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生物学奥赛普通生物学课件之十.ppt

    • 资源ID:76427791       资源大小:201.51K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物学奥赛普通生物学课件之十.ppt

    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第第 九九 章章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影响内稳态的因素影响内稳态的因素 外界条件变化:外界条件变化:气温、湿度等;生物体自身状态变化:生物体自身状态变化:运动、摄食等;反馈反馈(前述)系统工作效果 信息 系统 指导系统工作 指导:指导:抑制 负反馈;负反馈;加强 正反馈正反馈 内稳态的实现内稳态的实现 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体液的水盐平衡、体温的调节等)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一、体液调节一、体液调节 排泄和水盐平衡;排泄和水盐平衡;二、体温调节二、体温调节一、体液调节一、体液调节 排泄和水盐平衡排泄和水盐平衡 (一)体液;(一)体液;(二)排泄;(二)排泄;(三)水盐平衡;(三)水盐平衡;(四)排泄和水盐平衡器官(四)排泄和水盐平衡器官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一)体液(一)体液 细胞生活在液态环境中细胞生活在液态环境中(前述)低等动物:水环境;低等动物:水环境;高等动物:体液;高等动物:体液;体液:体液:细胞外液 血液、淋巴、组织液等;内环境:内环境:主要指体液;内环境的特性内环境的特性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体液成分似海水;淡水、陆生生物:淡水、陆生生物:与海水很不相同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内环境多样性的形成内环境多样性的形成 进化 生物多样性 适应多样性的生活环境 体液特性多样性;体液调节主要机制体液调节主要机制 排泄:排泄:排出代谢废物;水盐平衡水盐平衡 调节水量;保持体液盐分浓度稳定;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二)排泄(二)排泄 动、植物在利用含氮物质上的动、植物在利用含氮物质上的区别区别 植物植物 能利用无机氮;可反复利用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含氮基团;不存在排泄含氮废物的过程;无排泄系统;(接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动物动物 不能利用无机氮;不能重复利用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含氮基团 无氨基酸库,不能储存蛋白质、AAs;多余蛋白质、多余蛋白质、AAs 糖原、脂肪(储存储存)NH3、尿素、尿酸等 排泄 有排泄系统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排泄的作用:排泄的作用:排出代谢废物;保持体液稳定;具排泄功能的器官具排泄功能的器官 排泄系统;皮肤 汗腺;肝脏 胆汁(胆固醇、胆色素);肠道 Ca2+、Fe2+(粪便);血液的运输作用血液的运输作用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排泄的物质排泄的物质 多余的水;多余的盐分;蛋白质代谢废物 含氮废物 氨、尿素、尿酸、肌酐等含氮废物的排泄含氮废物的排泄 1.转氨与脱氨;转氨与脱氨;2.氨的排除氨的排除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1.转氨与脱氨转氨与脱氨 转氨转氨 P20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定义:定义:氨基酸的-NH2转移到一种酮酸上 天冬氨酸+-酮戊二酸酮戊二酸 草酰乙酸+谷氨酸谷氨酸 结果:结果:都产生谷氨酸谷氨酸 脱氨脱氨(氧化脱氨)P20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谷氨酸谷氨酸+H2O -酮戊二酸+NH3 谷氨酸脱氢酶(NAD+)结果:产生游离的结果:产生游离的NH3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2.氨的排除氨的排除 NH3的特点的特点 剧毒 必须排除;分子小 易溶于水、易透过细胞膜;排除方法:排除方法:与生活方式有关 (1)水生动物的排泄;水生动物的排泄;(2)陆生动物的排泄陆生动物的排泄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1)水生动物的排泄水生动物的排泄 排泄物:排泄物:主要形式 NH3;缺点:缺点:消耗大量的水;排泄方式排泄方式 直接排泄直接排泄 小型动物 NH3 体表 外界水环境;稀释后排泄稀释后排泄 NH3 稀释 减弱毒性 排泄系统 体外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2)陆生动物排泄陆生动物排泄 排泄排泄物:物:主要为尿素、尿酸;优点:耗水少优点:耗水少 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 陆地生活面临“节水”问题 A.