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不断回落 精准控能成效显著(2021年度).docx
统计资料2022年1月26日昆山市统计局能源消费不断回落 精准控能成效显著2021年昆山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情况分析2021年,全市经济稳健运行,工业生产稳定向好,能源消费 同步增长。在新开展格局下,全市紧紧围绕能耗双控目标任务, 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全面发力,能源消费得到有效控制,能源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节能降耗取得新成 效。一、能源消费情况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64.92万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1.9%,低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2.8%) 10.9个百分点。 单位产值能耗0.0355吨标煤/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7%,规上 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3%,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从四区五 镇来看,昆山高新区、张浦镇和陆家镇三个区镇的综合能耗实现 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0.3%、0.3%和3.5%,合计拉动规上工业 能耗下降0.2%。四区五镇的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均实现下降,其 中7个板块的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在两位数以上。表1:全市分区镇用能情况1.能源消费增速持续回落区镇综合能耗(万吨标煤)能耗同比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 能耗变动()全市364.921.9-9.3昆山开发区187.042.5-6.7昆山高新区41.22-0.3-11.1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5.278.4-26.6旅游度假区16.1510.5-1.9张浦镇48.76-0.3-15.6周市镇16.791.9-13.8陆家镇10.76-3.5-17.9巳城镇17.433.4-18.1千灯镇21.510.2-17.12021年,受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稳岗促产”政策等多种因素影 响,昆山规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高位开局,随后持续下降,呈“前 高后低,逐月回落”态势。从当月能耗同比变动情况来看,从8 月份开始,在能耗“双控”政策的推动下,当月综合能耗连续5 个月同比下降,其中,9月当月降幅最为明显,达15.1%。(%)L2月L3月13月L5月1-6月1月J-S月1-9月L10月月1-12月一 累计同比馆速当月同比增速图1:规上工业能耗同比增速情况2.高耗能行业降耗明显全市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8个行业综合能耗实现同比下降, 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占据4席。在“能耗双控”和“智改数转”的有 力助推下,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消费量94.87万吨标煤,减 量12.47万吨标煤,同比降幅达11.6%o其中,黑色金属、有色 金属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能耗同比下降明显,降幅分别为 14.8%、17.5%和 22.1%。表2:局耗能行业用能情况综合能耗(万 吨标煤)增减(土万吨标煤)同比增速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0.040.0289.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2.410.14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9.01-0.86-2.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0.84-0.15-14.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6.69-1.42-17.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35.88-10.20-22.1合计94.87-12.47-11.63.企业节能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积极运用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等措施,引导重点耗能企 业不断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2021年55家年综合 能耗万吨以上企业累计能源消费量226.0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 0.9%,占全市规上工业能耗的61.9%,拉动规上工业能耗下降0.6 个百分点。其中,12家年综合能耗5万吨以上企业累计能源消费 量142.0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8%。这55家重点耗能企业单 位产值能耗同比下降7.8%,其中,近七成企业实现单位产值能耗 下降。4.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通过严控煤炭消费总量,推广使用清洁低碳能源,全市煤炭 消费持续下降,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高。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能 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106.47万吨,比去年减少7.92万吨,下降6.9%,占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16.3%,占比为近十年来最低。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带动用电需求较快增长,全年规上工业用电量 161.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清洁能源(天然气、电力、热 力)消费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全年三大清洁能源合计消费量占规 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79.2%,占比拟去年提升1.1个百分点。二、需要关注的问题.电力消费高速增长从供电数据看,2021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280.03亿千瓦时, 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3%,增速列苏州全市第三。其中,工 业和第三产业用电量分别为203.64亿千瓦时和43.7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0%和25.1%,高于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增速8.1 个百分点和23.2个百分点。尤其是三产电力消费占15.6%,对全 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28.0%,三产用电全年保持高速增长, 给全市节能降耗带来巨大压力。1 .重点企业能效水平低2021年,全市年综合能耗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有55家, 较去年增加2家,企业数仅占规上工业的2.3%,但其总能耗为 226.01万吨标准煤,占规上工业能耗的比重达61.9%,产值占比 仅为26.7%;年综合能耗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为 0.0824吨标准煤/万元,高出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3倍。2 .节能技改空间趋窄节能技术改造是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 着全市节能工作的持续推进,企业节能意识逐步增强,通过采用 新设备和智能化改造,节能水平大幅提升。大局部企业已通过陆 续的节能技改实现生产技术的改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未来 节能空间趋窄,节能技改的边际效应将面临瓶颈,影响企业进一 步投资意愿。三、对策建议1 .加强源头管控,切实控制增量强化节能评估审查管控,严把“两高”工程准入关口,控制重 点高能耗产业的规模和能源利用效率,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 等领域能耗低、产值高的工程,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从源头上 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同时,根据能耗“双控”目标,编制 能源消耗预算管理方案,科学合理安排重点用能单位和新增用能 大户的耗能指标。2,做好过程监测,防范异常变量加强对重点耗能行业和高耗能企业的监管,做好预测预警,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防止用能反弹式增长。通过完善节能监 察执法和节能诊断服务“双轮驱动”的工业节能管理机制,激发 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推进全市重点用能企业耗能在线监 测系统建设,确保及时掌握主要能源品种的数据,为节能挖潜、 降本增效提供支撑服务。3.落实终端治理,调整优化存量压实企业节能主体责任,持续推进节能技改工程,以技术创 新驱开工业绿色开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向大规模、集成化、 深层次创新转变,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发节能环保集成 技术,提供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李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