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pdf
第 1 课春景教学目标: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2.聆听春到沂河,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春到沂河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课时:三课时第一节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2、表演小鸟小鸟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教学过程:一、聆听致春天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2.视听致春天。(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3.复听致春天。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5.三度(欣赏)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二、表演小鸟小鸟1.生态环保导入。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 6/8拍号)(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3.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a.教师范唱。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用6/8 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 小节)。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 2 小节)。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 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4.学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三、课后小结教学反思第二节教学内容:春雨蒙蒙地下教学重点:表演歌曲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教学过程:一、学习歌曲1 气象知识导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设问:(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2.欣赏歌曲范唱。设问:(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1)前面部分的 8 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2)结尾处的 5 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4.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1)教师范唱曲调。(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 小节曲调(学生用 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4)学生自学第 17 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2)歌词词义讨论。设问: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借 景抒情)(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有情。二、音乐知识:切分音1.正常的强弱节奏: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改写成 节奏,并唱一唱:三、课后小结第三节教学内容:聆听春到沂河教学重点:认识民族乐器柳琴教学难点:描述乐曲所表现的“春到沂河”的意境教学过程:一、聆听音乐1、直接导入。播放乐曲引子部分,学生聆听后想象,说一说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为乐曲命名。2、初听第一部分,熟悉主题音乐。二、认识演奏乐曲柳琴。三、完整聆听乐曲,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沂河的“春”不禁有大自然的流水潺潺和万物生辉的景象,更有着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情。四、学生听后交流和分享。五、拓展与研究。1、设问: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如配乐作画;小品表演;歌曲伴舞,2、研究成果表演。3、教师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六、学口风琴小狐狸七、课后小结第 2 课欢乐的村寨教学目标:1.我国是拥有 56 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打起手鼓唱起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3.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教学内容:1、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打起手鼓唱起歌2、表演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3、编创与活动教学重点:体会祖国的多民族音乐教学难点:切分音型的掌握课时:三课时第一节教学内容:1、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2、表演巴塘连北京教学重点:体会少数民族的音乐气氛教学难点:掌握音乐的强弱韵律,唱好歌曲教学过程:一、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1.猜谜导入:(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谜语:考考你的小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演奏的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2.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设问:(1)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2)“边寨”是什么地方?3.熟悉各主题音调。播放各主题音调(在课前要制作好各主题的音带片段。