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发展研究报告A(20220302203108).pdf
-
资源ID:76225533
资源大小:25.95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08年度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发展研究报告A(20220302203108).pdf
2008年度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发展研究报告A/AB 第一部分中国管理咨询市场研究第一章中国管理咨询业市场发展概述第一节调查样本概况本报告以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研究对象。上市公司的信息资料公开,具有代表性,作为研究对象可以真实地反映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的发展情况。截至 2007年底,沪深两市共有1563家上市公司,本次调研共访谈1351家,访谈率达86.4%,其中回收有效访谈问卷 1210份1,有效问卷率为77.4%。图 1-1-1:各地域上市公司受访比例本次调查样本覆盖了中国所有地区和行业,可以有效反映中国管理咨询市场的全貌。在报告中,我们除了根据最常用的省份划分外,还基于另外两种标准进行了地域划分:首先,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报告,将全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域,如图 1-1-1;其次,又按照大都市经济圈的划分方式,选择了其中八个进行分析,如表 1-1-1。表1-1-1:各大都市经济圈上市公司受访比例经济圈受访总计受访比例沈大343889.5%京津冀10915172.2%济青 293387.9%大上海 15022367.3%珠江三角洲 13515090.0%吉黑303878.9%湘鄂赣 586885.3%成渝 466175.4%其他 61980177.3%报告还依据中国证监会CSRCB 行业分类标准,对行业进行分类。由于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特征差别较大,本报告在涉及行业分析时,将制造业细分为食品制造业、电子制造业等10个子行业,便于细致地分析不同行业的情况,如表1-1-2。表1-1-2:各行业上市公司受访比例行业受访总计受访比例综合类 667390.4%建筑 303488.2%信息技术 8410084.0%社会服务 384780.9%石化塑胶13216580.0%其他制造 192479.2%电煤气水 496279.0%食品饮料 506478.1%机械设备18623977.8%交通运输 516677.3%医药生物 749776.3%房地产 516776.1%电子 537075.7%金属非金属 10714275.4%木材家具 3475.0%采掘 263574.3%纺织服装 517072.9%批发零售679272.8%传播文化 81172.7%农林牧渔 283971.8%造纸印刷 233467.6%金融保险142850.0%第二节 2007 年管理咨询市场概貌一、管理咨询市场继续稳步增长 2007 年共有 347家企业采购了管理咨询服务,占受访企业总数的 35.23%,较去年同期的32.91%增长 2.34 个百分点,增幅达 7.1%,如图 1-2-1。图1-2-1:2000-2007 年管理咨询客户比例变化趋势调查表明,包括2007年在内,曾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的企业总数达到818家,即国内管理咨询服务市场的市场渗透率2 达到 67.44%,较去年同期的64.48%增长 2.96 个百分点,增幅为4.9%,如图 1-2-2。从 2001年至 2003年市场渗透率快速增长,但增幅逐年放缓,从2004年至 2007年,四年间的市场渗透增长率都在16.9%以内,表明国内管理咨询市场的需求增长趋于稳定。图1-2-2:2000-2007 年管理咨询市场渗透率及市场渗透率增长率变化趋势二、老客户成为客户群的主力军本研究报告将 07年采购过管理咨询服务的客户分为老客户和新客户两类,老客户指在 07年采购过管理咨询服务,而且在 07年之前也采购过管理咨询服务的客户;新客户指仅在07年采购过管理咨询服务,而在此之前均未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的客户。2007年老客户占总客户的比例为79.38%,比去年同期的76.5%增长 2.88 个百分点,结合前几年的趋势来看,2001年至 2004年是老客户所占比例快速上升的阶段,2004年至 2007年是老客户所占比例稳步上升的阶段,如图1-2-3。图 1-2-3:2001-2007 年管理咨询老客户比例变化趋势老客户是采购管理咨询服务客户的主力军,因为老客户与管理咨询行业接触较多,对咨询行业比较信任,并且可以通过自身的经验来筛选,找到质量过硬,适合自身需要的咨询公司。本次调查研究中,采购过管理咨询服务的企业中,约有 86.88%表示如果有新的需求,会继续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约有 78.29%表示管理咨询服务的项目实施效果比较好。这也说明,良好的管理咨询服务的效果是客户继续采购管理咨询的重要动因。本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在采购过管理咨询服务的“老客户”中,34%的企业表示和某些管理咨询公司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63%的企业表示,采购过的管理咨询项目以短期项目为主,没有长期合作的管理咨询公司,如图 1-2-4。