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行业分析(20220302205920).pdf
-
资源ID:76225985
资源大小:11.6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船舶行业分析(20220302205920).pdf
(1)行业分析国内船舶制造业发展概况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促进劳动力就业、发展出口贸易和保障海防安全意义重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和科研体系健全,产业发展基础稳固,拥有适宜造船的漫长海岸线,发展船舶工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同时,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也为船舶工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我国船舶工业有望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当前,世界船舶工业正在加速向劳动力、资本丰富和工业基础雄厚的区域转移。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年造船产量仅40 万吨左右,占世界造船总产量的1%,世界排名第 13 位,仅为当时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日本的二十分之一。全国各船厂手持订单最低时只有 24 万吨。改革开放30 年,船舶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1994 年,造船产量跃居世界第三,但与日、韩仍有较大差距,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约5%。新世纪以来,在以往20 年发展的基础上,中国船舶工业呈现跨越式发展势头,国际地位迅速提升。2007 年,全国造船产量突破 2000 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提高到了27%;手持船舶订单1.76 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 35%,居世界第二位;承接新船订单超过1 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43%,首次超过韩国,居世界首位。中国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3 大主流船型整体经济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已经具备了3 大主流船型的自主开发能力,形成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船型。手持订单中散货船市场占有率达到国际市场的46,居世界第一位。油船和集装箱船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国际市场的27和 20,均居世界第二位。除豪华邮轮外,我国已经能够建造大型天然气船、大型客滚船、大型挖泥船、万箱级集装箱船等在内的各种高技术船舶。截至 2009 年底,我国规模以上的船舶工业企业有1242 家,其中船舶制造企业600 家,船舶配套设备企业368 家,全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近百万人。目前我国造船产能约6600 万载重吨。2009 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84 亿元,同比增长28.7%。从国内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来年,近30 年来国内船舶制造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国内船舶制造业从生产规模和工业产值上升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国内船舶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伴随着国内船舶制造业的高速发展,长江口、珠江口、环渤海湾三大区域开始了一批现代化大型造船设施建设。目前我国造船产能约6600 万载重吨。按照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2011 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造船完工量的35%以上的目标,届时,我国已建成的造船基础设施将出现三分之一以上的产能过剩。而业内专家则透露,许多小船厂的数据并不在此统计范围之内,实际的产能恐怕已经接近1 亿载重吨了,因此过剩的产能还要更多。因为这两年船舶业发展得非常快,在如此过剩的情况下,我国各地却还在大兴造船厂。许多沿海、沿江城市都喊出了打造万吨级造船基地的口号,并且许多已经付诸行动。一些小厂也借机扩张,有的甚至是沙滩、滩涂造厂,没有任何质量保证。催生这一现象的主因是因为我国造船业特殊的结构性过剩:在低端船舶制造领域,我们有大量过剩的产能,而在高技术含量船舶领域,我们的产能又极度缺乏。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没有立即对船舶行业的生产带来太大影响船。因为船舶的建造周期长,它对金融危机的反应有滞后性。在2009 年影响开始显现,我国船舶工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我国承接的新船订单主要集中在两大船舶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以及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的部分船厂。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约有 65%的船舶企业没有接到订单,尤其是部分新兴船厂,由于金融危机侵袭时还处在建设期,订单储备较少,2009 年又没有接到订单,将面临船台闲置、无船可造的困难局面。近期船舶工业形势2010 年 1 至 9 月,我国船舶工业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接单难”、“交船难”等困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总体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但由于造船市场复苏基础薄弱,船舶工业面临的风险并未得到化解。2010 年 1 至 9 月,全国造船完工量为4582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5%。承接新船订单量为 5071 万载重吨,是去年同期的3 倍。由于9 月新接订单量继续超过造船完工量,我国从4 月底开始的手持船舶订单量止跌回升势头得以延续。截至9 月底,我国手持船舶订单量达1.9474 亿载重吨,比2009 年底上升3.5%,比上年同期增长1.2%。