尿素的排泄;尿素的排泄;B.尿酸的排泄;尿酸的排泄;C.几点启示;几点启示;D.其它形式的含氮废物其它形式的含氮废物(不讲)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A.尿素的排泄尿素的排泄 P202 分子式分子式 形成:形成:NH3 氧化 尿素 P202 方程式 2NH3+CO2 CO(NH2)2+H2O;优点:毒性较小优点:毒性较小 可长时留存;可积累、浓缩(节水);缺点:缺点:仍耗水、耗水、仍有毒性;毒性;两栖类两栖类 蝌蚪 似鱼 NH3为主、尿素次之;成体 尿素为主;胎生陆生动物胎生陆生动物:哺乳类(人)尿素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B.尿酸的排泄尿酸的排泄 优点 P202 分子式分子式 无毒性;无毒性;结晶结晶 不溶于水不溶于水 节水;不影响体液平衡(内稳态);适应性:适应性:软体、节肢、爬行、鸟类等 干旱地区;鸟、爬行类等卵生陆生动物 卵壳 胚胎的代谢废物无法通过 储存;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C.几点启示几点启示 趋同进化、平行进化趋同进化、平行进化 排泄物为尿酸 两大支陆生动物 软体、节肢等 无脊椎动物;爬行、鸟类 脊椎动物;亲缘关系 很远;生理特征 趋同进化趋同进化(平行进化)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排泄物方式的例外排泄物方式的例外 部分水生动物:水生动物:以尿酸尿酸(不是NH3)为主 浅滨螺、锥实螺、扁卷螺等;说明:说明:水生 陆生的过渡类型;过渡类型;部分陆生动物:陆生动物:以NH3and/or尿素为主 鼠妇 NH3 为主;蚯蚓 NH3、为主;说明:说明:尚未进化到真正适应陆地上生活 只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体现进化、亲缘关系体现进化、亲缘关系 两栖类两栖类(成体 尿素尿素)古爬行类古爬行类 较近代的古爬行类古爬行类 现代爬行类现代爬行类 (尿素)(尿素)(尿酸)(尿酸)(尿酸)(尿酸)哺乳类哺乳类 鸟类鸟类 起源于较近代的古爬行类古爬行类 (尿素)(尿素)(尿酸)(尿酸)(恐龙)(恐龙)起源于更古老、更接近两栖类的古爬行类古爬行类 高等动物是否各方面都比低等动物先进?高等动物是否各方面都比低等动物先进?鸟类在哪些方面比哺乳类先进?鸟类在哪些方面比哺乳类先进?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D.多种其它形式的含氮废物多种其它形式的含氮废物(自学)鸟嘌呤(蜘蛛);三甲基胺(多种鱼类)等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三)水盐平衡(三)水盐平衡 三大类动物水盐平衡方式不同 1.海洋动物的水盐平衡海洋动物的水盐平衡(自学);2.淡水动物的水盐平衡淡水动物的水盐平衡(自学);3.陆生动物的水盐平衡陆生动物的水盐平衡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3.陆生动物的水盐平衡陆生动物的水盐平衡 面临的问题面临的问题 缺水、失水;解决办法解决办法 饮水、节水(保水)(1)未完全适应陆生的种类;未完全适应陆生的种类;(2)完全适应陆生的种类完全适应陆生的种类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1)未完全适应陆生的种类未完全适应陆生的种类 蚯蚓、蛙 未能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 皮肤呼吸皮肤呼吸 皮肤裸露 失水;解决办法 潮湿环境;排泄物形式排泄物形式(NH3、尿素)耗水 蚯蚓 NH3、尿素;蛙 尿素为主 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2)完全适应陆生的种类完全适应陆生的种类 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适应方式适应方式 饮水、保水(节水)饮水;饮水;体表:无呼吸功能体表:无呼吸功能 干燥、干燥、覆盖物;几丁质外骨骼、鳞、羽、毛;除汗腺外不再失水;不再失水;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深藏体内(气管、书肺、肺);排泄器官:排泄器官:回收水能力强(尿浓)(接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排泄物:排泄物:尿酸(昆虫、爬行类、鸟类);尿素(哺乳类)(浓度高);利用代谢水利用代谢水 多种昆虫:干燥环境、干燥食物、不饮水;袋鼠 干燥炎热环境、几乎不饮水;粪便干燥粪便干燥 直肠回收水分能力很强;不出汗:不出汗:袋鼠,强烈日照 汗液作用 排泄、调节体温;汗液成分 水、NaCl、乳酸、尿素等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四)排泄和水盐平衡器官(四)排泄和水盐平衡器官 1.