图1-2-4:老客户采购管理咨询的合作方式从合作关系来看,采购过管理咨询服务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向管理咨询公司采购短期的咨询项目。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管理咨询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国内咨询公司各自的业务专长还比较狭窄,许多企业谈到需要“视不同的项目来找不同的机构”,较难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三、多数企业每年有采购管理咨询的预算分布 n 趋势 0-样本覆盖了中国所有的本次调查显示,采购过管理咨询服务的客户中,约有75.5%的企业每年有管理咨询或者培训方面的预算,这说明多数上市公司对管理咨询的认可度较高,他们定期有管理咨询采购的规划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由此看来,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有意愿、有需求、有预算来采购管理咨询服务。同时,从调查结果看,69.2%企业的预算资金要视项目而定,有26.3%的企业采购管理咨询的预算在3%以下,预算超过 3%的企业也达到4.5%。这反映了上市公司在采购管理咨询服务时还是持有相对清晰和明确的态度,而且从访谈的情况看,在有预算的企业里有较多的企业提到,如果咨询项目能起到作用、给企业带来效益或进行管理咨询非常有必要,那么他们并不在乎管理咨询费用的多少。图1-2-5:采购管理咨询的预算资金分布资料来源:正略钧策管理咨询,正略钧策数据四、待开发客户市场仍有发展潜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上市公司的数量增长加快,仅2007年一年便增加上市公司155家,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管理咨询市场的潜在市场容量。本次调查研究表明,在未采购过管理咨询服务的企业中有66.3%表示没有联系过咨询公司,还有一些企业表示对管理咨询“不了解、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咨询公司的宣传、业务开发以及对市场需求的主动把握显得非常重要。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在未采购过管理咨询服务的企业中,约有33.7%的企业和管理咨询公司联系过,这其中又有大约 30.6%的上市公司表示,愿意和管理咨询公司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并且超过半数的企业更倾向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因此,管理咨询市场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管理咨询公司应该主动把握机遇,努力与待开发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图1-2-6:待开发客户群的合作意愿第二章中国管理咨询市场地域分布状况本年度报告从省份(直辖市)、区域及大都市经济圈三个角度对地域进行了分类,以求更加全面地挖掘管理咨询市场的地域分布特征。不同于常规的省份(直辖市)划分,区域划分重点从自然地理的特点出发,考察管理咨询产业在不同地域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空间,大都市经济圈则是重点从经济特点出发,考察区域经济特征与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的关系。第一节 2007 年管理咨询市场省份(直辖市)分布状况一、管理咨询服务客户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山东 2007 年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山东六省份(直辖市),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 49.4%,近乎半数。在这些省份(直辖市),管理咨询服务开展的时间、宣传的广度及深度在国内名列前茅,这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培育出了较为成熟的管理咨询市场,如图2-1-1。图 2-1-1:2007年受访公司及管理咨询客户的省份(直辖市)分布状况二、福建、云南、天津、贵州、甘肃的管理咨询服务市场发展良好从表2-1-1 中可以看出,福建、云南、天津、贵州、甘肃的客户比例位列前五名。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山东六省份(直辖市)虽然在管理咨询客户的绝对数量上是名列前六,但是这些省份(直辖市)的上市公司基数和受访企业数量也都比较大,因此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的客户数量占受访企业总数的比例被稀释。反而,西部的云南、贵州和甘肃的客户比例比较高。这说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西部不仅经济在加速发展,而且科学管理的意识也在逐步增强。此外,国家政策对福建和天津的倾向,也促进了两省份(直辖市)的经济水平和咨询需求的提高。