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卷.docx
-
资源ID:76481715
资源大小:147.7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yuè) 人不知而不愠(yùn)B论语(lún) 传不习乎(chuán)C学而不思则罔(wng) 吾日三省吾身(shng)D博学而笃志(d) 思而不学则殆(dài)2、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诀别 援助 絮絮叨叨 恍然大悟B潺潺 沉寂 各得其所 更胜一畴C判逆 潜行 海枯石烂 美不胜收D截然 隐秘 花支招展 咄咄逼人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ABC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C“扬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D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水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文言诗文填空(1)_,归雁入胡天。(2)烟笼寒水月笼沙,_。(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 。(4)_ ,夜吟应觉月光寒。(5)起舞弄清影, _ 。(6)见贤思齐焉,_ 。(7) 士不可以不弘毅,_。(8)春蚕到死丝方尽,_ 。(9)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边塞风光的句子:_, _。(10)连续写两句描写白雪的句子:_ ,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欧阳修诲学说)注:害妨害;妨碍。迁变化。念思考。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意与日去”中“去”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去伪存真B大势已去C拂袖而去D翻来覆去2“玉不琢,不成器”与“人不学,不知道”句式相同,其中“成器”可以理解为“成为器皿”,根据句式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出“知道”的意思是_。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没有内心的恬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没有环境的安宁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理解: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想实现抱负,恬淡、安宁不可缺少。B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翻译:即使不把玉磨制成器物,但也不妨碍它是玉。理解:玉有固定不变的特性,不会因为外在形式的改变而受到损伤。4阅读两篇文章,请你说说学习对个人成长有哪些重要意义。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女娲补天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是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擎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擎天的柱子被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撞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堵住了洪水。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2天是被谁弄破的?他为什么要撞天?3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用文中的语句回答。4选文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愿望?五、诗歌鉴赏(共5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_的感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2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3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_”和“_”。(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1)“一狼径去”的目的是:_。(2)“前狼假寐”的目的是:_。(3)最能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 _。七、作文(共40分)题目:我真想美梦成真要求:(1)请直接作文(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容易显露个人信息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