伸缩泡伸缩泡(自学);2.原肾管原肾管(自学);3.后肾管后肾管(自学);4.触角腺触角腺(自学);5.马氏管马氏管(自学);6.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6.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 泄殖腔泄殖腔 两栖、爬行、鸟类 P209 图图 9-7A 直肠末端膨大;输尿管、输精(卵)管、直肠通入;泄殖腔孔;功能:回收水分能力很强 粪便干;(特别是干旱地区的爬行、鸟类)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肾脏:特点肾脏:特点 高度集中高度集中的器官 不再形成分支深入器官组织间;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参与排泄物的运输运输 废物 血液 肾 体外;浓缩、加工浓缩、加工 尿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人的排泄系统人的排泄系统 P209 图图 9-7B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1)肾脏的构造;肾脏的构造;(2)尿的形成;尿的形成;(3)排尿(自学为主);排尿(自学为主);(4)糖尿病(自学为主);糖尿病(自学为主);(5)人工肾(自学为主)人工肾(自学为主)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1)肾脏的构造肾脏的构造 位置;形状;构造 P210 (纵切)图图 9-8 皮质、髓质、肾盂皮质、髓质、肾盂 A.肾脏生理特点;肾脏生理特点;B.肾单位;肾单位;C.肾脏皮质和髓质的形成肾脏皮质和髓质的形成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A.肾脏生理特点肾脏生理特点 过滤作用强过滤作用强 血流量血流量大(1.2 L/min);血流速度血流速度缓慢;血压高血压高B.肾单位肾单位 P210 图图 9-9 100万个/肾;结构、功能单位 成尿的结构基础;肾单位: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体: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C.肾脏皮质和髓质的形成肾脏皮质和髓质的形成 形成:形成:肾单位(特别是肾小管)各部分规律排列;皮质部:皮质部: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近曲小管;远曲小管 髓质部:髓质部:髓袢的大部分;集合管的大部分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2)尿的形成尿的形成 A.肾小球滤出液肾小球滤出液(原尿)的形成;的形成;B.终尿的形成终尿的形成(原尿的加工)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浓缩作用浓缩作用 A.肾小球肾小球滤出液滤出液(原尿)的形成的形成 肾小球滤过作用;肾小囊;滤液(原尿)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P211 图图 9-10A 滤过作用滤过作用 滤液的形成滤液的形成 血液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肾小囊腔(滤液)肾小管;滤过作用特点滤过作用特点 实验:实验:滤液形成与血压正相关;滤液形成与耗氧量无关;说明:说明:渗透作用 物理过程;被动运输 不耗能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肾小囊(壁)肾小囊(壁)P211 图图 9-10B 足细胞:足细胞:单层、扁平、伪足样突起;铺在肾小球微血管壁上;间隙可容血浆透过 滤液(滤液(原尿原尿)不是尿 量大:量大:180(150-200)L/天 排尿量(成人:1.5-2 L/天);成分:成分:与尿不同;与血液相似、与组织液相当 无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少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B.终尿终尿(尿)的形成:的形成:滤夜(原尿)的加工 终尿终尿(尿):无蛋白质分子;异常(肾炎):尿中含蛋白质大分子 原因:肾小球壁:挡不住蛋白质大分子;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丧失;终尿的形成终尿的形成 肾小管、集合管的加工作用 a.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作用(肾小管近曲小管);b.