表2-1-1:2007年管理咨询客户的省份(直辖市)分布状况省份客户数量(家)受访企业数量(家)客户比例福建162955.2%云南 71353.8%贵州 3650.0%天津91850.0%甘肃 61346.2%陕西 81942.1%河南 102441.7%安徽 194641.3%湖南 133240.6%山东235740.4%黑龙江 71838.9%浙江 348838.6%江苏 256637.9%北京 266937.7%广东4713036.2%辽宁 123534.3%广西 41233.3%新疆 51631.3%四川 113729.7%河北 72429.2%吉林 51827.8%上海 259227.2%内蒙古 31225.0%湖北 93923.1%山西 31421.4%江西41921.1%青海 1520.0%宁夏 1616.7%西藏 1616.7%重庆 21315.4%海南 1911.1%三、管理咨询服务市场二维分析 2007 年,以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山东为代表的第一军团上市企业数量(占所有上市公司的比例超过5%)及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的客户比例(超过 20%)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也是管理咨询服务的主力市场和潜在市场的所在,如图2-1-2。这些省份(直辖市)是2007年新上市公司集中的区域,面对市场规模的扩大,管理咨询公司在业务宣传和拓展区域方面应该向这些区域重点倾斜,以争取更多的客户。图2-1-2:2007年上市公司各省市占比省与各省市咨询客户比例分布其中,浙江、江苏两省上市公司采购咨询服务的比例都有所上升,从去年的第二军团进入到了第一军团。尤其是浙江省,超越上海成为东部沿海中采购咨询项目绝对数量最多的省份(直辖市)份。以福建、云南两省为代表的第三军团虽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但客户比例居全国各省份(直辖市)之首,均达到 35%以上。福建超越了05年和 06年的冠军-云南,夺得了客户比例排名第一的位置。可以看出,福建、云南两地对管理咨询服务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比较高。黑龙江从去年的第四军团进入了第三军团,客户比例比去年增加了60%,说明这些地区对于管理咨询的认可程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以海南、重庆两地为代表的第四军团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客户比例较低,需要管理咨询公司进一步开拓,以提高客户比例。四、管理咨询服务新客户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山东 2007 年广东、江苏和山东的新客户数量位居三甲,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其他省份(直辖市)的新客户数量分布则比较平均,如图 2-1-3。图 2-1-3:2007年管理咨询新客户的(直辖市)分布状况第二节 2007 年管理咨询市场区域3 分布状况总体来看,管理咨询客户比例在经历06年的下降之后,07年恢复上升,达到了05年的水平之上;分地区统计分析之后,可以看出:2007年除西北地区的客户比例比2006年微有下降外,其余各地区客户比例均呈现增长趋势,增幅最大的是东北地区,为7.1%,其他地区增幅均在5%之内。一、沿海地区作为管理咨询市场客户主体的地位仍未动摇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在区域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上远领先于内陆地区。这种差异表现在上市公司数量上,就是沿海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有绝对的优势。在2007年受访企业中,东部、南部、北部沿海地区占到了总数的58.22%,是潜在客户群体最为集中的地区,如图2-2-1。图2-2:2007年受访企业的区域分布状况 2007 年,由于上市公司数量集中,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的管理咨询服务客户数量也分别占据了所有区域的前三名,如图2-2-2。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以84家,占到整体采购群体的24.21%,位列首位;北部沿海地区共有65家企业采购了管理咨询服务,占到整体采购群体的18.73%,其中北京和山东分别占26家和 23家,是该地区的主要消费群体;南部沿海地区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的企业也占到18.44%,该地区以广东为绝对中心,64家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的企业中,广东即占47家。图 2-2-2:2007年管理咨询客户的区域分布状况二、内陆地区管理咨询市场持续增长 2007 年内陆地区客户数量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一方面是由于内陆地区对管理咨询服务的认可度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1999年11月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2003年8月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布局,2004年3月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方向之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渐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产业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成为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内陆地区企业的迅速发展,明显提升了其采购咨询业务的需求和能力。