放某一主题,让学生在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是第几主题,并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课本上右下角的练习。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仔细聆听乐曲,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各主题的序号。教师可从学生的举手示意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听赏水平,及时地加以指导。5.师生讨论。设问: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达各主题的舞蹈场景吗?完成课本右上角的练习。(从引子开始一段一段地议论,可根据课时的安排有的可详,有的可略,边议边再听各段音乐的片段)。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教师巡视,分别作指导(根据教材分析群舞、女群舞、独舞、男青年舞、男女对舞等)。(2)聆听全面,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的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景。7.小结:我国西南边疆的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当首都北京有特大喜讯传入边寨时,他们就用歌舞欢庆喜讯,表达他们的欢乐情景。二、表演巴塘连北京1.地理地貌知识导入:青藏高原海拨几千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每当一地的工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2.范唱:有条件的最好结合影视片。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视听结合,效果更佳。3.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 2/4 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指挥图式划拍,慢速度视唱前6 小节。注意唱好连线(连音线、圆滑线)及乐句的完整性。(3)学生分组视唱后 5 小节,教师巡视,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4)完整地唱好全曲。注意强弱节拍感。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6.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7.表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服饰、哈达等)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演,表达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三、课后小结第二节教学内容:1、聆听打起手鼓唱起歌2、演唱迷人的火塘教学重点:切分节奏的掌握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掌握教学过程:一、聆听打起手鼓唱起歌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浓郁的民族风格。设问:这首歌具有我国那个地区风格?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表现的情景和情感。3、再听歌曲,感受歌曲表现的情景和情感。如果能随音乐哼唱更好。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犹如身临其境,投入地以欢乐的情绪表达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4、简单介绍曲作者施光南。二、学唱迷人的火塘1.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时光。这是侗家的风格。设问:你还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2 欣赏迷人的火塘范唱:先听音带的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有一个初步的感受。3 解决重点:切分节奏(1)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 7、8 小节)板书这两小节,教师分别范唱歌词与曲调。设问:“”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与学过的“”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师生讨论,复习“”节奏。教师归纳并讲授新知识,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它是与“”属特殊的节奏型,也称切分节奏,该音称切分音。“”是“”的缩短,而“”与“”是同一种形式,而“”是“”的变化,所以是同出于“”的切分音的形式。4.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三、课后小结第三节教学内容:1、表演歌曲迷人的火塘2、编创与活动3、听辨训练教学重点:表现歌曲的情绪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一、表演歌曲迷人的火塘1、齐唱歌曲复习旋律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即第 14 小节),并能流畅地唱好。3、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分别巡视指导。4、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教师的指挥下合成,由于是复调声部,如果两个声部对自己的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只要能相互倾听,一般来说是能唱好的。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6、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7、表演歌曲。(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试做伴奏并作出评价。确定合适的打击乐器后为营造歌曲的情景作烘托。(2)作情景表演。按教材图示围成两圈,内圈学生挥动红绸作火塘的火苗,外圈的学生手拉手边唱边转动歌舞。8、小结:欢乐的侗家村寨。二、各族儿童联唱表演实践活动1.在本活动的前一课,教师要求学生回家收集本地区及本民族的歌与舞。收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可以向家长学习,可以向邻居、朋友学习,还可以到图书馆及网上收集,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旨在拓展性学习。