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技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地位和作用38661.ppt
-
资源ID:76335623
资源大小:5.10M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血糖监测技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地位和作用38661.ppt
血糖监测技术在防治(fngzh)糖尿病并发症的地位和作用曹玉芝曹玉芝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第一页,共四十四页。目录(ml)1糖尿病急性(jxng)和慢性并发症3如何正确自我监测血糖如何正确自我监测血糖2良好的血糖监测对防治糖尿病并良好的血糖监测对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至关重要发症至关重要第二页,共四十四页。目录(ml)1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第三页,共四十四页。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持续(chx)升高2002-2022我国成人(chng rn)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1、2022年版中国(zhn u)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N Engl J Med.2022;362(12):1090-1013、Xu Y,et al.JAMA.2022;310:948-959.患病率%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迅猛增长,至2022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共计1.139亿。第四页,共四十四页。我国超过1/4的住院(zh yun)患者患有糖尿病1心内科冠心病患者(hunzh)合并糖尿病者为52.9%2,3高血压患者(hunzh)合并糖尿病者糖尿病者68.7%3神内科脑卒中卒中患者合并糖尿病者为47.1%肾内科慢性肾病CKD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为23.7%,CKD V期患病率高达为65.7%5老年科老年患者糖尿病患病率为53.47%6,7.第五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常与高血压、高血脂及肥胖同时(tngsh)存在我国糖尿病合并MS及其各组分(zfn)患病情况患病率%合并(hbng)高血压合并高TG血症合并低HDL-C血症合并中心性肥胖伴发MS注:MS:代谢综合征;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马娜敏,等.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2;35:56-59.随机抽样已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3050例,其中男性1615例,女性1435例,平均年龄为635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6.8年,调查糖尿病合并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情况。第六页,共四十四页。高血糖与其(yq)合并症共同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1、HIPPOKRATIA.2022;15:1-11.2、Ji L,et al.Am J Med.2022;126:925.e11-22.CVD风险6倍与只患T2DM者相比,T2DM合并高血压及血脂异常者的心血管疾病(jbng)(CVD)风险明显增加 2多种心血管危险(wixin)因素相互作用 1第七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6(7):447-498高血糖第八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dixi)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dixi)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6(7):447-498第九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分类(fn li)及临床表现分类轻度:仅有酮症而无酸中毒(糖尿病酮症)中度:除酮症外,还有轻至中度酸中毒(DKA)重度:酸中毒伴意识障碍(DKA昏迷);或虽无意识障碍,但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 mmol/L主要症状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症状加重;体重下降;视力模糊;呼吸深大,伴有烂苹果味;腹痛、恶心、呕吐;小腿肌肉痉挛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6(7):447-498第十页,共四十四页。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6(7):447-498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以严重高血糖而无明显酮症酸中毒、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脱水和意识(y sh)障碍为特征第十一页,共四十四页。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的临床表现严重严重(ynzhng)失水病症体征失水病症体征神经系统神经系统(shnjngxtng)病症体征病症体征临床表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6(7):447-498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乳酸(r sun)性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主要(zhyo)是体内无氧酵解的糖代谢产物乳酸大量堆积,导致高乳酸血症,进一步出现血pH 降低,即为乳酸性酸中毒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6(7):447-498第十三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乳酸(r sun)性酸中毒临床表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6(7):447-498疲乏(pf)无力厌食恶心或呕吐呼吸深大嗜睡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第十四页,共四十四页。低血糖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6(7):447-498低血糖: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血糖过低现象;低血糖可导致不适(bsh)甚至生命危险,也是血糖达标的主要障碍,应该引起特别注意第十五页,共四十四页。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6(7):447-498发抖发抖(fdu)乏力乏力(f l)嗜嗜睡睡 冷汗冷汗 心慌心慌 视物不清视物不清 四肢无力四肢无力饥饿饥饿 情绪不稳情绪不稳第十六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慢性(mn xng)并发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6(7):447-498糖尿病足糖尿病足下肢血管下肢血管病变病变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病变第十七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脑血管病 王丽霞.