其中,东北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的表现尤为良好,客户比例增长幅度位列前两名;而西北地区在历年持续上升之后,2007年首次出现下降趋势,如图2-2-3。图 2-2-3:2001-2007 年管理咨询客户比例的区域变化状况 1黄河中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管理咨询市场迅猛发展虽然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的管理咨询服务市场不具有绝对优势,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客户对管理咨询服务的认可,黄河中游地区的客户比例以35%从去年的第七跃居第三;东北地区则以34%从去年的第八上升到与东部沿海地区并列第四。东北地区是支撑中国重工业的产业基地,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后,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这给东北带来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被拉开的发展差距也开始逐年缩小,经济在 2007年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据专家预测,东北地区将是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后的内地经济“第四增长极”。因为黄河中游地区具有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价格较低等优势,所以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政策支持下,中国沿海及东部地区产业正呈加速之势向发展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转移,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产业层次越来越高,为中部地区发展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自然地,经济发展增强了黄河中游地区和东北地区上市公司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和能力,因此,管理咨询服务客户比例大幅上升。2西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西北地区管理咨询市场仍有待开发 2007 年西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西北地区管理咨询的客户比例分别为33%、33%和30%,是整体市场中比例最低的地区。与去年相比,客户比例几乎没有变化。这些地区上市公司因为受到特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地域综合特征的影响,加之管理咨询公司对自身业务的宣传也不到位,使得当地管理咨询服务的市场渗透情况有限。三、2007年新增管理咨询客户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在2007年各地区均有一定数量的新客户加入到采购咨询的客户群体中,其中东部沿海的新增客户增幅较大,排名从去年的第五上升到第二,且沿海地区整体增长较为显著,如图2-2-4。可见,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环境,以及对高效、科学的管理方法的渴求与重视,使得沿海地区对于管理咨询的认可程度逐渐提高。图 2-2-4:2007年管理咨询新客户的区域分布状况第三节 2007 年管理咨询市场大都市经济圈分布状况大都市经济圈4,指在城市群中出现的以大都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区域内城市高度密集,人口高度密集,城市间具有建立在分工明确、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密切的经济联系,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最活跃、最重要的区域,也是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合作及竞争的主要力量和阵地。近年来,大都市经济圈的划分方法引起国内普遍关注。有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大都市经济圈的世纪,大都市经济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决定新的世界经济格局”。本年度报告运用SPSS 软件对大都市经济圈、区域分别与管理咨询采购状况进行列联分析,分析结果发现,是否采购管理咨询与大都市经济圈这种分法有一定关系。