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讷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卷.docx
-
资源ID:76481893
资源大小:202.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讷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散步(sn) 很累(lèi) 信服(fú) 脚踝(huái)B嫩芽(lèn) 铺着(p) 煎熬(áo) 水泡(pào)C分歧(qí) 还小(huán) 拆散(chi) 蹲下(dn)D霎时(shà) 鱼塘(táng) 稳当(wn) 粼粼(lín)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祥,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B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C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彩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D可可伸开了翅膀迟疑了一会儿,然后潋翼俯冲而下,只一下就停在我伸出的手臂上了。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B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C春回大地,福满人间。喜迎戊戌狗年的除夕之夜,普天同庆演绎时代精彩。D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同学们受益匪浅。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中国北部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B冬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C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明和伙伴们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D荷叶铺满了河面,等待着迫切地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奏起夏天雨的交响曲。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诗句。(1)学而不思则罔,_。(2,匹夫不可夺志也_。(3)正是江南好风景,_。(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诗人登临城楼所望到的景象的诗句是:_,_。(5)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惠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管仲、隰(xí)朋:齐桓公的大臣,是有智慧的人。孤竹:孤竹国。师:学习,请教,向学习。1通假字整理,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表。通假字例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_”,_。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_”。定义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练习春往冬反。“反”同“_”,_。2选文第1段讲述了哪两个故事?请简要概括。3选文讲管仲和隰朋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小语想用论语中的话表达阅读本文的感受。你建议用哪两句?结合内容,简述理由。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西塘的水上清洁工小河丁丁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来到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镇黄昏我们沿着临河的长街漫行,一条小船在彼岸酒家楼下微微浮动,船夫坐在船头悠闲地抽着香烟此人三十出头,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胡须头发有些零乱游客朝他拍照,闪光灯咔嚓咔嚓,他毫无反应,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舷上,半低着头,默默享受那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裤管显得有些空荡,薄长的脚板蹬着千层底的黑布鞋开始我以为他在候客,后来看到船上放着长柄捞网和垃圾篓,才明白他是清洁工他扔掉烟蒂,用桨顶一下岸石,小船就离了岸,慢慢地顺水漂移除非是给游船让道,他都懒得摇橹摇橹也用一只手,有心无心,不愿意绷紧肌肉世上哪有这么悠闲的清洁工!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而他充耳不闻我注视着他,人世间的喧哗躁动就变得轻了,淡了,全都成为他的背景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又坐到另一边的石墩上,目送他和小船渐渐远去水面漂过梧桐叶,他漫不经心伸出捞网,连屁股都不挪一下河边泊着一座“水上餐厅”,船楼的霓虹灯在水中投射出大片光影,奇异,诡艳他把小船摇到滟滟的灯影里,那一刻真是如梦似幻我痴痴地望着他和小船消失在夜色里,不愿离去过了许久,他和小船从暗影中再度出现,往这边漂过来这边桥下有个小小埠头,到了这儿,他终于站起来了,小船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着向埠头靠近他一个跨步上了岸,动作飘逸,恍若仙人我担心小船因为他的蹬力离岸,小船却继续往前,轻轻触到石阶,好像能按主人心意行事他拴好小船,上岸去了,我兀自望着小船出神,那把长橹在水中半浮半浸“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吃过晚饭回旅店休息一会儿,我们出来欣赏河街夜景,发现水上清洁工换了一个这人身如铁塔,头大颈粗,登台唱戏李逵张飞非他莫属那条小船载着他摇摇晃晃,好生吃力,似乎随时都会覆没他叉开柱子般的双腿站在船上,膝盖绷得直直的,一只大手将长长的捞网牢牢夹在腋下,另一只大手掌着橹把将小船摇得飞快正是放河灯的时候,好几家铺子在卖河灯,有莲花灯、船灯和心灯,还有一种是长方形,都用各色彩纸做成,十分精致这些河灯点燃了,烛光从里面映着彩纸,漂在水中又映着波光,在黑暗中多么动人啊可是游客们刚刚把河灯放下去,壮汉就匆匆赶到,“波”的一声用捞网将河灯扑灭,捞起来用力倒进垃圾篓他那么粗鲁,对寄载各种心愿的小灯不带丝毫怜悯,简直就是“河灯杀手”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灯还燃着你就这样”“你回头再捞也不迟!”“至少等河灯熄了才能捞”“不要捞了,河灯多漂亮呀!”壮汉却振振有词,声音像打雷一样:“我是打工的!我不干活人家不给我钱!”一个小姑娘含着眼泪向一位卖河灯的老太太投诉,老太太操着吴侬软语无奈地说:“跟他说也没有用,他呢等他过去了就好了”六妹很想放河灯,又不甘让自己的河灯遭遇灭顶之灾,就在那儿磨磨蹭蹭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六妹买了一盏小小的莲花灯,下到濒水的台阶,在牵挂与侥幸的目光里,很小心地将莲花灯放到水面莲花灯畏畏葸葸躲在河堤下,没有漂向河心,这儿有台阶挡着,不到近处发现不了,它是害怕那个壮汉杀回马枪吧夜渐渐深了,街市渐渐冷清,寂静我们走过幽暗的长巷回到旅店,在露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选自文汇报2016年5月2日,略有删改)1文章主要写了两位清洁工,处处形成对比。根据文章内容,把下列表格填写完整。人物第一位清洁工第二位清洁工外貌身瘦衣宽,脸长长的摇橹不愿意绷紧肌肉捞垃圾匆匆赶到 捞起来用力倒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凳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3第段写清洁工,为何又要写“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请简要分析。4第段写道:“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请你结合语境,用第一人称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0字以内。5文章结尾:我在楼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读完全文,你一定也有很多思考,请写下你的阅读感悟。五、诗歌鉴赏(共5分)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B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C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D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来表明自己“秋日胜春朝”的观点。2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请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排”字的表达效果。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为了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宿迁市积极倡导“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生活方式,主要是解决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动不足,从而遏制目前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收到“小康看健康,健康护小康”的目标。修改一: _修改二: 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乐观、执着?是校内的阅读、思考、互助,还是野外的漫步、远足、探险?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是发现,是感悟,是挫败不论哪种,都陪伴着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请以“ 刷新着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