基层(jcng)医学论坛.2022;15(23):773-777.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主要(zhyo)由于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引起脑血管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是糖尿病主要(zhyo)的死亡原因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心血管病沈犁.中华现代护理(hl)杂志.2022;14(15):1733-1736.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心血管病是糖尿病患者在高糖状态下,动脉内皮细胞的蛋白通过非酶糖化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糖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发生(fshng)一系列病理改变,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和血栓形成第十九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肾病(shn bn)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6(7):447-498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导致(dozh)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 排泄率轻度增加,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第二十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ngbin)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6(7):447-49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高度特异性的微血管并发症,在20-74岁成人新发失明病例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wnlun),其他相关危险因素还包括妊娠和糖尿病肾病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6(7):447-498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以后者为常见。其发生风险与糖尿病的病程(bngchng)、血糖控制不佳等相关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足范丽凤,等.中华护理(hl)杂志.2005;40(7):493-497糖尿病足部病变糖尿病足部病变(bngbin)是最令是最令糖尿病患者痛苦的常见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痛苦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之一,也是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的根本病理变化是原因。糖尿病足的根本病理变化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使足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障碍,合并周围血管病变,部感觉障碍,合并周围血管病变,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在此根底上,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在此根底上,足部外伤合并感染导致溃疡、坏疽、足部外伤合并感染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甚至截肢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下肢血管(xugun)病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6(7):447-498下肢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主要是指下肢动脉病变,虽然不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但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而且发病年龄更早、病情(bngqng)更严重、病变更广泛、预后更差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下肢(xizh)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刘建琴.中华护理(hl)杂志.2006;41(11):1054-1056.溃疡(kuyng)和坏疽皮肤色泽及温度的改变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缺乏糖尿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四页。目录(ml)2良好的血糖监测对防治糖尿病并良好的血糖监测对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至关重要发症至关重要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四页。血糖监测(jin c)是血糖管理的关键高血糖低血糖血糖(xutng)监测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四页。27为什么必须进行血糖(xutng)监测?血糖监测血糖监测(SMBG)可以帮患者远离危害:可以帮患者远离危害:实时了解血糖水平,及时发现高血糖与低血糖实时了解血糖水平,及时发现高血糖与低血糖指导饮食、运动及优化药物指导饮食、运动及优化药物(yow)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帮助血糖达标,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开展帮助血糖达标,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开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研究说明:坚持自我血糖监测(jin c)的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均现显著的降低1 研究表明:坚持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均现显著的降低1 SMBG,自我血糖监测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四页。血糖血糖(xutng)(xutng)(xutng)(xutng)监测的意的意义发现无病症低血糖有利于判断并掌握病情控制程度,并据此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病情获得最正确控制是提高治疗的平安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措施是评价饮食调控、运动治疗、药物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能及时预防、发现、治疗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格(yng)的血糖监测和控制有利于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风险1,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四页。糖尿病患者(hunzh)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高第三十页,共四十四页。