分泌和排泄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肾小管远曲小管);c.浓缩作用浓缩作用(集合管)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a.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作用 重吸收重吸收(回收)作用作用 滤液中物质 血液;部位部位 近曲小管;特点特点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耗能:耗能:ATP(管壁细胞 大量线粒体)耗氧耗氧 心 (接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选择性选择性 回收能力因物质种类而异 全部回收:全部回收:有用物质 (葡萄糖、AAs、蛋白质、维生素等);大部回收:大部回收:有用物质(NaCl、K+等);部分回收部分回收:调解渗透压 (尿素、尿酸、H2PO4-、HPO42-);完全不吸收:完全不吸收:有害物质(NH3、肌酐等);有限度:有限度:高血糖 160mg/100 ml血液 不能全部重吸收 糖尿b.分泌和排泄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 部位部位 远曲小管;功能功能 3个 调节血液酸碱度酸碱度 血液中H+(或HCO3-)滤液;调节血液离子平衡离子平衡 血液中NH4+、K+、H+滤液 帮助Na+的重吸收;排泄:排泄:代谢废物和产物、药物、毒物、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c.浓缩作用浓缩作用 主要在集合管 P212 图图 9-11 髓袢的生理特点、作用髓袢的生理特点、作用 为集合小管集合小管营造 高效逆流交换高效逆流交换环境 升支升支 对水的通透性很低 管内水量保持不变;大量泵出滤液中的Na+结果:管内滤液中Na+浓度逐渐;管外组织液中Na+浓度;降支:降支:管外组织液浓度始终 管内滤液 结果:Na+渗入管内 管内Na+浓度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Na+环流环流的形成的形成 降支:降支:Na+渗入 Na+浓度 U形转弯处Na+浓度最高 升支:升支:Na+泵出 Na+浓度 末端浓度最低 管外组织液;两个两个Na+浓度浓度(渗透压)梯度梯度的形成的形成 髓袢内滤液渗透压:髓袢末端最低;髓袢外(即集合管外)组织液渗透压 髓袢末端亦最低 利于集合管发挥浓缩作用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集合管的浓缩作用集合管的浓缩作用 管内滤液浓度:低、浓度梯度;管外组织液浓度:高、浓度梯度 管内滤液渗透压始终低于管外组织液;结果结果 管内水分大量渗出 滤液浓缩 终尿;滤液:终尿=180:1.52(L/天);浓缩100倍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髓袢起何作用?什么是肾门脉系统?什么是肾门脉系统?其结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其结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两个毛细血管网、不同的作用两个毛细血管网、不同的作用 第一个毛细血管网的作用 形成肾小球 滤过作用 滤出液(原尿);第二个毛细血管网的作用 包围肾小管 参与重吸收、分泌与排泄作用 髓袢起何作用?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3)排尿排尿 尿的成分尿的成分(自学为主)水:水:96%;含含N废物:废物:2.5%,尿素、尿素、少量尿酸、肌酐酸等;盐类:盐类:1.5%,NaCl;少量K+、NH3、PO43-、SO42-等 肾结石:尿酸肾结石:尿酸小结晶 随尿排出;大结晶 肾、膀胱结石 (阻塞、摩擦、疼痛、炎症)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尿量的调节:尿量的调节:水分对尿量的调节;水分对尿量的调节;盐分对尿量的调节盐分对尿量的调节 水分对尿量的调节水分对尿量的调节 血液水分(刺激)下丘脑 2个作用:下丘脑分泌的 抗利尿激素 集合管通透性 重吸收水能力 尿量;下丘脑 口渴感 饮水;饮水过多 血液水分(刺激)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尿量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盐分对尿量的调节盐分对尿量的调节 与水分调节密切相关(自学)食入盐分过多盐分过多 下丘脑下丘脑 2个作用:抗利尿激素 尿量 体液渗透压;口渴感 饮水 体液渗透压 饮水过多:饮水过多:盐分浓度 下丘脑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尿量 同时排出过多盐分 体液渗透压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4)糖尿病糖尿病(自学为主)正常情况正常情况 原尿中葡萄糖 近曲小管 全部全部重吸收重吸收 