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讷河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试题.docx
-
资源ID:76481457
资源大小:2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讷河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将相(jiàng) 数言(shuò) 上尉(yù) 忿恚(huì)B占卜(b) 丛祠(cí) 惊恐(kng) 篝火(gu)C阳夏(ji) 燕雀(què) 佣者(ying) 陈涉(shè)D辍耕(chòu) 怅恨(chàng) 嗟乎(ji) 当行(há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炒勺 喧哗 忌炜 骂骂咧咧B账房 贪婪 富裕 吃喝嫖赌C鼎盛 转悠 支吾 爱答不理D侦缉 捣蛋 凄惨 狗仗人势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你只要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B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C小明看了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胸有成竹地说:“我肯定能全部答对。D没有了亲友朝朝暮暮的紧密陪伴,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了任何的束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份安闲去沉思。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断章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写的。B梅岭三章是陈毅在梅岭被围困时创作的七言组诗。C春天是江南的一个美丽的季节。D能否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措施。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用原文回答。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对本文做了精辟的分析:“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例,却同时说的是战略防御的原则。”其中“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_,_,_;“彼竭我盈”是指_之时,因为_,_,_;“辙乱旗靡”是曹刿_,_发现的。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古文阅读】【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见足下中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耳。(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注】足下:敬称,您。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1)尝趋百里外 趋_(2)援疑质理 质_(3)窃观足下天资超迈 窃_(4)故为足下惜此日力耳 日力_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窘于衣食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并驱如故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有亲以为之依归 吾谁与归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春 秋 未 三 十 若 刻 意 于 德 义 经 术 当 不 止 此 耳。5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问题。(1)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颜景龙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的营造。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作时,时常被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被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打动、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漂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追求的不是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人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也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一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是画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做到“代山川而言”。(有删改)1请简要概述全文的论述层次。2第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第段作简要概括。4从全文看,当代创作者怎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境之美的中国山水画?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词人和朋友出游时突遇风雨的所感所思。B“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豪迈之情。C“山头斜照却相迎”句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风雨过后,夕阳斜照给词人带来的清新和喜悦之情。D整首词于简朴中见深意,内蕴丰富,景、情、理水乳交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2词中的“风雨”隐喻什么?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请概括。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划线句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 , ; , 。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你学会了说第一句话,走第一步路,背第一首诗现在,你又慢慢地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正确取舍,学会了敬畏生命请以“我学会了”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请从“尊重他人”“承担责任”“正确取舍”“敬畏生命”这四个短语中任选其一,将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