2.做组织工作,了解学生中有多少学生已收集到有关的内容及表演形式,这样活动就有的放矢,活而不乱。3.以学生的收集内容为主,把教材中的四首作品穿插在其中,这样风格各异,五彩缤纷,就能形成一个各族儿童联唱表演,以体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是一次艺术实践活动的体验。三、听辨活动1.这两条曲调的音高组合是一样的,仅仅是在奇数小节的强拍节奏不一样,A 是“”,而 B是“”听辨的目的显而易见是要求能分辨这两种节奏型,这是本课切分音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与实践的环节。2.听辨后再跟琴唱一唱,这样不仅是听,通过唱的实践更能体验两种节奏的对比。如果班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好,也可以不必跟琴唱。四、课后小结教学反思第 3 课飞翔的梦教学目标:1、聆听飞越彩虹和飞翔的女武神,能哼唱音乐主题,并用简要的语言描述音乐中的意境与情景。能用动作表现旋律的特点和音乐中的独特效果。2、用欢快、舒展的歌声演唱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和小白船,并能与同伴合作、用唱、走、舞等形式进行表演,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对美好梦想的向往。3、在学唱歌曲中认识和掌握i“反复记号”,能为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划分乐段。4、能按试唱练习的要求唱一唱,并找出带有切分音的旋律。教 学 内 容:1、聆听:飞越彩虹、飞翔的女武神2、演唱:小白船、真善美的小世界3、编创与活动教学重点:通过音乐和歌唱表演让学生展开梦的翅膀教学难点:唱好两首歌曲,用声音表达“飞翔的梦”的主题课时:三课时第一节教学过程:一、聆听飞越彩虹1、从曲名入手,请学生谈谈:你怎么理解“飞越彩虹”这个名字?当你看到这个名字时,你会想到或者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2、简介电影绿野仙踪的故事情节。3、初听歌曲,感受歌曲飞越彩虹的意境。4、跟琴轻声哼唱第一、第二句旋律,边唱边随旋律的高低,用简单的律动动作体验旋律的起伏。5、完整聆听歌曲,引导学生从节奏、旋律上听出歌曲不同的乐句、乐段。6、对照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设问:主人公有什么梦想?你认为她的梦想能实现吗?7、再次聆听歌曲。二、演唱真善美的小世界(一)激情导入、听音乐,大胆想象,认为音乐描写了怎样的形象?2、提问:两首乐曲的情绪是否相同?你喜欢哪一种?(师)同学们,老师也是喜欢欢快活泼的乐曲,因为它能够给我们带来美,我们热爱美、追求美,我们的世界中处处充满了真善美。观看课件真诚的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和谐的美;明媚的自然风光给我们带来大自然的美;勤劳的双手给我们创造了美;和平的友谊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美;团结的友爱给我们带来温馨的美。这就是真善美的小世界,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真善美的小世界(以上激情导入,不仅将学生带入音乐的氛围中,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而且从各个角度初步感知了真善美,为学习歌词、理解歌词奠定的基础。)三、学唱新歌、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思考:欣赏歌曲的同时,想一想歌曲演唱的顺序是怎样的?3、分析结构,讲解反复记号D.C.(让学生观看反复记号D.C.动画的前进方式,明白反复记号 D.C.的用法和作用,为演唱歌曲奠定基础)4、用“”模唱歌曲的旋律,教师与学生同唱的同时,手势提示弱起小节。5、学唱歌词着重解决“我们来唱歌,我们歌唱”这一句。6、检验歌曲的掌握情况,随伴奏带演唱。教师注意听学生是否有唱错的地方,并指出,通过听教师的演唱来改正错误。7、激发情绪完整演唱歌曲。四、小结第二节教学内容:1、表演小白船2、聆听飞翔的女武神教学重点:表演歌曲教学难点:听辨练习教学过程:一、聆听飞翔的女武神1、从“女武神”的传说入手,简单介绍乐曲的背景及作者瓦格纳。2、聆听主题 2,感受“女武神”的英雄气概。3、聆听全曲,感受乐曲中忽上忽下的“飞翔”形象。4、再次聆听全曲,用动作表现所听到的音乐形象和情景。二、演唱小白船1.以天文知识导入。设问:有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2.揭题: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像。3.歌曲范唱。设问:这是几拍子的歌曲?歌曲表达的内容是什么?4.板书节奏谱先徒手操作拍手、拍腿,然后加上打击乐器(其中学生大部分仍是徒手)。5.学唱第一乐段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前 16 小节)。学生分两组,一组三角铁及拍手,另一组串铃及拍腿,为教师范唱伴奏。(2)学生学唱第一乐段曲调,教师用打击乐为学生伴奏。6.学唱第二乐段曲调。(1)教师分别范唱高声部与低声部曲调。(2)高、低声部的学生各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3)高、低声部分别汇报自学成果。(4)请两位高声部的学生与教师重唱(教师唱低声部)。(5)在教师指导下二声部合成(注意二声部的谐和)。可以先练一下平行三度的音阶:(6)配上打击乐伴奏。7.完整地、优美地、流畅地唱好全曲。8.练习吹奏曲调(可以是竖笛,也可以口风琴、口琴。这取决于班级的实际情况)。9.朗诵歌词并讨论歌词的意境,以激发学生的想像。10.学唱歌词。(1)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自己的声部的歌。(第一个声部在练习时,另一声部默唱或轻唱自己的声部与之配合。)(2)二声部合成,并配上打击乐。(3)有感情地富有想像地唱好歌曲。11.演唱小白船:唱唱、奏奏、跳跳,以多种形式表演小白船,尽情地抒发师生的想像。主要让学生参与表演,形式由他们讨论。例如:全体歌唱吹奏与打击乐二重唱与伴舞舞蹈表演唱,三、听辨练习:听辨哪一首曲调带有切分节奏?1.目的是巩固前两课的切分音知识,加强切分节奏的练习。2.教师分别弹奏两条曲调。设问:在这两条曲调中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3.跟琴学唱曲调离琴视唱曲调。四、课后小结教学反思第 4 课:你好!大自然教学目标: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2.田野在召唤与溪边景色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3.