高血糖是以下高血糖是以下(yxi)情况的危险因素情况的危险因素病危患者死亡率病危患者死亡率心梗并发症心梗并发症中风并发症中风并发症 手术并发症手术并发症终末期肾病终末期肾病血糖水平血糖水平(shupng)与住院终点事件密切相与住院终点事件密切相关关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四页。随着血糖的升高心脑血管疾病随着血糖的升高心脑血管疾病(jbng)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发生风险显著增加01234正常血糖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冠心病 2-3 倍 脑梗死 2-3 倍 周围血管疾病 3-5 倍 空腹血糖增高,空腹血糖增高,糖耐量降低糖耐量降低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70%70%死于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四页。血糖监测(jin c)明显改善患者预后1、侯云英,等.中华(Zhnghu)护理杂志.2022;49:261-264.2、Zhang Y,et al.Plos One.2022;7:e42551.血糖(xutng)监测明显降低HbA1c*1*HbA1c每下降1%意味着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分别下降25%和11%,患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病变风险下降29%2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四页。国、内外指南推荐住院(zh yun)患者进行血糖监测l对于绝大局部正常进食的住院患者,餐前和睡前需要(xyo)血糖监测1l对于静脉输注葡萄糖的患者,应每隔30分钟-2小时进行一次血糖监测11、AACE/ADA Consensus Statement.ENDOCRINE PRACTICE.2022;15(4):1-16.2、Umpierrez GE,et al.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22;97:16-38.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Zhnghu)糖尿病杂志.2022;3:13-21.l床旁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是住院患者首选血糖管理方案2l无糖尿病病史但入院血糖7.8mmol/L的患者要行床旁血糖定点监测POC24-48小时,假设血糖始终高于7.8mmol/L 应持续POC检测并治疗干预2l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局部。自我血糖监测是最根本的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手段。3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四页。目录(ml)3如何正确自我监测血糖如何正确自我监测血糖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四页。哪些哪些(nxi)人人需要监测血糖?需要监测血糖?国际和国内的糖尿病相关指南均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尤其(yuq)是注射胰岛素和妊娠糖尿病者更应该加强血糖监测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四页。常用监测指标(zhbio)有哪些?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22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fngzh)指南(科普版),第44页.治疗(zhlio)初每3个月检测1次治疗达达标后可每3-6月检查一次在家:自我血糖监测(SMBG)医院随诊:空腹/餐后/随机血糖有一定局限性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意义不大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四页。哪些时段需要(xyo)自我监测血糖?l餐前血糖l餐后血糖l睡前血糖l夜间血糖l运动运动(yndng)前后前后l其他特殊情况其他特殊情况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22版中国(zhn u)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44页.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四页。何时(h sh)测餐前/餐后血糖?餐前血糖:血糖水平很高有低血糖风险的老年人需测三餐前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达标(d bio),应关注餐后2小时血糖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22版中国(zhn u)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44页.注意测餐前/餐后血糖噢!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四页。何时(h sh)测睡前/夜间血糖?睡前血糖:注射胰岛素患者,特别(tbi)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者夜间血糖:了解有无夜间低血糖,尤其是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患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22版中国(zhn u)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44页.3.811.6第四十页,共四十四页。哪些(nxi)情况下还需增加监测?平时出现(chxin)低血糖病症或疑心低血糖时剧烈运动前后其他情况:尝试新的饮食或不能规律进餐时突然的情绪冲动患其他急性疾病时,如感染、酮症、腹泻等漏服药物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22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fngzh)指南(科普版),第44页.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22年版).中华糖尿病,2022 Feb;3(1):13-21.第四十一页,共四十四页。如何对并发症进行(jnxng)监测?视网膜病变(bngbin):无病变:每年一次;有病变:随诊糖尿病肾病(shn bn):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尿蛋白及肌酐去除率等糖尿病足:观察皮肤状况,预防及控制感染,10g尼龙丝检查等脑堵塞和脑出血:监测血压、血脂、控制体重、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监测血压、血脂、心电图、超声心动、冠脉造影等大血管及末梢神经病变(麻木、神经痛):四肢血管超声、音叉震动觉、神经电生理检查等第四十二页,共四十四页。一定要做好自我监测(jin c)如有不适立即就医!第四十三页,共四十四页。内容(nirng)总结血糖监测技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地位和作用。血糖监测技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地位和作用。我国超过1/4的住院患者患有糖尿病1。慢性肾病CKD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为23.7%,CKD V期患病率高达(o d)为65.7%5。轻度:仅有酮症而无酸中毒(糖尿病酮症)。帮助血糖达标,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开展。坚持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均现显著的降低1。医院随诊:空腹/餐后/随机血糖第四十四页,共四十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