因此,本年度报告添加从“大都市经济圈”的角度进行分析的章节。(列联分析的结果详见附录)在“大都市经济圈”划分过程中,我们综合考虑了城市的规模、人口的密度、经济能力、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同时参考了传统的“经济圈”的划分方式及结果,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区域。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划分的“大都市经济圈”并非能够涵盖所有的区域、都市,还有一些潜在的、新型的经济区域并没有被划分进去。一、管理咨询服务客户主要集中在大上海、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经济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龙头,大上海、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个“大都市经济圈”成为上市公司主要聚集地,也是管理咨询服务现有客户与潜在客户的主要来源。相应地,这三个经济圈的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的上市公司的绝对数量也是最多的,占除去其他份(直辖市)的八个“大都市经济圈”所有客户数的70%。表2-3-1:2007年管理咨询客户的大都市经济圈分布状况经济圈客户数量(家)受访企业数量(家)客户比例济青102343.5%珠江三角洲 389838.8%京津冀379837.8%湘鄂赣 184936.7%沈大 82729.6%吉黑 72528.0%大上海 3914427.1%成渝63318.2%二、济青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的客户比例分别位居榜首与榜尾大上海、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个“大都市经济圈”虽然在管理咨询服务客户的绝对数量中名列前三,但在客户比例中,济青经济圈以43.5%超越三大经济圈位列第一;而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和湘鄂赣分别以38.8%、37.8%及36.7%紧随其后,属于第二梯队;沈大、吉黑和大上海经济圈分别以29.6%、28.0%及27.1%列入第三梯队;成渝经济圈的客户比例仅有18.2%,远落后于其他经济圈,如表2-3-1。济青经济圈的高客户比例得益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该经济圈作为华东、华北、东北三地区的相连交汇处,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地段之一,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又有 309国道、济青高速和胶济铁路作依托,交通十分便捷;同时,引黄济青工程的实施,使济青经济圈的发展摆脱水问题的束缚,各方面的因素使其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济青经济圈不仅客户比例最高,2007年的新客户增长率也是最高的,达到13%。可见济青经济圈同时是北部沿海地区中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的生力军。虽然西部大开发政策提出已近十年,也初见成果,但是经济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管理咨询服务的客户还是落后于其他经济圈。然而,目前成渝经济圈的经济总量约占全国5%,人口、城市、资源密度在西部绝无仅有,它将改变整个西部以至更大范围的经济格局,是西部最有希望的区域。因此,管理咨询行业应该加大对该经济圈的市场开发力度。另外,依据沈大、吉黑两经济圈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的情况来看,它们并非处于整个东北地区的主力地位,对东北地区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的比例贡献不足;同样,大上海经济圈对东部沿海地区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的影响也较弱。三、新客户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大上海和京津冀经济圈由于中小企业众多、创业氛围浓厚、寻求发展的诉求较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占比30%成为除“其他份(直辖市)”外新客户最多的经济圈。大上海与京津冀经济圈的经济水平本身就居于全国前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先进管理思想的融入使其新客户数量分别位居第二、第三;而沈大与湘鄂赣经济圈没有新客户,有待进一步开发,如图 2-3-1。图 2-3-1:2007年管理咨询新客户的大都市经济圈分布状况资料来源:正略钧策管理咨询,正略钧策数据第三章中国管理咨询市场行业分布状况第一节 2007 年管理咨询市市场行业分布状况本研究根据证监会公布的CSRC 行业分类标准对十三个行业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由于制造业行业规模比较大,内部各行业之间也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在以下的分析中将制造业进一步拆分为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皮毛、木材家具、造纸印刷、石油化学塑胶塑料、电子、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仪表、医药生物制品、其他制造业等十个行业。