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贝的故事)教案表格版.docx
-
资源ID:76443067
资源大小:24.4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贝的故事)教案表格版.docx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3、“贝”的故事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1.能够认读“甲骨文”“饰品”的词语,会写珍贵钱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3.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语言运用: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归纳一批学习过的形声字来学习本课。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主动积极地思考出方法,大胆说出来并尝试。思政元素遇到问题要主动积极地思考出方法,大胆说出来并尝试。2.学习重点难点: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掌握贝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中书写不同的特点。有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3.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有关故事。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和与课文有关的插图,查找关于的资料。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新课导入,板书课题1.谈话导入2.知识链接 3.板书课题:贝的故事4.齐读两遍教师活动: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贝壳吗?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课件出示贝壳图片:不同种类的贝壳。 (1)欣赏各种贝壳,感受贝壳的漂亮,令人喜爱。 (2)说说自己喜欢那种贝壳,为什么。 导语:贝壳不光外表漂亮,能做饰品,还有更大的用处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好好学习一下关于“贝”的故事。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汇报。说一说自己了解的贝壳是什么样子的?(举手发言)举手说说了解有关贝壳的的哪些故事或者信息? 4.全班齐读课题。预设:读出喜爱的语气。活动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体会古时人们充满智慧的特点。让学生思考在没有如今的科技技术条件下该如何去完成一些对我们来说比较困难的事,让学生对对贝壳有初步的认识,又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为单元口语交际目标打下基础。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出示生字:(课件出示)y cái qián ji bèi ké huài bì un 与 财 钱 甲 骨 贝 壳 坏 币 关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教师随机纠正读音:“钱、关”前鼻音,“财”是平舌音,“甲、坏”是三拼音节。教师活动: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第一行生字 (课件出示)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课件出示生字组词。(2)开展读字游戏。 (3)出示认读生字组词。(课件出示)3.引导学生重点认读:多音字“重、杆、称”。学生活动:1. 学生自读课文。通过看拼音、请教同学和老师,去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2. 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小组内讨论,以小组形式交流汇报。1. 开展读字游戏。2. 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3.分别用不同的读音给多音字组词。活动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生字,鼓利用多种方法记住生字。环节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教师活动:1.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你们掌握的可真不错,那同学们齐声朗读我们的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写了几个 自然段,标出这些自然段。学生活动:1.将生字送回课文中,大声地自由地朗读。2.分自然段,学生读。3.开火车读。不会的生字反复认读。4.拿出铅笔标自然段。活动意图: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落实识字掌握情况。 环节四:理清层次,分段说一说课文每部分写了什么?教师活动:1.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写了什么。说一说课文每部分写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2.引导学生将这个精彩的部分齐读一遍。学生活动:1. 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写了什么。2. 小组汇报。预设答案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贝字的的由来。 预设答案2: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贝字用在哪些地方?活动意图:本环节重在引导如何读懂课文,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并将内容以小组汇报形式呈现。培养学生通过概括主要内容理解课文。自读课文是在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自己找答案,这不但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而且能使学生智力互补,实现共同提高。5.作业设计:基础: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巩固: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生字卡片。提升:找一找还有哪些与贝字?6.板书设计: “贝”的故事贝壳珍贵、漂亮随身携带、不易损坏作偏旁与钱财有关课时教学设计课题3、“贝”的故事 课型:新授课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1.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2.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语言运用: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归纳一批学习过的形声字来学习本课。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审美创造: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文字美及语文学习的乐趣。2.学习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2.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3.教学准备: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些与贝字。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和与课文有关的插图,查找关于曹冲的资料。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2)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自由朗读课文两遍。教师活动:1. 1.复习本课生字词。 2. (1)出示本课词语自由读一读。 3. 甲骨文 贝类 珍贵 漂亮 饰品 钱币 购买 4. 偏旁 钱财 携带 货物。 5. (2)指名读词语师生纠正读错的字音。 6.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活动:7. 同桌之间互相朗读。8. 开火车读。活动意图:通过复习,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对学生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一个整体了解,在本节课精读课文授课前及时进行调整。环节二:讲授新课1.学习第一段。2.学习第二段教师活动: 学习第一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贝壳是什么?出示贝壳图片。(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学习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是贝壳在古代的作用作为饰品。 (1)除了珍贵、漂亮,贝壳还有什么特点?(2)它在古代有什么用途?(3)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 (4)除了书上列举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她贝字旁的字吗?学生活动:1.(贝壳是保护动物身体的铠甲。)2.(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壳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3.(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4. (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5. (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6.(引导学生查字典)活动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习中逐步培养运用“图文结合”法、“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词语、理解文意的习惯。从朗读、感受到想象、表达,激活思维,使“输入”和“输出”衔接起来,把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各个环节中。环节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师活动:总结:本课主通过讲述“贝”的故事,我们知道了作为形声字,它的形旁表示这个汉字的意义。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就可以凭借形声字的形旁,来猜这个汉字表示的意思。学生活动:1.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安排学生上台展示,注意语言简洁简练。预设答案: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认识生字并读懂其每个字背后的含义。活动意图: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再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小组代表发言,这不但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而且能使学生学会合作,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者、服务者和促进者的作用。5.作业设计 :基础:通过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巩固:熟读课文,会认的字多读几遍。提升:课文中找出两个不认识的字利用自己现有的工具查找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6.板书设计: 贝的故事 讲述“贝”的故事7.教学反思与改进不足之处:成功之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