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教案).docx
-
资源ID:76452569
资源大小:48.9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教案).docx
口语交际:保护眼睛,保护视力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用眼方法。2 .引导学生纠正错误的读写姿势。3 .在口语交际中,注意说话的音量,不能打搅到别人,不要重复别人说过的话。重点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用眼方法。2 .引导学生纠正错误的读写姿势。难点在口语交际中,注意说话的音量,不能打搅到别人,不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教学锭31 .创设口语交际情景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看书、看电视的姿势,引导学生进入 该“交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这样学生很自然就展示了自己的口语能力,学到的交际知 识和方法也能很好地迁移运用。2 .表达双向互动的原那么本节课强调信息的互动往来,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文明交际。如引导学生注意说话的音量, 不要打搅到其他人;不要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如果观点相近,可以先表示认同,再继续补充等。1 .预习提纲(1)回忆自己或同学平时看书、看电视的姿势,并记录下来。(2)保护眼睛、保护视力的方法,并制成小册子。2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在看书、看电视、看手机的时候,是怎样的姿势? 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师进行引导,指出哪些姿势是错误的,哪些姿势是正确的,点明错误的姿势对眼睛有伤害。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眼睛,保护我们的视力。设计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引入保护眼睛、保护视力的话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交流探讨1 .请看看我们身边有没有戴眼镜的同学,问问他们,如果摘下眼镜,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的。让戴眼镜的同学向其他同学讲述摘下眼镜后的感受。(模糊、感觉不舒服)2 .请这些同学说一说自己平时怎样看书、看电视、写字的。戴眼镜的同学发言。(看书、看电视离得太近,喜欢躺着看书等)师:这些戴眼镜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看书、看电视的姿势不正确,从而造成 了近视。3 .我们来看看这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想一想,他们的姿势会对眼睛造成什么 影响?课件出示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眼睛疲劳、眼睛干涩)4 .除了姿势不正确,还有哪些行为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呢?会造成怎样的伤害?学生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课件出示对眼睛有伤害的行为) 课件出示:1 .在太阳底下看书。2 .长时间玩手机。3 .看书、写字的时间太长。4 .一边走路,一边看书。5 .趴在桌子上看书,躺在床上、沙发上看书。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这些做法对眼睛的伤害。(造成视力模糊、眼睛疼、流 泪,久而久之会导致近视)师总结:不正确的读写姿势对眼睛伤害很大。如果视力不好,看不清远处物体,就会影响学 习,影响生活,不利于我们以后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我们从小就要保护自己的眼睛。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到不正确用眼的危害性,让学生从思想上对保护眼暗重视起 来。三、解决问题1 .保护视力的做法。课件出示:我们怎样才能保护眼睛,保护视力呢?(1)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师提示:小组讨论时,注意说话的音量,防止干扰其他小组。(2)学生出示自己整理的有关保护视力的小册子,并在全班交流。预设:读写姿势要端正,眼睛离书的距离不要太近,看书的时间不要太长等。师总结:要保护眼睛,保护视力,就必须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做到“三注意” “两不 看”。三注意:看书写字眼睛与书本距离30厘米左右;看书一小时,要休息几分钟;字要 写大些,要清楚整齐。两不看:光线太暗不看书;躺卧不看书。2 .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组讨论,如何做到用眼卫生?怎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并结合在预习中到的材料,提出保护视力的建议,生动、 易懂,也能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