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试题库(20220219141301).pdf
-
资源ID:76223505
资源大小:2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试题库(20220219141301).pdf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试题一、填空题1.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变更仅限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2.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规章。3.人民法院以违反法定程序为由,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4、行政诉讼应当遵循(合法)、及时、准确和(便民)的原则。5、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专门)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案件。6、行政机关执行生效的行政法律文书必须以法律明确赋予其(强制执行权)为前提,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必须具有(给付)内容。7、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8、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原被告所在地法院皆有管辖权,其中原告所在地法院包括原告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所在地)的法院。二、判断题(如果认为该说法正确,请在题后划“”,否则划“”)1.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实施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家公务员。2 2.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行政诉讼也不例外。3.行政诉讼被告负举证责任,但不排除对某些事项应当由原告提供证据。4.行政诉讼期间,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律师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5、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的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6.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7.维持判决意味着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确认。8.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9.对于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10.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11.违反法定程序是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标准之一。12.行政行为在复议或诉讼期间,原则上要停止执行。13.行政机关的一切行为都在行政诉讼的可诉范围之内。14.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15.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3 织是被告。16.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17.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不能因此作出判决。18.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其上诉期是十日。1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20.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21.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申请行政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2.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作为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但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23.当事人对行政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24.行政机关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2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2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一律应当公开进行。27.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不可以撤销、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28.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法院对案件的审理。4 29.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30.原告或者第三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但能提供确切线索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31.行政诉讼案件一般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2.行政诉讼中,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交答辩状。33.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理。34.人民法院审判行政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3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对行政未予处罚的人直接给予行政处罚。36.行政诉讼中,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原告不同意的,裁定驳回起诉。37.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其近亲属可以依其口头或者书面委托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38.人民法院以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为由,判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39.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提起的诉讼。40.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其他人不可以代为提起诉讼。41.经复议的行政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5 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行政诉讼的被告。42.经复议的行政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行政诉讼的被告。43.行政诉讼期间,一般情况下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44.在行政赔偿诉讼中,被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45.行政机关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46.行政诉讼中,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47.行政诉讼中,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行为中,不可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B)。A.罚款 B.国防行为 C.没收 D.强行摊派2.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是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既申请行政复议,又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C)A.由复议机关先行处理,因为先复议后诉讼是复议与诉讼关系的一般原则B.由法院处理,因为复议与诉讼之间的关系遵循的是司法最终裁决原则C.按照管辖的先占原则处理,由最先收到诉状的机关管辖D.应当由复议机关与法院双方协商解决3.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其基本精6 神是要把大多数案件交由(D)A.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B.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C.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D.基层人民法院管辖4.行政诉讼中由被告负举证责任,这一规定的理论基础是行政机关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B)A.先裁决,后取证 B.先取证,后裁决 C.边裁决,边取证 D.裁决与取证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才有程序的价值5.行政诉讼俗称 民告官 诉讼,而此处所谓 民的正确理解是(D)A.公民 B.农民 C.老百姓 D.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6.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主体,该行政主体不是(A)A.人民法院 B.人民政府 C.法律法规授权的事业单位D.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7.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A)。A.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的行政机关B.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原被告均是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8.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D )A.