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百家争鸣》教学设计2.docx
-
资源ID:76445375
资源大小:13.4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百家争鸣》教学设计2.docx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泸州市梓植路学校陈燕一、教学目标1 .知道老子和孔子及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2 .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总结归纳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各派学 说的观点,能够学为所用。3 .学习孔了和诸了百家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变革实践的勇气和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 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难点:各学派的政治主张三、教学策略本课采用四步教学法:教材自读、合作析疑、提升解惑、拓展运用。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学生积极主动 地投入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读教材去感知教材,落实基础知识;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去深化教材, 分析解决问题;运用整体认知的方法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理解知识;运用拓展思维,达到借古鉴今、学 史明智的目标。四、教学准备教师:通过网络和书籍查找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诸子百家的资料、观看相关的百家讲坛视频。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著名学者易中天对我国占代几位思想家有过这样的评价:在孔子那里读到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这些思想家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学术思想异常活跃,诸子百家思想学说千姿纷呈,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板书)设计意图:深情朗读名人经典的文字,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自然切入。【讲授新课】一、初识篇一一诸子百家教师:何为“诸子”? “百家”?子是对有修养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战国出现众多杰出的思想家,如孟子、 荀子、墨子等,历史上称为诸子.战国学派众多,夸张的说则为“百家”。当时重要的学派有儒家、墨家、道家 和法家。此外,还有纵横家、阴阳家、农家和兵家等。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教材40页知识拓展“兵家”。(过渡):本课我们要学习三个内容: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同学们说一说,本课我们要了解 哪些思想家?学生: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设计意图:理解百家争鸣的概念,理清本课学习内容,整体感知教材,先让学生热热身,调整为积极投入学 习的状态。教师:同学们结合大屏幕的提示,阅读教材,落实基础知识。学生:根据提示梳理出的知识线索,自读教材,找出答案。教师:学生看书时,教师进行巡视、指点、答疑;然后多媒体展示答案,学生对照,进一步标注教材。设计意图: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整合教材,提出问题,明确知识点,学生自学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 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体现自主学习的新课改理念。学生活动之我说历史:你对哪一学派的观点最感兴趣?你在当时会投入谁的门下?二、感知篇智慧纷呈教师过渡:通过阅读教材,我们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我们还会存在许多疑问,下 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讨下列问题,大屏幕出示:1 .思考一:依据教材和历史课本剧孔子讲学说说你对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的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 为什么不能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2 .思考二: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3 .思考三:根据教材和数字视频概括百家争鸣的影响?教师:依次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1 .出示材料: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仁”是人们要互相敬爱、谦让、 和谐相处。“礼”是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接着出示图片展示现实生活中体现孔子“仁”的思想事例。 孔子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战乱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不能实现,但是对于今天我们的国家是有借鉴意义的。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同时这一时期战争不断,引发社会变革。 到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 鸣的局面。3.百家争鸣的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培养了识读历史图片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能力以及协作精神,同时有助广 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内容。三、领悟篇一一传承经典1 .展示论语经典,让学生感悟传承智慧。2 .占为今用:今天,党和国家大力提倡传承传统文化,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有哪些枳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 收和利用呢?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儒家的仁政一以德治国,公平公正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全民 教育,因材施教等;法家的法治思想一以法治国,服务人民墨家的兼爱非攻一博爱平等,反对战争;道家 的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设计意图:借古鉴今,学以致用,达到学习历史的目的,情感升华,达到教育的目的。【课堂小结】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导致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引发学术思想领 域异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产生了一批学者,如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他们各陈其说,展开辩论,形成 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课堂小结】各抒己见:在当今,如果你是班长,你会运用哪个学派的什么思想来管理班级?(课间短剧一)孔子讲学学生甲饰孔子 众学生饰弟子(孔子出场,稳重大方,边捋胡子乂众弟子安静)众弟子:孔先生早!孔子:(摇头,叹气)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好天下,我认为只有两个字一一“仁”和“礼,(一弟子站起,拱手问道)弟子:请问孔子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孔子:(点头,微笑)这个问题提得好。“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礼”就是 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要求。另一弟子:弟子不明白。怎么样才能做到“仁”?孔子:仁者爱人,发自内心地爱自己的亲人和天下所有的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摇手)千万不可强加于 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乃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