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七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docx
-
资源ID:76458046
资源大小:12.2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七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docx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运用结合注释、借助经验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3、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原因。4、渗透多角度评价一个人物的思想,培养思辨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结合注释、借助经验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难点: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原因。三、教学过程:(一)朗读体味,夯筑语感。1、出示课题,根据意思读好题目。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一起读!题目有七个字,读的时候不是混在一块 儿读,应该先读哪两个字?再读一一最后读一一师:为什么这么读?王戎是一个人的名字,“不取”就是不摘,“道旁李”就是路边 的李子,连起来说就是王戎不去摘路边的李子。师:题目就把人物、地点、事件都交代清楚了,再读题目。2、练读课文,读出节奏感。师: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师:谁来读一读,孩子们仔细听他有没有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强调:折的读音)师:我们一起来看本课最长的一个句子,怎么停顿呢,根据停顿符号试着练一 练,全班读。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二)理解内容,习得学法。1、师:课文我们能读通顺了,但要读懂这篇文章,我们还得走进字里行间。请 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话说了什么。同桌可以商量商量。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尝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师:真能干!他不仅知道“尝”是曾经的意思,还知道了阅读文言文的时候, 如果有注释,那我们就要一一(板书:借助注释)什么是“诸小儿”? “诸”让你想到了哪个词?诸应该是许多的意思。课文 中还有一个和“诸小儿”意思一模一样的词,叫什么?意思都是指一一众多小 朋友。比方我就可以称在座的各位叫一一 “诸位”;也可以叫课文中的一一诸儿;还 可以叫课文中的一一诸小儿。师:阅读文言文,除了借助注释之外,有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生活经验来理解(板 书:借助经验)这句话最后一个字“游”可以解释成什么?三年级时我们学过司马光,第 一句是一一群儿戏于庭。这一句中的哪个字和“游”字意思一样?我们发现,“戏” 也好,“游”也罢,解释时,可以简单地给这个字组个词。(板书:组词)谁能连起来把第一句的意思说一说。3、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这种景象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成语来形容?果实累累。 这就是“多子折枝”,“子”就是果实的意思。(2)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的 意思是什么? “竞走”的意思是争先恐后地跑过去,“唯”就是?给“唯”组个词?谁来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4、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谁来说一说这句话讲的是什么?哪个词语表示“确实如此”的意思、?小结:我们今天不仅读懂了意思,而且还知道了阅读文言文可以用这些方法,比方 说一一借助注释、借助经验、组词等。5、请结合刚才这些方法,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请男孩子讲给女孩子听。抽生讲,评价:他把故事讲清楚了。师:你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把故事讲得生动一些呢?比方孩子们都争先 恐后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他们会有什么反响,他们会怎么问王戎呢?大 家摘下李子一尝,果然如此。他们又会怎么来称赞王戎呢?等等等等,请女孩子 讲给男孩子听。抽生讲,评价:他不仅把故事讲清楚了,而且还讲得很生动。(三)梳理故事,深刻意会1、通过我们共同努力,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读了故事,你有什么疑问吗?王戎凭什么判断李子是苦的呢?仔细观察“树在道边而多子”观察之后他开始思考,他想什么?真好!课文说“树在道边而多子”,在中国古代,“道”不是一般的路,猜猜 是什么样的“路”? “道”是大路,是可以跑马的。这样的大道可以用什么词语 来形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这样人来人来的大道上,却没有一个人一一王戎会那么怎么想?王戎遇事是先仔细观察,再深入思考,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读了这个故事,你 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四)基于故事,想象补充。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一代一代往下传,流传了很久,有的人把它写 成了诗,有的人把它变成了歌,有的人把它画成了画。如果按照课文的顺序,这四 幅画应该怎样排序?如果每一幅画,都要你用课文中的句子来配上文字,请问第一幅画应该配什么文字? 你观察的不错,但是思考得还不够。图画其实并不是完全按照课文句子顺序来的。 现在老师把这些图配上课文,就变成了一幅连环画。快速读一读。速度加快一倍,开始!再快一点,开始!现在用正常的速度,字字清晰,句句响亮,一起来!(隐去文字,学生集体看图背诵) (五)适度拓展,丰富认知。小时候那么聪明的王戎,长大之后也一定了不得吧。请看王戎的资料。王戎,魏晋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以远见卓识闻名于世。他闻名于世,是因为他怎么样?这可不是偶然的来得,是因为他从小就养成了习 惯,遇事一一先观察、后思考、再下结论。不过,这样厉害的王戎也有着不同的一面,用上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快速读 读关于王戎的这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在说什么?王戎有很甜很好的李子,他拿出去卖,怕别人得到李子的种子,所以就把李子里 面的核儿取出来卖。现在,你觉得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现在我们知道了,就像王戎一样,世上的人不是单单只有好的一面或者坏的一面。生活中的很多人,你的朋友、你的老师、你的爸爸妈妈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所以在生活中与他人相处,我们要学会-大家懂得了取长补短,学会包容,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