行政处罚。B.劳动教养。C.行政拘留。D.逮捕犯罪嫌疑人。9.行政诉讼法第55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下列哪项内容属该7 条规定的例外情况?(C )A.人民法院以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为由判决撤销的。B.人民法院以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为由判决撤销的。C.人民法院以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为由判决撤销的。D.人民法院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为由判决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的。10.土管局批准了陈某建房申请,陈某房子建好后,某县水利局因其为违章建筑责令拆除。陈某以县水利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后应按下列哪种方式办理(C)A.应追加县土管局为被告,并通知其参加诉讼。B.应通知县土管局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C.应通知县土管局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D.应通知县土管局以证人的身份参加诉讼。11.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之前,举行有参加的会议,听取其意见,接受其提供的证据材料,并可与之辩论、对质,然后根据核实的材料作出行政决定的一种较正式、严格的程序制度。(B)A.相对人 B.利害关系人 C.行政机关负责人 D.证人12.警告等属于行政处罚中的 (A)。A.申诫性处罚 B.财产性处罚C.行为性处罚 D.人身自由性处罚13.经复议机关复议,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是被告。(B)8 A.原机关和复议机关 B.复议机关C.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 D.原机关14.(A)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进行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定方式和步骤。A.行政程序 B.行政程序法 C.行政方式 D.行政制度15.行政行为以其启动是否需要行政相对人先申请为标准分为 (C)。A.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B.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C.依职权行政行为与应请求行政行为 D.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16.某市某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区建材工业局管理的国有小砖厂出售。小砖厂的承包人以侵犯其经营自主权为由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本案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是下列哪一个(C )。A.市国有资产管理局B.市经济贸易局C.市人民政府D.区人民政府17.某县工商局与物价局在联合执法检查时对甲企业共同作出了罚款 2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后来该行为因缺乏事实根据被人民法院撤销。甲企业于是申请国家赔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甲企业有权要求县工商局承担全部赔偿义务B.甲企业无权要求县物价局承担全部赔偿义务C.甲企业要求县工商局承担赔偿义务的,县工商局应当9 先予赔偿D.甲企业可以同时向共同的赔偿义务机关县工商局和物价局要求赔偿18.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相比,以下哪个基本原则为行政诉讼所独有的(C )。A.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B.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C.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D.合议原则19.在行政诉讼中,下列有关证据收集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 )。A.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B.在诉讼过程中,诉讼代理人可向案件的有关证人收集证据C.在诉讼过程中,被告经法院同意可以向原告收集证据D.行政诉讼中被告提供的证据必须来自行政程序20.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A)可以提起诉讼A.其近亲属 B.其所在单位推荐的人C.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D.经人民法院指定的人21.(A)对基层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建议提出抗诉A.同级人民检察院 B.同级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22.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10 为之日起(D)内提起,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A.15日B.30日C.2个月D.3个月23.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认为地方行政规章与国务院部、委规章不一的(C)A.参照地方行政规章B.参照国务院部.委规章C.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判决D.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解释2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攻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由下列哪个法院受理执行?(A)A.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B.被执行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C.一审人民法院。D.终审人民法院。四、简答题1.行政诉讼法为什么确立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答:被告负举证责任是由于:行政机关有调查取证的主动权,在证据的收集和提供方面明显处于优势。具体行政行为大都基于行政机关的单方面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相对人难以提供足以证明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各种证据。可以促进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以尽可能减少行政争议及行政案件的数量,提高执法水平。2.试述行政赔偿的特征。答: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及其行政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主体给予赔偿的法11 律制度。行政赔偿实质上是一种国家赔偿;行政赔偿的起因是行政侵权损害行为;行政赔偿的义务主体只能是侵权行政机关;行政赔偿范围以具体行为造成的侵权损害为限;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行政赔偿的法律主体是行政主体。3.具体行政行为有哪些情形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答:1 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3 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职权的;5滥用职权的。4.行政机关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答:(一)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二)具体行政行为已经生效并具有可执行内容;(三)申请人是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四)被申请人是该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人;(五)被申请人在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期限内或者行政机关另行指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六)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七)被申请执行的行政案件属于受理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当立案受理,并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当裁定不予受理。五、论述题12 1、论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答:一,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适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二,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内容。三,行政合法性原则应包括三方面:(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仅应遵循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两者不能偏废。(3)任何行政职权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四,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违法责任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尤其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更应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2、论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答: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无论有无成文的法律规定,行政机关运用权力时必须符合法律目的;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动机正当要求行政机关不能以执行法律的名义将自己的偏见、歧视、恶意等强加于公民和社会组织;行政行为的内容应人合乎情理,如果在具体处理案件时,重者轻处,轻者重处,显然违反常规和处罚要求,不符合行政合理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