的感受一样。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把潮来时的声音和样子写具体的。指名读第3、4 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用“一一一”线画出描写浪潮声音的词句,用“”划出描写浪潮样子的句子。3、谁来读描写浪潮声音的词句?引导理解“山崩地裂”。思考:声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大?可见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远一一近)我们试着把这种变化读出来:(分组递读一一领读一一一齐读)4、指名读潮来时浪潮样子的句子。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看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质疑问难。教学流程时控补充修改5、这样罕见的大潮,想不想再看看?学生闭眼,听老师范读第 3、4 段。指名读一一齐读一一依据板书练习背诵。6、小结:这部分内容,作者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抓住潮来时浪潮声音和样子的变化,具体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难怪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就被称为什么?7、指导朗读第一段。三、总结拓展1、面对此奇观,你最想说什么?让我们带着对钱塘江大潮,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把课文尽情地、美美地朗读一次。2、下去后请同学们阅读有关钱塘江大潮的书籍,把钱塘江大潮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