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一组-闫山观潮教案.docx
-
资源ID:76452315
资源大小:13.9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一组-闫山观潮教案.docx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 .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想想自己读课文时,头脑中 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的展开交流。4 .阅读教材习题中的刘禹锡浪淘沙(其七)一诗,读懂诗意并从课文中找出与诗句内容相 关的句子。过程与方法1 .安排学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大意。2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视频呈现钱塘江大潮,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这一自然景观;结 合教材“资料袋”的相关知识讲解,明白钱塘潮大潮形成的原因。3 .指导学生按照“潮来前一潮来时一潮头过后”的时间顺序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以“天下 奇观”为出发点,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伟、壮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体会作者对这一自然奇观的由衷赞美之 情。教学重点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2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是以“天下奇观”为出发点,按照“潮来前一潮来时一潮头过后” 的时间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画面,从中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伟、壮观和作者的赞 美之情。2 .读懂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理解诗意,并从课文中找出与诗句内容相关的句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听写词语:潮水根据堤岸宽阔 盼望滚动顿时逐渐一堵墙犹豫天崩地裂地震霎时剩余2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钱 塘江大潮有怎样的特征?(指名让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 .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本段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明确:本段只有一句话,而这句话却是全文的中心句。“自古以来”说明“天下奇观”这一称 号由来已久,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和“奇”。2 .阅读第2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句中“横卧” 一词有何表达效果?明确:“横卧” 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的宽阔及潮来前江面平静的特点。(2)怎样理解“江面很平静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这句话?明确:“江面很平静”反衬出下文“潮来时”的猛烈、壮观。“越往东越宽”简略地介绍了钱塘 江口的地形特征,说明这特殊的地形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3) “江潮还没有来等着,盼着”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两句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人山人海”说明观潮人数众多,“大家昂首东望,等 着,盼着”说明观潮人热情高涨。从侧面烘托了钱塘江大潮之奇。3 .阅读第3、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第3自然段描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写大潮从远处奔来时的声响、形态及观潮人的兴奋之情。(2)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闷雷滚动”形容大潮从远处而来时的声音,暗示钱塘江大 潮的气势宏大无比。(3)怎样理解第3自然段中“顿时人声鼎沸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两句?明确:“人声鼎沸”“踮着脚” “往东望去”等词语写出了观潮人心情的迫切及迎接大潮时的兴 奋之举,从而衬托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及其巨大的吸引力。(4)第4自然段第一句中的“横贯” 一词有何特点?与前文哪个词形成了对照?明确:“横贯” 一词写出了潮来时的动态变化,与第2自然段中的“横卧”形成动与静的对照, 表现出钱塘江大潮的气势。(5)说说第4自然段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并简析其表达效果。明确:“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水浪比作“水墙”,从视觉上形象地表现出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 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浪潮向前涌动比作“千 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说明后浪推前浪,水势很猛,速度极快,从视觉的角度突出其势不可当 之感。“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山 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极言钱塘江大潮的声音震耳欲聋,从听觉的角度凸显其气势非 凡。(6)说说在这两段中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观潮过程的。明确: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方位顺序来描写观潮过程的。声音由远而近:隆隆的响声,好 像闷雷滚动一一响声越来越大一一如同山崩地裂;大潮的形态变化:一条白线一一逐渐拉长,变 粗一一两丈多高的水墙一一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其他表示方位的词语:远处一一东边 水天相接的地方一一再近些一一越来越近。4 .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本段第一句描写表现了什么?明确:潮头过后,余波还能“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作者通过描写潮头 过后余波汹涌的景象,再次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气势宏大。(2) “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表现了什么?明确:写出江潮的水量之大,其作用仍旧在于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5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江潮的变化,说说钱塘江大潮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大潮的声音“奇":从''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颤抖”“风号浪吼” 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江潮的声威。大潮的形态变化“奇”:通过“宽阔”“横卧”“横贯江面”“白 浪翻滚”“浩浩荡荡”“奔腾西去”“漫天卷地”等词语可以体会到江潮的形态和气势。6 .读课后刘禹锡浪淘沙(其七)一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句内容相关的句子。明确:“八月涛声吼地来” 一一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 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头高数丈触山 回,一一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须臾却入海门去”一一霎时,潮 头奔腾西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一一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地飞奔而来。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由衷地赞美了钱塘 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生动优美的语言,极具画面感,也极富感染力。作者把钱塘江大潮描 绘得有声有色,气势非凡,使我们眼前仿佛也浮现出大潮奔涌的景象。赞叹、陶醉之余,我们也不 禁为祖国拥有如此壮美的自然景观而感到自豪。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本钱课对应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