同一首铃儿响叮当,由于不同的版本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从不同层面感受少年儿童们在大自然冬季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教学内容:1、聆听:溪边景色、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2、表演:田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 3、编创与活动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铃儿响叮当二声部课时:三课时第一节教学内容:1、表演田野在召唤2、聆听溪边景色教学重点:二声部合唱时的声部间平衡教学难点:弱起位置的附点节奏教学过程:一、演唱田野在召唤1.谈话导入。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意大利的少年们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2.聆听歌曲范唱。设问:(1)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2)歌曲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3.视谱,听教师范唱(奏)曲调(二个声部分别范唱或奏)。(1)前 8 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设问: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包括高、低两个声部的进调。)在高声部哪里是“平行”,哪里是“上行”的走向?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绪?(2)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自学第18 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3)在教师指挥下,前8 小节用二声部合成。(4)后 8 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设问: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节奏上有什么特点?(5)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各自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6)在教师指挥下,后8 小节用二声部合成。注意二声部的和谐。(7)在教师指挥下,完整地唱全曲。注意用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4.学唱歌曲。(1)用 la 来哼唱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音和谐。(2)低声部仍然用 la 来哼唱,高声部朗诵歌词(按节奏进入)。设问:想像一下,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3)二声部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4)有感情地放声歌唱。5.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1)分组讨论研究: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有情趣。(教师不给予范围,但在巡视时,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适时给予提示与指导,如:低声部不用la,用其他虚词;再如配上乐器伴奏(口风琴、竖笛等),及打击乐器伴奏。形式上可以A 段领唱加伴奏唱、B段合唱;朗诵加歌唱;歌唱与伴舞等。(2)分组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3)评价与表扬。6.小结: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您好!大自然。二、聆听溪边景色1.谈话导入:描绘祖国大自然美景的儿童合唱曲精品要数溪边景色这首作品了,歌曲优美抒情,半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2.朗诵歌词,感受这首诗歌描述的美景。(1)课前先准备歌词的板书(或小黑板或幻灯投影片)。(2)课前先请班上朗诵好的学生朗读,熟悉歌词,教师给予指导,要表达出充满对祖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3.初听溪边景色。(1)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师生讨论。4.复听溪边景色,要求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1)设问:歌曲的旋律线有什么特征?它怎样去描绘的?(2)师生讨论,并引导学生看教材线条图形谱。(3)完成教材中的作业:画出 2、3曲调的线条图形谱。5.再次聆听,跟录音轻声唱好歌曲,熟悉歌曲,唤起欣赏者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三、课后小结第二节教学内容:聆听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学重点:聆听歌曲并结合歌曲用其他方式表现自己的情绪教学难点:聆听歌曲并结合歌曲用其他方式表现自己的情绪教学过程:一、聆听铃儿响叮当的变迁1.作品简介:这首童声合唱是经过变奏和发展改编而成的。共有十个段落组成,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尽情欢乐的情景。2.初听铃儿响叮当的变迁。(1)设问:你能听出改编成多少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2)讨论要求:初步感受不可能太仔细,能听到几种就几种,大家集思广益。3.再听合唱曲。要求:这次要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看看谁最快,听到分段请举手并用手指数,表示第几段。4.全班分成二个组(可以是上一内容表演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的两个声部为两个组),甲组为奇数组,乙组为偶数组,分别排练教材中的10 个节奏谱(即甲组排练 1、3、5、7、9 节奏谱,乙组排练2、4、6、8、10 节奏谱)。5.试为歌曲配伴奏(在教师指导下,教师适时提醒各组准备进入,适时指挥一下)。因为是试配,以拍手为宜。6.聆听合唱曲,为歌声配伴奏并即兴舞蹈表演。(1)各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根据规定的节奏谱,为不同的段落配伴奏,以更好表现出不同的风格。(2)愿意即兴舞蹈的学生,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段落,跳与该段落情绪相吻合的舞蹈动作,抒发自己对音乐的体验。7.各组讨论对音乐的体验(甲组主要讨论奇数段落,乙组讨论偶数段落),用丰富的想象编成每一段的不同情节,并推选出五位同学叙述各段的“情节故事”。8.配乐讲故事。把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作为背景音乐(音量少一些,不影响“讲故事”),10 位同学轮流随音乐的发展讲各自的故事,连成一个“连续剧”。9.