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提分卷.docx
-
资源ID:76481526
资源大小:28.6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镀金(dù) 庇护(pì) 澄澈(chéng) 较量(jiào)B爵士(jio) 钦差(qn) 勋章(xn) 缥缈(pio)C头衔(xián) 妥当(tu) 御聘(yù) 袍子(páo)D炫耀(xuàn) 呈报(chéng) 陛下(bì) 滑稽(jì)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繁杂 慈怜 祷告 花梗B遮拦 乘凉 摇摆 覆盖C繁密 遮蔽 庭院 倾侧D莲蓬 凋谢 花瑞 跳舞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那种漠不关心班集体的态度是不对的,应该尽快转变。B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C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优越的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D面对几年的同窗好友,你怎么能那样麻木不仁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风风雨雨,她每天都在地坛里寻呀找呀,她用如水柔情唤醒了儿子沉落的心,她用惊人的毅力激发了儿子生存的欲望。B通过母亲的不懈努力,使史铁生认识到不好好地生活是错误的。C母亲患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过度、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诱发的。D为了防止儿子的坏心情,母亲始终没告诉他自己已经病人膏肓。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理解性默写。(1)咏雪中哪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书香之家:_,_。(2)咏雪中两个孩子咏雪的句子是:_,_。(3)咏雪中写出谢公为孩子们对雪比喻,感到满意的句子:_,。(4)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写出友人知错的句子:_,_。 (5)元方对友人有理有据回击的句子是: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注释:候:拜访,问候。称:称赞,赞不绝口。履行:实践,做。绥:安,安抚。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卿:客气,亲热的称呼。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师:学习。(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陈太丘与友期行 _ 元方入门不顾_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 (2)“法”字在古代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法令,制度;方法,做法;效法,仿效;标准,法则。你认为乙文中“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_(只写序号)。(3)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列问题。你如何看甲文中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乙文中“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作答)(4)甲乙两文划线处陈元方的两次回答分别妙在何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植树的牧羊人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那是在1913年,我长途跋涉走进法国普洛旺斯高原,来到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放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一棵树也没有。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一座尖塔倾圮的教堂,显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但是现在却毫无生命的迹象。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由于我的水在两天前就喝光了,所以急需找到饮用水。我原本以为村子里应该有水井,找到时才发现,它早已干涸。我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心想:要找到水,恐怕是没指望了。就在我爬上一个山坡时,忽然看见远处山谷似乎有人影,开始我还以为是棵枯树,但不论怎样我还是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还有一群绵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牧羊人让我喝了他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汲水给我,井水甜丝丝的。他很少说话,独自生活的人都这样。但可以感觉得出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坚强的人。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他不住帐蓬,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在这个荒凉的高地砌起的石头房子,屋顶很严实,风吹过屋顶的瓦片,发出仿佛浪花冲到岸边拍打海岸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洁,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灰尘,猎枪刚上过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汤。他的胡子刚刚刮过,衣服也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补丁针脚细密,几乎看不出来。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第二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年的军旅生涯使我差不多忘记了“种树的牧羊人”。大战结束后,我再度踏上那条通往高原的道路。这一带乍看景象大致如昔,只是在没有人烟的村庄尽头,看到了一片薄薄的雾气,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我不由得想起他。我想,那一万颗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 在五年的战乱里,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怎么生活?事实上艾尔则阿·布非耶不但活着,身体甚至比以前更健朗了。现在他不再放羊,因为羊群会啃掉他种的树苗。战争没有干扰他的生活,他一直在心无旁鹭地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1910年种的橡树现在已经十岁,长得比我都高,看起来壮观极了。我实在说不出话,而他也还是沉默寡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森林中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大块,最大的一块全长十一公里,最宽的地方有三公里。这是从这个男人的双手及心灵中创造出来的,没有任何外界技术的支援。我明白了,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象上帝一样创造。牧羊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的肩膀这么高了。那大片的橡树也非常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他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把桦树苗全种到他认为地表湿润的山谷,结果证实他是正确的,这些桦树棵棵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蔚然成林。当我们回头往村庄走时,途中一条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现在居然水流淙淙。这是种树的连锁效应,这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怀疑或动摇,只是在执着不懈地种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八十七岁了。当我坐车进入高地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泉水又冒了出来,河水汩汩地流入池塘,池塘边还种了菩提树。每当我想到这位种树的老人,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段力,怎样的无私,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普通的技羊人油然升起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1第段中的“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句子有怎样的寓意?2第段中说“这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句中“这”指什么?“奇迹”指什么?3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这些白桦树棵棵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蔚然成林。4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对叙事和表情达意有何好处?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羁旅思乡诗。它的作者李商隐是晚唐诗人,和杜甫并称“李杜”。B一个“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诗人担心洪水泛滥,乡亲遭殃的愁思之深重。C第三、四句把当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相逢的欢乐,又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复出现,表明作者喜欢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2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场景。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句子的正确排序为:_在泥墙的南端,即与鲁迅家后门墙角接壤处,有块刻有“梁界”两字的界碑。大园在南,西边有一垛长达四十四米的泥墙,作为与西邻梁家后园的分界线。百草园在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后面,有小园、大园之分。这块界碑和这垛被鲁迅称为“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至今仍留存如故。小园在北,向西北角突出,面积约为大园的四分之一。七、作文(共40分)作文“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肯定、自豪生活中、学习上值得为自己竖起大拇指的事太多了: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帮助被人、努力拼搏请以“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为题,选取你亲生经历的一个具体事例,写一篇文章。要求:体裁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要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