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授课教案.pdf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授课教案课题中国饮食原料文化课次5-6 上课地点德润楼 313-315 学时2 专业班级班级人数55 实到人数51 缺勤人员及原因军训带班、合唱训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了解我国食物原料的采集、生长于种植 2、了解我国主食与杂粮原料的演变历史发展情况 3、了解我国蔬菜的种植和外域引进品种1、掌握饮食原料的概念及命名方法 2、掌握我国主食的发展和谷物结构的变化、蔬菜品种的开拓和多种引种方式3、掌握我国食物原料的培植与发展情况通过对中国饮食原料历史演进的叙述和对主食、蔬菜等的介绍,进一步认识到食物原料来之不易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饮食原料的概念及命名方法2、我国主食的发展和谷物结构的变化、蔬菜品种的开拓和多种引种方式教学条件准备教案、案例材料、ppt 教学组织模式班级授课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导入min生活问题导入讲授min中国饮食原料文化一、饮食原料的含义指通过加工可以制作主食、菜肴、面点、小吃等各种食物的可食性原材料。是饮食品加工的物质基础、必须安全、卫生、具有营养价值和良好口感、符合法律法规二、我国饮食原料中主粮与杂粮及蔬菜的历史发展先秦(一)原始社会时期:大约起自 170 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 21 世纪夏王朝的建立有巢氏(最早,旧石器时代)生吞活剥的食祖燧人氏(旧石器时代中期)钻木取火的食祖伏羲氏(新石器早期)开创肉食的食祖神农氏(新石器中期)发掘草蔬的食祖发明耒耜,解决耕地工具,实现了水稻大面积的栽种,从此人们不再靠采集和狩猎为主,开始了农耕和定居生活。神农的治陶,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保存、加热、制作发酵食品提供了可能。讲解提问讨论任务驱动多媒体有了一定的植物食材,有了相应的盛食陶具,于是酿酒、制酱、制醋也就开始了。黄帝兴灶作炊的食祖黄帝时代发明了煮海水为盐商、周时期调味方面,发明了酿造酱油、酒、醋,并能生产出多种调味酱.春秋、战国时期:进入铁器时代出现了酒楼、厨师、酒保,提出了火候和调味(五味-辛、甘、酸、苦、咸)。秦、汉时期:烹饪技艺大交流,植物油被利用、豆制品和蔗糖被发明;腊八粥的出现宋、辽、金、元时期:出现了很多专著和美食家明、清时期:在厨房分工上较细致在原料细加工和保鲜方法上更加精良在烹调技艺上更加讲究色、香、味、形、器.现在加上养和质.满汉全席的出现.在食品卫生、食品保鲜和烹饪专著方面都较以前大有进步.学生训练min针对课堂中相应的问题训练学生的自学导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检查评价min综合课堂提问、讨论等课堂表现进行知识掌握情况及学生表现评价作业 1、什么是饮食原料文化2、列举原产我国蔬菜12 种过关练习题提问课后反思本部分内容中理论性内容较多,学生学习容易疲劳,为有效提高课堂效率采用任务驱动法、讨论、抢答等方式活跃课堂,让学生动起来注:课程授课教案每1 个或 2 个课时填写 1 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