通过对2007年咨询市场各行业客户数量及客户比例分析得出:石油化工、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三大传统制造行业为管理咨询市场的三大热门行业,因为这三个行业在所有行业中拥有最多的客户数量。三大行业客户数量占管理咨询市场客户总体的42%,其中机械设备行业占23%,石油化工业占10%,金属非金属业占9%,总体与 2006年基本持平,如图3-1-1 和表 3-1-1。图 3-1-1:2007年热点行业客户分布从表3-1-1 中可以看出:2007年各个行业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的客户比例都超过了20,其中金融保险业、采掘业和木材家具业的客户比例均达到了50%,位居行业客户比例前三甲;食品饮料和机械制造业的客户比例也分别以 49%和48%的高比例居第四和第五位。而建筑业、批发零售、医药制品、交通运输和电力行业的客户比例均不足30%,是管理咨询市场客户比例最少的五个行业。说明这五个行业的管理咨询市场具有较大挖掘空间。表3-1-1 2007年管理咨询客户的行业分布状况行业名称受访企业数量(家)采购过咨询服务(家)客户比例(%)金融保险业 9555.6 采掘业 241250 木材家具业 2150 食品饮料 412048.8 机械设备仪表 1467047.9 其他制造业 17847.1 房地产业431944.2 社会服务业 281242.9 农林牧渔业 261038.5 电子 431637.2 造纸印刷 20735 信息技术业 722433.3 传播与文化产业6233.3 金属非金属 792632.9 纺织服装皮毛 421331 综合类521630.8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1053129.5 建筑业 26726.9 批发和零售贸易611626.2 医药生物制品 591423.7 交通运输仓储业451022.2 电力煤气 39820.5 行业企业数量决定了管理咨询公司的潜在客户群大小,而管理咨询公司各个行业的客户比例则反映了客户采购管理咨询的需求程度。如果某个行业的企业数量多,且需求旺盛,那么该行业必将成为管理咨询公司客户的主要来源,也是管理咨询公司要重点关注的行业。由于木材家具业、传播与文化产业和金融保险业的客户企业样本量过小,可能会导致数据代表性不够,因而在图3-1-2 中没有将它们纳入。近年来机械设备仪表业在客户绝对数量方面一直占据榜首。2007年机械设备仪表业的客户绝对数量依然最高,在146家受访企业中有70家客户采购了管理咨询服务,客户比例达 47.9%,相比 2006年客户比例有较大幅上升。2007年度,机械设备制造业继续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行业增长速度保持稳定快速势头,行业平稳健康发展,这些都带动了机械制造业管理咨询服务的增长。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以及自主创新活动的逐渐展开也带动了机械制造业管理咨询服务需求的提升。机械设备制造业行业规模庞大,管理咨询市场潜力巨大,可拓展空间很大,依然是管理咨询公司的重点客户。食品制造业取代了2006年的交通运输仓储业成为客户比例的第一位,采购管理咨询服务客户比例高达48.8%。尽管食品制造业的客户绝对数量不多,但是如此高的客户比例也需要管理咨询公司给予足够的重视的。2007年,我国食品饮料行业维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保持在20%左右,这为食品饮料行业采购管理咨询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食品饮料行业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发展策略和方向,包括制定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及降低生产运作成本等。因此,管理咨询服务采购需求持续扩大。图3-1-2:2007年各行业企业数量与咨询客户比例分布第二节 2007 年管理咨询市场渗透率行业分布状况本节根据市场渗透率和行业相对规模,将客户企业划分为四大群体:市场渗透率高且行业相对规模大的“核心客户群”、市场渗透率高且行业规模小的“成熟客户群”、市场渗透率低且行业相对规模大的“潜力客户群”和市场渗透率低且行业相对规模小的“萌芽客户群”。2007 年各行业的市场渗透率相对于2006年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中农林牧渔业的市场渗透率增幅最大,达到6.9%;食品饮料、金属非金属和批发零售行业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增幅分别为 6.7%、6.4%和6.2%。由于 2007年管理咨询市场呈稳步发展趋势,这四个群体所涵盖的行业较2006年也有所变化。核心客户群潜力客户群成熟客户群萌芽客户群图3-2-1:2007年各行业市场渗透率和行业相对规模分布2007年的核心客户群集中在机械设备、批发零售和石油化工三个行业,其市场渗透率分别为75.6%,71.6%和69.0%,其中,机械设备行业的行业规模最大,并且在核心客户群中的市场渗透率也最高,如表3-2-1。由于核心客户群体的行业相对规模较大,可挖掘的市场潜力仍比较大,各大管理咨询公司应该重点关注这类市场。