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语文试卷(20211013161332)-.pdf
-
资源ID:76263926
资源大小:35.7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20211013161332)-.pdf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班级学号姓名一、知识积累及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 分)A、纤维 xi n折服 zh?奢侈 sh躁动不安 s o B、迸溅 bang 伶仃 l ng 薄暮 b盘虬卧龙 qiC、怅然 ch ng 踌躇 ch u 晶莹y ng 相濡以沫 rD、无聊li o 朦胧 m?ng 寒颤ch n 一张一翕x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 分)A、稍纵即逝忍俊不禁仙露琼浆凶神恶煞B、枕戈待旦惴惴不安赡前顾后熠熠夺目C、一瘸一拐小心翼翼单枪匹马穿流不息D、恣态万千无足挂齿南辕北辙孔武有力3、“我们大家也都好了”一句中“我们”、“大家”的词性是()(2 分)A、名词、名词B、名词、代词C、代词、代词D、代词、名词4、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2 分)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着篮子,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去。A、挎迈跑B、提迈奔C、提跨走D、挎跨奔5、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2 分)A、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B、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C、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D、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6、“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这是小橘灯 中对小姑娘的外貌描写,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表现小姑娘的可怜,引起读者的同情。B、暗示小姑娘的妈妈生病,她的生活无人过问。C、表现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D、暗示小姑娘饥寒交迫的生活处境,为表现她的懂事、勇敢、乐观作铺垫。7、默写:(6 分)海内存知己,。晴川历历汉阳树,。沉舟侧畔千帆过,。,两朝开济老臣心。无边落木萧萧下,。,西北望,射天狼。8、“取义成仁今日事”一句中“取义成仁”即“”“”。诗句中的意思是(3 分)9、孙权劝学 选自。文中含有成语的句子是“,即更,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 分)10、口技一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3 分)答:11、我校周欣同学将于4 月 18 日去市团委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报告会,请你以学校的名义给他写一份介绍信。(3 分)二、综合阅读(50 分)(一)(16 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A,而是冷冷清清,B,C。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1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3 分)A、B、C、13、与第句内容形成鲜明对比的句子有句,运用对比方法的好处是(4 分)14、第句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是。运用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3 分)15、文中侧面写白求恩的句子是句。(2 分)16、这段文字的论点是()(2 分)A、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B、赞扬并号召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C、赞扬了白求恩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D、批评了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对同志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17、这段文字夹叙夹议,其中的“叙”和记叙文的“叙”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2 分)(二)(10 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不久,布谷鸟也来了。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8、第一段语序混乱,正确的顺序应该是(2 分)19、在第二段文字中的内加上标点。(2 分)20、如果将“燕子翩然归来”中的“翩然”、“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中的“簌簌”删去,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2 分)答:21、如果去掉第二段中括号内的文字,是否影响原意?为什么?(2 分)答:22、节选文字的中心句是(2 分)(三)灯光(10 分)冰心初冬黎明时的灯光,总给人一种温暖,一种慰藉,一种希望。因为从家家窗户射出来的光明,是这片大地上人们醒起的信号,是灿烂阳光的前奏!我的卧室是朝南的。我的床紧靠着北墙,从枕上总能看见前面那一座五层楼的宿舍,黑暗中就像一堵大灰墙似的。近年来睡眠少了,往往在黎明四点钟醒来,这时天空沉黑,万籁无声,而我的心潮却挟着百感,汹涌而来,长夜漫漫,我充分地体会到古人所说的“秋宵不肯明”的无聊滋味。这时对面那座楼上忽然有一扇窗户亮了!这一块长方形的橘红色的灯光告诉我,我不是一个独醒的人!我忽然心里感到说不出的快乐。白天,我在楼下散步的时候,在我们楼前奔走踢球的男孩子,和在我窗外跳橡皮筋的女孩子,他们和我打招呼时,常常往前面一指说:“我们的家就在那座楼上,你看那不是我们的窗户!”从这扇发光的窗户位置上看去,我认识了那是央金家的盥洗室。这个用功的小姑娘,一早就起来读书了。渐渐地一扇又一扇的窗户错错落落地亮起来了。强强、阿不都拉他们也都起来了,他们在一夜充分的休息之后,正在穿衣、漱洗,精神抖擞地准备每人清晨的长跑。这时天空已从深灰色变成了浅灰色,前面的大楼已现出了轮廓,灯光又一盏一盏地放心地灭了。天光中已出现了鱼肚白色,灿烂的朝阳,不久就要照在窗前的书案上了。灯光已经完成了它的“呼日光的先行者”的使命,我也开始了我的宁静愉快的一天。2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 分)答:24、作者为什么说“初冬黎明的灯光,总给人一种温暖,一种慰藉,一种希望”?(2 分)答:25、找出文中的插叙部分,并说明其作用。(2 分)答:26、把“精神抖擞地准备每人清晨的长跑”句中的“抖擞”换成“奕奕”好不好?为什么?(2 分)答:27、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赞颂黎明时的灯光,赞扬(2 分)(四)(14 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甲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乙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丙不足为外人道也。”2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 分)复行数十步渔人甚异之不复出焉初极狭,才通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便要还家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9、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2 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C、不足为外人道也D、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30、根据句意解释句中画线的词语:(2 分)阡陌交通交通: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31、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补出的省略内容,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 分)A、渔人村人你(指渔人)B、村人村人这儿的情况C、村人渔人这儿的情况D、渔人渔人你(指渔人)3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33、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在横线上(2 分)34、“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请简要回答。(2 分)答:三、作文(20 分)35、以“珍爱”为题,写一篇400 以上的记叙文。B A C D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完成作文,可填“生命、生活、时间、友谊”等内容;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叙事清楚、完整,有细节描写;书写工整,标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