小结:大自然的冬天真有趣二、学口风琴三、课后小结第 三节教学内容: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2.聆听歌曲范唱。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3.学唱曲调。(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 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 8 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4)学习主歌部分。主歌的开始8 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 小节的低声部。其中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 8 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 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 16 小节。(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二、演唱歌曲。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4、把歌曲的开始8 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 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如: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 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5、完整地演唱歌曲。A 2/4 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 A 2/4 拍(原型歌曲)B2,三、课后小结教学反思第 5 课京韵教学目标:1、能随京剧要学那泰山顶上一轻松模唱,并学做几个京剧的造型动作。2、能听出乐曲京调两个不同情绪的乐段,并能听辨出京调旋律取材于京剧唱腔苏三起解中的片段。3、在演唱歌曲 我是中国人 和京调时,能表现出歌曲的京腔京韵,并背唱歌曲我是中国人。4、乐于运用合作的方式,参与京剧“锣鼓经”的表演活动,并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一段自己喜爱的地方戏曲。教学内容:聆听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京调,演唱我是中国人、京调教学重点:通过本单元的聆听与表演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学难点:体会“京韵”课时:二课时第一节教学内容:1、聆听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2、演唱我是中国人教学重点:了解京剧教学难点:感受京剧的韵味教学过程:一、聆听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1.复听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前奏音乐,请学生说出曲名,并复习唱一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这一句。2、以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的简要回顾,引出现代经济沙家浜的剧情简介。3、聆听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看视频。设问:为什么要学泰山顶上的青松?他有什么好的品质?4、再听,请学生边听边随着快板段“一板一眼”,拍打节拍。5、重点学唱“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这一句。请学生模唱,掌握其韵味,感受和体会革命者的“青松”气质。二、演唱我是中国人(一)情境导入师生问好,以京剧小知识导入(二)寓教于乐1、“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是每个中国公民应有的品格。京歌我是中国人表现了当代中国人自尊、自豪的形象。2.聆听范唱。全体学生跟随着范唱用手指点着“板”。3.分句跟唱。(1)点着“板”跟唱曲调。(2)点着“板”跟唱歌词,注意唱好最后的一个字“人”的拖腔,尽量做到“字正腔圆”。4.跟着范唱,完整地唱好全歌。5.以自豪的情感跟着伴奏带唱好京歌我是中国人。6.分组编排表演唱我是中国人。7.召开戏曲演唱会。三、创造表现1.介绍京剧人物“行当”:生、旦、净、丑及其脸谱(见教材分析后的小知识)。2.准备一部分脸谱的图案供学生自制时作参考。3.学生在课前也可收集一部分京剧的各种行当的脸谱图。4.学生分组自制京剧脸谱。5.展示会。学生各自戴上自制的脸谱在锣鼓(经)点的伴奏下走着步子,在教室内走圆场。6.把课上学会的京剧选段或京歌回家唱给爸爸妈妈或周围邻居听。参与社区的文娱表演活动。四、课后小结第二节教学内容:1、聆听京调2、学唱歌曲京调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唱出歌曲的味道教学过程:一、聆听京调1.从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两首选段中,基本感受了京剧的唱腔,现在请听这段笛子吹出的曲调是什么风格的音乐?2.初听第一主题的笛子主奏曲调与第二主题笛子的曲调。(1)设问:哪一主题的曲调舒展悠长,哪一主题的曲调活泼、紧凑?(2)听辨教师弹奏这两个主题的某一主题,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是第一还是第二主题。(3)哼唱:视谱哼唱这两个主题的曲调。3.欣赏全曲。设问:全曲分为几部分?如果第一主题用A 表示,第二主题用 B表示,那么全曲的结构图式是怎样的?(ABABA)4.复听全曲,完成教材下方的作业。二、演唱京调(一)导入新课1.分辨京剧与歌曲。老师放两段录音,你们听听哪个是京剧?民族管弦乐曲京调。(二)欣赏乐曲1初次聆听乐曲京调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竹笛。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为了进一步深入欣赏京调,让我们一起走进京调、认识京调、了解京调。2.分段复听。(1)聆听京调引子部分,描绘了什么情景?师: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运用了京剧过门的音调,首先渲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2)聆听京调第一部分。这是乐曲的第一个主题,它的板式是西皮原板,也叫“有板有眼”。“板”是强拍,“眼”是弱拍,也就是四二拍。如:我们一起打着拍子把第一部分主题音乐演唱一遍(强拍拍腿,弱拍点手心)。学生视唱第一部分主题旋律。老师和学生一起视唱曲谱,演唱第一主题。女生随音乐模仿旦角动作,男生用手轻轻打拍。(3)聆听京调第二部分。下面我们欣赏第二主题,听一听它和第一主题在节奏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节奏舒展,旋律流畅,情绪变得优美。