表3-2-1:2007年核心客户群市场渗透率行业类别市场渗透率(%)机械设备仪表75.6 批发零售 71.6 石油化工 69.0 2007年的成熟客户群主要集中在电子制造、社会服务、食品饮料和交通运输仓储这四类行业,其市场渗透率分别为81.3%、79.3%、75.6%和72.0%,如表3-2-2。这些行业对管理咨询的采购需求相对饱和,对管理咨询服务的认可度比较高,对管理咨询的消费比较理性,对管理咨询公司的专业化要求比较高。表3-2-2 2007年成熟客户群市场渗透率行业类别市场渗透率(%)电子制造 81.3 社会服务 79.3 食品饮料 75.6 交通运输仓储 72.0 2007年信息技术、医药生物和金属非金属三大行业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67.6%、64.3%和63.6%,是管理咨询市场的潜力客户群,可待挖掘的市场空间很可观。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信息技术和医药生物行业从2006年的核心客户变为现在的潜力客户,说明这两个行业市场渗透率的增长速度缓于整个市场渗透率的增长速度,如表 3-2-3。表3-2-3:2007年潜力客户群市场渗透率行业类别市场渗透率(%)信息技术 67.6 医药生物 64.3 金属非金属 63.6 2007年的萌芽客户群集中在农林牧渔、电力煤气、纺织服装、房地产业和综合类五个行业,如表 3-2-4。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和对管理咨询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这些群体会逐渐发展成为管理咨询的重点客户。表3-2-4:2007年萌芽客户群市场渗透率行业类别市场渗透率(%)农林牧渔 65.5 电力煤气 64.8 纺织服装 56.6 综合类 56.5 房地产业 53.1 资料来源:正略钧策管理咨询,正略钧策数据第四章中国管理咨询机构与业务类型分布状况第一节 2007 年管理咨询市场业务类型分布本研究涉及到的管理咨询项目类型包括人力资源、企业战略、市场营销、组织与流程、财务、资本运作、管理信息化、企业文化和其他共九大类管理咨询服务。其中,人力资源和战略管理咨询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分别为 21%和 17%,市场营销以 14%的份额位居第三位。2007年与 2006年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异体现在资本运作方面。2006年资本运作占据了 19%的市场份额,而2007年回落到 8%的水平,基本与2006年之前持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2006年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全面铺开的股权分置改革。在2006年里共有 753家上市公司进行股改,从而大幅度地增加了上市公司对于资本运作方面服务的需求。结合 2007年之前企业采购管理咨询的状况,不难发现 2007年的咨询服务延续了以往的四大传统咨询服务项目,分别为人力资源、战略、营销、组织与流程咨询,这四者之和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图4-1-1:2007年与 2007年之前管理咨询服务项目分布对比调查结果表明,2007 年对于人力资源咨询服务的需求仍然旺盛,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性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在高新技术逐步代替传统技术的大背景下,如何吸引更多更好的高级人才,现有员工的知识技能与学习能力如何提高,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如何维护得更好,都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人力资源咨询服务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并且很大一部分企业要求咨询公司提供一种长期的合作性服务。在对 2007年上市公司采购管理咨询服务情况的整理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年度新客户增长最为集中的咨询业务领域分别为人力资源、战略、营销、组织与流程四大方面,与传统四大咨询业务完全一致。与2006年相比,2007年新客户对于营销咨询的采购增长了近一倍,对于人力资源咨询服务的采购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在组织与流程方面也有近3个百分点的增长,而对战略咨询的采购基本与上年持平。图 4-1-2:2007年与 2006年管理咨询服务项目新客户分布对比第二节 2007 年管理咨询机构类型市场份额分布本次调研依然将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机构类型分为民营咨询公司、国内院校、国外咨询公司和其他类咨询机构共四大类。这几类管理咨询机构各有特色:国外咨询公司通常拥有完整的数据库、成熟的分析模型、良好的品牌、丰富的案例经验及较高的价格;民营咨询公司立足于本土化,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理解,更了解中国企业特点和社会现实,同时与国外咨询公司相比,有着很大的价格优势;院校咨询机构大多依靠大学的经管学院或经管研究机构的资源设立,具有很多资深的教授与学者,专业理论功底深厚,起同样具有价格优势。本次报告中,我们将国内民营咨询机构与院校咨询机构统称为“本土咨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