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爬山虎的脚》教案.docx
-
资源ID:76454120
资源大小:12.3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爬山虎的脚》教案.docx
10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会认“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生字, 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1 .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2 .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3 .学写观察记录。教学重难点.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1 .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引出课题L同学们见过爬山虎吗?谁来描述一下爬山虎的样子?爬山虎,是一种攀缘植物, 那它是怎么往高处爬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一一爬山虎的 脚。(板书课题,对课题质疑).简介爬山虎。爬山虎,一种攀缘在墙壁上的供人观赏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锦、 常春藤。卷须前端有吸盘,夏季开花,花很小,黄绿色。我国各地都有分布,爬山 虎的茎和根可以入药。2 .走进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 童话作品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开展史上具有重 要的意义。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会认字、多音字、会写字、理解词语.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这篇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 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三、学习自然段。1 .朗读自然段。2 .我会悟。(1)悟文本生1:从第1自然段中,我知道了爬山虎喜欢在墙上生长。生2:从“那些叶子绿 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 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中,我明白了 “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和顺序。这两 句话概括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绿、整齐。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的变化:刚开始是嫩红的,后来变成嫩绿的。生4:我知道“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 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是静态描写;“一阵风拂过, 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是动态描写。(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作者的观察很细致,所以才能看见“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 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四、细读课文,聚焦“观察”(一)学习第3自然段.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师: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在句子旁边做简单批注。(2)生自读思考、批注。(3)交流汇报: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形状像什么?1 .图文结合,加深理解。边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尝试画出它的脚。2 .转换角色,内化理解。先想一想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再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有条理 地介绍爬山虎的脚。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要从“位置、形状、颜色”等几个方面介 绍。3 .再读课文,想象自己就是爬山虎的脚,感受叶圣陶先生对“自己”的观察多么细 致。(二)学习第4自然段L自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第4自然段介绍了什么?简单交流,不作出评价。2 .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说说哪些词语引起了自己的注意,在书上标出这些词语。 (触变巴拉贴)说说为什么这些词语会引起自己的注意。3 .边读边模仿一下这些动作,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4 .根据这段描写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注意用 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5 .合作朗读,再次感受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样子。教师引读:爬山虎刚 长出嫩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6 .共同小结,体会作者怎么把“怎么爬”介绍具体的。(三)学习第5自然段.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爬山虎顺利地爬上墙了,那课文的第5自然段作者又 想让我们了解到关于爬山虎的什么信息呢?1 .学生自读思考,然后交流,教师小结。五、课文小结,回归整体,讨论交流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作者为什么要先写叶子?六、“回味”观察,拓展观察1议一议,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写得那么准确生动?2.作者的观察给自己哪些启示?(细致地连续观察;抓住事物特点观察;注意事物 的细微变化。)3、课后作业:选一种植物,观察一段时间,记录它的变化,并写下来。教学板书10爬山虎的脚“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脚的特点 < 样子:像像(细丝),观察仔细,颜色:嫩红一嫩绿一灰色-Z爬的过程:巴、弯曲、拉、紧贴、爬(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