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模拟题.docx
-
资源ID:76482003
资源大小:27.9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疲惫(pí) 熏黑(xn) 隧洞(suì) 断壁残垣(yuán)B干瘪(bi) 纤绳(xin) 魁梧(kuí) 纸张笔砚(yàn)C调解(xiè) 筛子(shi) 坎肩(kn) 如坐针毡(zhn)D腌臜(yn) 隐匿(nì) 坍塌(tn) 呱呱坠地(g)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心无旁鹜 断章取义 不可名状 丰功伟绩B形消骨立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可望而不可即C俯拾即是 自惭形秽 彬彬有礼 随心所欲D眼花瞭乱 扭捏作态 附庸风雅 随机应变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C成语“鸡犬相闻”“三顾茅庐”“一鼓作气”分别出自桃花源记出师表曹刿论战。D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4、下面是学生作文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成长的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方向努力,就能打出灿烂的明天。B炎炎夏日,我举目远眺:看到水鸟笨重的身躯掠过水面,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C环保工人的善是他们在我们吹着空调的时候,顶着太阳,流着汗,鼻头上早已挂满了汗珠。D你走过来,伸手一把把我从地上拉起来,紧紧地抱着我,拍着我的背说:“别怕,有我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怀旧空吟闻笛赋,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浩荡离愁白日斜,_。(龚自珍己亥杂诗)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_,佳木秀而繁阴”。(2)默写温庭筠商山早行的前四句。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古文阅读理解。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节选)乙范文正公守邠(bn)州,暇日率僚属(部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ng),见缞绖(cu dié 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g)敛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u救济)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泣下者。(范仲淹罢宴)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2)而或长烟一空( )(3)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4)乃寓居士人卒于邠( )2翻译句子(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3甲文中的“古仁人”有怎样的政治抱负?用原文中语句回答。请再举出一个具有这样胸襟或抱负的“古仁人”的事例。4从乙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舍身求法”是指为追求公平、正义而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B这里的“中国人”是指所有的中国人。C“脂粉”是指国民党反动报刊上的欺骗宣传。D“状元宰相”是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2“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这样的人现在确实很少B这样的人现在并不少C这样的人现在确实不多了D这样的人现在并不多了3对选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段中前面说“笼罩了一切”突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B选文第段采用例证法证明了作者的观点。C作为一篇经典的驳论文,全文采取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法。选段是通过从正面提出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论证这个论点的正确性,从而直接驳斥了对方谬论。D段先后巧妙地使用了仿拟、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题目。树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注释】本诗选自艾青诗选,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1)关于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现代诗歌,诗歌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B“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的独立。C“伸长”“纠缠”等词语写树的根在地面下团结成整体,体现了革命者的心紧密相连的特点。D这首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用树象征了当时孤离冷漠的社会环境,反映出抗战时期民族内部的不团结。(2)小宇读了艾青诗选中的树,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你根据诗意把它补充完整。初读树,它是一首写景状物诗,描写根须缠在一起,树干彼此独立的两裸树。再读诗歌发现,虽然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起的,这就启示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第三遍读诗歌,我了解了诗歌的背景: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知人论世,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深刻主题应该是:_。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语段有四处语病,请按提示进行修改。汉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它不为形体所拘,即使狂草,我们也可以从其奔放的笔画中欣赏到它的动感之美,观察到深藏于形体背后的中国书法神韵。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正楷,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书,如步履匆匆的商贾;草书,如健步行走的军人;狂草,如跃马酣战的斗士。写得好的汉字,便成了书法,成了艺术精品,这就是因为汉字神奇之处。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1)第句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2)第句语序不当,应将_和_调换。(3)第句成分赘余,应删去_。(4)第句成分残缺,应在_后增补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还有一支春天的歌汪国真有片草地我们都走过有朵小花我们都记着有个愿望我们都曾有过有段往事我们都珍藏着有过追求 有过失落有过平坦 有过挫折我们有过许多许多还有一支春天的歌其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支春天的歌。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那一支春天的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