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廊坊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试题.docx
-
资源ID:76482758
资源大小:29.4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廊坊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颓唐(t) 腻歪(nì) 荣膺(yng) 如坐针毡(zhn)B阔绰(chuò) 蓦地(mò) 恐吓(xià) 不知好歹(di)C盘桓(huán) 绮丽(q) 堕落(zhuì) 涓涓细流(jun)D荤菜(hn) 附和(hè) 掂量(din) 战战兢兢(jng)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时晨 翘首远望 踌躇满志B蹲坑 心事重重 喃喃自语C算褂 津津有味 喜出望外D拉勾 垂头丧气 囫囵吞枣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讲成绩夸大其词,讲问题轻描淡写,这是很不好的作风。B他信手拈来的打油诗经常为白宫的节日聚会增添不少欢乐气氛。C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惟妙惟肖。D在这个并非尽善尽美的世界上,勤奋会得到报偿,而游手好闲则要受到惩罚。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D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1)气蒸云梦泽,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锦江春色来天地,_。(杜甫登楼)(3)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4)今夜偏知春气暖,_。(刘方平月夜)(5)关关雎鸠,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6)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朝服衣冠( )(2)孰视之( )(3)闻寡人之耳者( )(4)时时而间进(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乙】韩延寿从门卒之谏颍川守韩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曰:“孝经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遂免骑吏。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其纳善听谏,皆此类也。注:骑吏:管驾驭的人。敕:命令。功曹:古代官职。明府:对太守的尊称。犹言大府、官府。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临上车有亭翼然临于泉上B资于事父以事君事无大小,悉以咨之C延寿举手舆中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D适会明府登车会天大雨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齐威王与韩延寿在性格特点方面有什么共同点?(2)邹忌和门卒劝谏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麻雀李成麻雀是最常见的鸟类,所在多有。它的形象也最普通不过,只如小儿的拳头大小,一身灰羽,上有或深或浅的麻点,或许这正是它得名的缘由。麻雀在乡间一年四季都可见到。它们把巢安在人家的房屋里面或屋檐下,占据家燕衔泥筑成的小窝,或就在屋檐钻一个洞,以此为家,生儿育女。见天就出来觅食,同时叽叽喳喳叫得热闹,从不见其作沉思或忧愁状,似乎总是忙得不亦乐乎,没闲空烦恼,这倒跟乡下的农人有几分相似。麻雀喜欢成群结队活动,有时结的群很大,几十只、一两百只都是有的。它们从栖身的高处飞下来,或飞到别处,常常是一阵风似的,不约而同,不知其中是否有某一只发出号令。其实,麻雀飞得并不远,总不离居所的附近(这使我想起一句讥讽它们的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它们是很恋故土的,这一点也跟农人相似主要是以前的农人,现在的农人,有一些已习惯背井离乡,到远方谋生了。麻雀从高处飞落地面,小嘴不停地在草丛间寻觅可以果腹的植物的种子,小小的脚丫在地上跳跃着,即使人走得很近,它们似乎也不惊慌,只当人仿佛伸手可及时,它才淡然地轻松一跳,到不远处继续觅食,伴着轻声啁啾,给人以十分“喜性”的印象。甚至大雪天里,别的鸟类都已绝迹,它们仍叽叽喳喳地飞出来,照样做它们喜欢的事;穿过竹枝叶丛时,碰得积雪簌簌而落,给一派静谧的环境增添一些细碎的声响,让人满心喜悦。但是雪天到底是食物稀少,所以这时往往是乡下的孩子捕捉麻雀的好机会。鲁迅先生在故乡里讲的少年闰土教他在雪地捕捉麻雀的经验,我们这些乡下的孩子都是有的。我也曾用一支短棍将筛子支在一块扫净的雪地中间,撒上谷物,等麻雀靠近就拉倒那支短棍,满想会将它扣在筛子底下,但我没有一次获得成功。