血液;糖尿病:糖尿病:重吸收能力有限度 血糖 阈限(1.5 g/L)糖尿;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5)人工肾人工肾(自学)透析器透析器 动脉血 透析器 静脉血;半透膜半透膜(主要装置)尿素等废物析出;缺点缺点 仪器复杂、电子监控,但时刻不能离人;治标不治本;次数越来越频繁;价格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总结总结 体液体液 与细胞内液等渗;内环境:细胞、外环境“缓冲地带”;内稳态 保护细胞;内环境内环境(体液)平衡机制平衡机制 排泄;水盐平衡;体温调节等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二、体温调节二、体温调节 (一)体温与代谢的关系;(一)体温与代谢的关系;(二)变温动物与恒温动物;(二)变温动物与恒温动物;(三)形态结构和生理适应;(三)形态结构和生理适应;(四)体温的行为调节;(四)体温的行为调节;(五)恒温动物体温的反馈机制;(五)恒温动物体温的反馈机制;(六)蛰伏;(六)蛰伏;(七)迁徙(七)迁徙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一)体温与代谢的关系(一)体温与代谢的关系 1.体温稳定的重要性;体温稳定的重要性;2.代谢率与温度的关系代谢率与温度的关系1.体温稳定的重要性体温稳定的重要性(自学、见前述)过低过低 代谢减慢、停止;过高过高 代谢减慢、停止;蛋白质变性;酶活性丧失;生命停止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2代谢率与温度的关系代谢率与温度的关系(自学)在生命活动范围内 温度每上升10 代谢率增加2-3倍 代谢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P215 图 9-12 特点(自学):温度越高,曲线越陡 说明(自学):代谢率增大越快;结论:温度对动物的代谢影响极大 问题:动物是如何适应温度变化的?问题:动物是如何适应温度变化的?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二)变温动物与恒温动物(二)变温动物与恒温动物 1.变温动物;变温动物;2.恒温动物;恒温动物;3.恒温的代价;恒温的代价;4.恒温的意义;恒温的意义;5.变温的相对性;变温的相对性;6.恒温的相对性恒温的相对性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1.变温动物变温动物 外热动物、冷血动物外热动物、冷血动物 特点特点 对外界温度依赖性很强 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 变温动物;体温稍低于外界温度 冷血动物;冬眠 原因原因 代谢率低;一般不能利用代谢热来维持体温;皮肤无保温覆盖物(毛、羽);无汗腺等调节体温能力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2.恒温动物恒温动物 内热动物、热血动物 特点:特点:与变温动物相反(自学)原因:原因:与变温动物相反(自学)3.恒温的代价恒温的代价 耗费大量能量 实验实验(自学)同一地区:蝾螈(变温动物);鸟类、小型哺乳类(恒温动物)增长相同生物量时 变温动物耗能仅为恒温动物的20%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4.恒温的意义恒温的意义(见前述)(自学);5.变温的相对性变温的相对性 变温动物改变活动量、栖息地等 一定程度上保持体温;(见后述)6.恒温的相对性恒温的相对性 恒温动物体温的波动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三)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三)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对调节体温的适应对调节体温的适应 1.隔离和缓冲;隔离和缓冲;2.逆流交换;逆流交换;3.体积大小的调节作用体积大小的调节作用1.隔离和缓冲隔离和缓冲 隔离:隔离:将刺激阻挡于体外;缓冲:缓冲:将刺激的效应 耐受范围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1)甲虫甲虫 生活于日照强烈的荒地、沙漠时生活于日照强烈的荒地、沙漠时 体色 淡 吸收的日光 隔离;翅下空气 隔热层 隔离;生理最适温度高(49)缓冲;生活于高山、雪地时生活于高山、雪地时 体色 深黑 吸收的热量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2)骆驼骆驼“沙漠之舟”两大问题 降温、节水降温、节水 矛盾;矛盾;不能靠出汗来降温A.降温降温 减少热量的吸收减少热量的吸收(形态结构上的隔离)个体大:相对表面积(吸热面积)小;体背面光照最强:皮下脂肪厚(驼峰);分散热量分散热量(形态结构上的缓冲)个体大 体温升幅小 (接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散热作用散热作用(形态结构上的缓冲)体腹面下方 气温低;体腹面皮下脂肪很薄 利于散热;夜间体温下降夜间体温下降(生理上的缓冲)略低于正常体温(预留量)为第二天接受日晒作好了准备;耐受幅度大耐受幅度大(生理上的缓冲)暴晒 体温 6 耐受限度以内B.