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第2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docx
-
资源ID:76456038
资源大小:13.8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第2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docx
第2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黎万敏通安片区中心小学课时目标:1 .认识“亦、宜” 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会写“饮、初” 2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出示导语并配西湖的图片: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宋代诗人苏轼就在 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一一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出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 水调歌头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谈话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古诗,从而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古诗学习中去。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1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学习。(1)读:先自由读一读古诗,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读一读。(2)解:结合书中注释,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3)想:说一说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悟: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2 .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检查学生读诗情况。(2)出示划分的节奏提示,指名读、学生齐读。课件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激漉/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 .指导生字的读音。(1) “亦”和“宜”发音相似,让学生反复朗读,比拟,区分声调。(2)多音字“抹”,通过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在词语中分辨其读音。4 .易错字指导。“初”左边是“义”,不是“本”。学生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5 .精读诗歌,学生汇报,教师点拨。(1)课件出示第一、二句:水光激花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理解“激解”“空蒙”。“激解”写出了晴天西湖波光闪动的特点;“空蒙”写出了雨天西湖云雾迷茫缥缈的特点。指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象的画面。(课件出示:雨中西湖图片)生: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假设有假设无。此时的青 山犹如仙境。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和赞美之情。(2)课件出示第三、四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理解“西子”。(即西施)这两句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西湖是景,西子是人,一个景,一个人,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拟呢?“西湖”和“西子”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西”字;“西湖”景美,“西子”人美,二者都有天 然美的资质,所以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这是多么奇妙的比喻啊!“淡妆浓抹”指什么?(联系实际理解:老师平时化淡妆的样子和同学们上台表演化浓妆的样 子。)课件出示图片:西施淡妆浓抹比照图,思考:西施到底是淡妆好还是浓抹好?生:都好。因为西施本来就很美,所以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板书:总相宜)师小结: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 收。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一生齐读第三、四句。正因为这个美妙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 “西子湖”这个人景合一的美称。(3)有感情地朗读。(4)背诵古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方法尝试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用现代文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理解 古诗。让学生利用多种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入情入境地诵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对 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另夕卜,比喻是诗词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有助于塑造形神俱似的艺术形象。 修辞手法是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类似点”进行突破,带着学生体 悟诗词中的比喻之妙。三、课外延伸。并阅读描写西湖美景的诗词,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望湖楼醉书。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阅读量的支撑。以课本为载体的阅读量毕竟 是有限的,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课外阅读的支持。此环节推荐相关的拓展阅读内容,意在使课内外 阅读有机结合,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