这段旋律在板式上和第一主题不同,在京剧中叫“有板无眼”,也就是 1/4 拍,没有弱拍。我们一边打拍一边来唱一唱这段旋律(轻轻拍手)。学生演唱第二部分主题旋律。3.认识京调分辨结构。这首乐曲主要是由这两个主题构成的,下面我们完整地欣赏全曲,除了开始的引子和结束时的尾声外,听一听这两个主题是怎样进行的,请拿出图形版,你们可以任意用一个图形表示第一主题,用另一个图形表示第二主题,然后按音乐的顺序排列出来(也可分组讨论)。学生再次欣赏乐曲京调,用图形表示并讨论乐曲的结构。三、模仿表演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第 6 课百花园教学目标:1、能三人一组合作,分别用动作表现花之歌音乐的三个不同的主题。2、能听辨出对花乐曲中表现“对花”的两件乐器音色,感受与体验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景。3、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采花伴奏,能与小组同学一起设计不同的表演形式并交流展示。背唱歌曲采花4、在学唱歌曲编花篮中,感受方言与旋律音调的关系,体会歌曲的地方特色。教学内容:聆听花之歌 对花 演唱采花编花篮课时:二课时第一节教学内容:1、聆听对花2、演唱采花教学过程:一、聆听对花1、点题、释题“对花”,启发学生把“对花”与“对歌”、“对唱”练习起来,了解“对花”这类歌曲的特点。2、聆听乐曲第一部分“对花”,听出乐器音色上的“对花”。(1)第一次聆听,设问:你能听出乐曲中哪两件乐器在“对花“吗?(2)第二次聆听,用动作模拟乐器“对花”。(3)男女生对唱的形式哼唱主题,熟悉主题。(4)播放河北民歌对花的演唱版本3、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不同行情绪的乐段,知道乐曲的结构。4、简单介绍炎黄风情组曲及作者。二、演唱采花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2.教师范唱。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3.听辨曲调范唱。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9.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三、课后小结第二节教学内容:1、聆听花之歌2、表演编花篮教学重点:学唱河南小调编花篮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味道教学过程:一、聆听花之歌1.歌曲因有文字的表述,歌唱以花为主题;器乐曲以花为标题是作者的意图与想像。2.欣赏花之歌。设问:你能闻到花香吗?是什么香味?3.细细品味乐曲的旋律。(1)听着音乐读教材上的谱例。将三个主题先后出现的顺序记录下来。(2)听辨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举卡片示意,并进行分组听辨比赛。(课前准备卡片,卡片的正面画上乐器图,反面写该乐器名称。准备好木管、铜管、弦乐等各种乐器的卡片一套,给一组的学生听辨选择。)(3)分组选择音乐段落,设计舞蹈动作。4.聆听花之歌并翩翩起舞。5.将收集到的以花为题材的资料,在下节课我们开一次班级音乐会。二、表演编花篮1、设问:在座的同学有没有老家是河南籍的?能说一两句河南的地方语言吗?聆听范唱(如教师能用方言范唱效果更好。)2、设问:两段歌词各唱出什么内容?3、(第一段是“编”,第二段是“摘”,)4、.听琴弹奏曲调,找出最有特点的几个音。5、学生划拍自学曲调。注意装饰音、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6、找出曲调中最有特点的小节。涂一涂,唱一唱。7、试唱全曲,教师指导并纠正,注意要唱好风格。8、学生自学唱歌,与周围同学交流。9、自我推荐表演,师生互评。10、小结:百花园真美。回家收集以花为题材的歌曲或乐曲,并进行学唱。三、课后小结教学反思第 7 课爱满人间教学目标:1.在聆听、演唱、创编和表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和表达守望相助和互助互爱的人间大爱。2 能随歌曲爱的奉献模唱,说出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和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3、能听出大爱无疆中的两段旋律的主奏乐器,在哼唱中感悟“大爱无疆”的情感,并说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4、能用优美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爱的人间。5、能用亲切和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地球是个美丽的圆,表达和平的友谊之爱,唱出歌曲情绪上的变化,并能背唱歌曲。教学内容:1、聆听爱的奉献、大爱无疆 2、演唱爱的人间、地球是个美丽的圆教学重点:通过听唱和模唱的方式记忆歌曲。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课时:二课时第一节教学内容:1、演唱地球是个美丽的圆2、聆听大爱无疆教学重点:用亲切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以作品的演唱、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过程:一、演唱地球是个美丽的圆1、直接从歌曲产生的背景入手。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主题。3、在听歌曲,听出相同的乐段和段落4、在教师的琴声伴随下,试唱歌曲前面的八小节旋律。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表达主题二聆听大爱无疆1、情景导入2、了解背景3、聆听乐队演奏的部分,感受乐曲的意境。4、聆听合唱部分,理解歌词表达的主题5、完整地聆听乐曲,精心聆听,听后说出乐曲的表现形式。6、简单介绍大地安魂曲及曲作者。三、课后小结第二节教学内容:1、聆听爱的奉献 2、演唱爱的人间教学重点:通过聆听感受音乐中的友谊教学难点:在歌唱中体会歌曲情绪的变化,唱出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出歌曲温暖。教学过程:一、聆听爱的奉献1、初听歌曲,激起学生演唱的热情。2、再次听歌曲,比较两段不同的情绪。(1)第一次听,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知道歌词表达的主题。(2)第二次听,比较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不同。3、随歌曲模唱,说一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4、采用分句接龙和气场的方式演唱歌曲。二、演唱爱的人间1、视频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图(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