节水节水(缓冲)极耐旱 炎热夏季一周不饮水 储水储水(形态结构缓冲)P216 图图9-13(B)瘤胃周围20-30个小储水囊(特化的瓣胃);节水节水(生理缓冲)不出汗(5L/天);尿极浓;耐受力强耐受力强(生理)失水 25%;(人失水10%昏迷、耳聋、痛觉丧失)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2.体表热量损失的控制体表热量损失的控制(自学为主)恒温动物:体温 环境 体表热量损失体表热量损失 体表热量损失:体表温度低(人:32);附肢(足、鳍、尾)热量损失:附肢温度 躯干部温度;逆流交换血管网:逆流交换血管网:水鸟、海兽等(自学)足、鳍、尾基部大片小血管网 动脉血(温度高)/静脉血(温度低);两者互相平行 交换热量;动脉血温 附肢(减少热量损失);静脉血温 躯干部(回收热量)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3.体积大小与体温的调节(略讲)体积大小与体温的调节(略讲)体小:相对表面积大 散热快;通过代谢率来调节 体小:代谢率高 产热多 弥补损失;代谢率:与体积大小成反比 一种小型啮齿类:饥饿几小时 死亡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四)体温的行为调节(四)体温的行为调节 1.爬行动物;爬行动物;2.松鼠;松鼠;3.昆虫昆虫1.爬行动物爬行动物 活动温度范围小:活动温度范围小:蜥蜴 4;其他爬行类 10;体温调节:体温调节:行为调节;行为调节;生理调节生理调节 (接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加拉帕戈斯海鬣鳞蜥加拉帕戈斯海鬣鳞蜥(自学)P217,图图 9-14 行为调节行为调节 改变栖息地、活动时间 早晨、冷天:避风处、晒太阳;中午:荫凉、通风处 改变身体姿势、方向(雄性 领土)早晨、冷天:身体与日光垂直;中午:身体与日光平行;抬起身体让冷风吹过体腹面 生理调节:生理调节:血管舒张、收缩 早晨:体背面皮肤血管舒张;中午:体腹面皮肤血管舒张 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2.松鼠:行为调节松鼠:行为调节(自学)作息时间 适应温度变化 早晨:晒太阳、觅食 中午:入穴 下午:荫凉处避暑、后觅食 夜间:入穴过夜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3.昆虫:行为调节昆虫:行为调节 调节身体姿态、方向调节身体姿态、方向 早晨:翅张开正对阳光;中午:翅合拢、调整方向;某种程度上利用代谢热利用代谢热 调节体温 起飞前扇翅扇翅 加温飞行肌(蝶、蛾、蜂等);(接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蜂巢内温度的调节蜂巢内温度的调节 夏季:夏季:蜂巢入口处扇翅 通风 降温;冬季:冬季:奔跑、拥挤 发热 升温 外界-4时:1小时内上升10;蜂巢外围:2-3;中央:14-30;交换位置:中央、外围的工蜂(五)恒温动物体温的反馈机制(五)恒温动物体温的反馈机制 1.环境温度感受器环境温度感受器 皮肤;皮肤;2.体内温度感受器体内温度感受器 下丘脑下丘脑 1.环境温度感受器环境温度感受器 皮肤皮肤 冷(热)刺激 皮肤 下丘脑 血管收缩(舒张)保温(散热)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2.体内温度感受器体内温度感受器 下丘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刺激)下丘脑 交感神经系统 出汗、喘息、肌肉松弛、立毛肌松弛、外周血管舒张等 体温;体温(刺激)下丘脑 肌肉紧张颤抖、立毛肌收缩、外周血管收缩等 体温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六)蛰伏(六)蛰伏 1.原因原因 体温调节能力有限 个体小 散热快、缓冲余地小 对高、低温耐受性小;2.性质性质 进化的产物 先天性(遗传性、本能)行为;生物钟控制;3.夏眠、冬眠夏眠、冬眠(自学);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七)迁徙(七)迁徙 1.性质性质 进化进化产物;先天性先天性(遗传性、本能)行为;生物钟生物钟控制 2.候鸟:候鸟:南方 越冬;北方 繁殖;3.鱼类回游:鱼类回游:越冬、觅食、生殖回游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END 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九章 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注意事项

    本文(生物学奥赛普通生物学课件之十.ppt)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