2010 年 9 月末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60 亿元,同比增长24.2%,增幅下降8.3 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3705 亿元,同比增长23.6%,增幅下降14.1 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551 亿元,同比增长26.3%,增幅下降16.2 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 557 亿元,同比增长23.2%,增幅提高20.4 个百分点。经以上船舶工业的情况分析,目前国内船舶制造发展较快,但产业布局不均衡,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技术产品较比国外同行业没有一定差距。船舶制造行业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严重,2009 年受金融危机滞后性影响,暴露出明显的产业风险和问题。2010 年虽然受经济形势向好影响,产业出现复苏,但产业增长幅度放缓,产能过剩的风险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行业政策2009 年 2 月 11 日,备受期待的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终于出炉。规划涉及的主要内容:1.稳定船舶企业生产,2.扩大船舶市场需求,3.发展海洋工程装备,4.积极发展修船业务,5.支持企业兼并重组,6.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规划从信贷、税收、船舶报废更新等五大方面支持国内造船业的发展,这五项措施可以分为三类,即保证需求、控制供应和对造船企业的支持。其中,信贷和老旧船舶报废主要是为了刺激造船需求,而暂停新项目则是为了控制产能,财政金融支持和投资技术改造,则是从资金和技术上支持造船企业。造船企业普遍反映,信贷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将使船企受益。同时,2009 年造船业将经历行业调整,落后产能的淘汰在所难免,行业集中度也将得到提高。(3)船舶行业供求船舶市场需求国内目前船舶订单80%以上来自国际市场,国际经济环境对船舶的需求,对国内船舶行业的影响很大。2009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船舶行业面临的撤销订单和延迟交船的现象普遍。从 2010 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成,2010 年以来我国船舶企业撤销订单的现象大为减少,但交船难的问题愈显突出,截止2010 年底 10 月底实际完仅占应完工船舶的65%。从 2010 年国内船舶企业订单构成分析,成交将趋于活跃,但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近几个月订单大多是能源、原材料企业带有“抄底”性的订单,对市场带动作用十分有限;而主流船东和传统航运公司已为前几年过量订造所拖累,短期内大量订造可能性不大。新船成交量和船价都没有明显的市场内在需求做支撑,同时随着航运市场的持续低迷,撤单、弃船也将有所增多,新造船市场短期内还将持续处于底部。从中长期新船需求来看,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和船舶工业产能过剩将成为制约造船市场复苏的巨大阻力。未来几年新船需求即使会出现回暖,但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20032008 年期间的高峰水平,不景气将会长期持续。为保证新订单的延续性,许多船企采取了低价策略。由于订单需求远低于同期造船完工量,未来较长时间内手持订单量逐渐下降趋势不会改变,许多船厂在2011 年,甚至2010年可能出现船台放空的情况,船厂将面临真正的困难。一旦船位出现放空,船厂就会不择手段抢订单,进一步搅乱市场局势。为争取订单,价格战不可避免,新船价格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线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国内造船企业的竞争激烈程度甚至高过国际市场,船价继续回落仍是总的发展趋势。目前多数骨干造船企业手持订单充足,造船任务基本排至2012 年,部分船厂开始承接2013 年及之后的新船订单。与此同时,大部分中小船厂和新兴船厂仍然是一单难求,企业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船厂成交情况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加剧。2010 年上半年,航运市场剧烈波动,船舶修理市场持续低迷。改装船市场直线下降,主要修船厂仅承接了少量改装船订单,原有的改装船工程也已基本完工。船用配套设备市场竞争越加激烈,低中速柴油机、甲板机械、船用发电机等主要船用设备面临韩国等船用设备厂的低价竞争,有限的国内市场需求大量流失,加强宏观协调迫在眉睫。原材料市场变动我国钢铁行业2009 年中国粗钢产能将达到7 亿吨左右,比 2008 年的 6.6 亿吨再增加0.4亿吨,,2009 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5.678 亿吨,产能超过国内产量1.32 亿吨。按照欧美国家将产能利用率明显低于79 83作为产能过剩的标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愈加突出。钢铁行业内部也存在明显的结构性过剩,主要表现为高端产能过剩,低端产能相对不足。由于一段时期内市场紧俏加之产业政策的鼓励,我国高附加值的钢铁品种如不锈钢、宽厚板、热轧和冷轧薄板等的产能扩张很快。但是进入2009 年以来,板、线材的市场需求明显分化。对建材尤其是螺纹钢和线材产品的需求快速上升,建筑钢材特别是铁路建设所需的钢轨产量已达历史新高,企业已出现超负荷生产现象,而热轧板卷、中板等板材品种市场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状况。(4)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中国造船产业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含胶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这是中国三个大型现代化造船基地。在国家打造三大总装造船基地之一的环渤海基地中,辽宁拥有发展船舶工业良好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工业技术基础。辽宁拥有充分的岸线资源,海岸线长达 2900 多公里,分布着各类船舶工业企业200 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56 家,主要包括大型修造船企业3 家、中小型修造船企业21 家、外资独资造船企业2 家、船舶配套企业 40 余家。而我省钢铁制造业、机械加工业、电子、软件业等都具有参与发展造船产业的能力优势。与此同时,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拥有一大批素质较好的造船技术工人,拥有丰富的发展造船及船舶配套业的人力技术资源。在辽宁渤海地区形成了环渤海区域的大连、葫芦岛、辽河入海口三大造修船基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