常常是眼看着麻雀走进了筛子下的空地,但一拉绳子,麻雀却灵敏地一跳飞起,逃开了,同时叽喳地叫着,带些惊恐,又像是嘲讽,似乎说它早有准备,逮不住它哩。可见麻雀并不笨,它甚至是很机警的。我的小伙伴却是逮到过的,即使不是冬天,他们也可能捉一只麻雀在手里把玩,这在我看来真是奇妙得很。我们也曾尝试用弹弓打麻雀,偶尔打中,那麻雀跌落下来,却已受伤,甚至死了。乡民没有吃麻雀的习惯,但下放到村里的上海人却是吃的。这户人家的大孩子很快成了我们的孩子王,没白没黑地在村落间、田野上奔跑、玩耍,当然也免不了去掏麻雀。一般是在晚上行动,大家悄悄地走近村里的队屋、牛栏、猪圈,把手伸进白天观察到的麻雀窝里,将正在梦中的麻雀掏出来,似乎十分顺手。有时屋檐较高,大家还会搭人梯,其实也就是一个孩子爬到另一个孩子的肩上。我那时还小,常常只能做一个看客,眼巴巴地望着掏鸟的孩子,和众人一道不停地问:“掏着了没?掏着了没?”有一次,一个孩子忙不迭地从别的孩子肩上滚落下来:“哎啊!哎啊!”众人忙问出了什么事,他说:“摸着蛇了,摸着蛇了,滑溜溜的!”大家便商议是不是把蛇掏出来打死,可是没有谁敢再上去掏。又有一次,一个小伙伴掏出了几只还没有长毛的雀雏,用手电照照掌心那两三个刚会蠕动的小肉团,有的主张扔掉,有的主张送回窝里。到底还是送回去了,只是不知这几只刚孵出来的小家伙以后命运如何,能否继续成长我在古书里读到“雀入大水为蛤”的句子,不知讲的是何道理。但是说明自古就有人关心雀儿的命运。也曾看到一首诗里有此一问:“我在童年乡间见到的鸟儿/有没有后裔来到我现在的城市?”这当然是明知故问我现在居住的城市,与故乡相距一两千公里,即使离家乡不远的城市,恐怕也难有乡间鸟儿的后裔吧。但换个角度想想,我们都是离开了故乡的鸟儿,飞得甚至比鸟儿们更远,更远(文汇报2021年02月20日)1作者主要写了乡间麻雀的哪些特点?请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本文的语言表达很有特点,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1)在穿过竹枝叶丛时,碰得积雪簌簌而落,给一派静谧的环境增添一些细碎的声响,让人满心喜悦。(2)有一次,一个孩子忙不迭地从别的孩子肩上滚落下来:“哎啊!哎啊!”众人忙问出了什么事,他说:“摸着蛇了,摸着蛇了,滑溜溜的!”3有人说,这篇文章初看是写麻雀,实则处处写人、写情。请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印证这个说法。4读完本文,小洲同学对最后一段的含意理解不够深入、透彻,请你帮她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古诗词赏析【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甲】词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重在 ;下片重在 。2【乙】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3【甲】词中的“亲射虎”“遣冯唐”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4【甲】词【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苏轼一生著述丰富、风格各异,请你再写两句他其它作品中的名句。六、语言表达(共10分)吕金凌同学为了解变色龙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搜集了一些资料,只是这些资料有语病,请你帮助修改一下。A.90年代是契诃夫创作达到高峰的时期,创作了不少杰作。B.除了契诃夫自己主动研究现实外,由于90年代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也给了他不少的影响,使他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他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也更加深入。在著名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C.他编造了一个害怕一切新事物、顽固地维护旧制度的典型人物别里科夫的形象。契诃夫相信旧制度一定会灭亡,新的生活必然会到来。在剧本樱桃园里,他喊出了“新生活万岁!”(1)A句成分残缺,应在“_”前加“_”。(2)B句成分赘余,应将“_”去掉。(3)C句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七、作文(共40分)断章中,诗人通过“桥上”“风景”“楼上”“明月”“窗子”“梦”这几个意象,表达出了刹那间的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风雨吟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借鉴上述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发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