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辛集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题.docx
-
资源ID:76483615
资源大小:28.3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辛集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撺掇(cun) 恬静(tián) 海棠(táng) 销声匿迹(xio)B凫水(fú) 登时(dn) 陨石(yuán) 挑拨离间(jiàn)C亢奋(kàng) 冗杂(rng) 怅惘(wán) 海枯石烂(k)D晦暗(huì) 家眷(juàn) 两栖(q) 窈窕淑女(zhà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敦实羁绊瞬息万变顾名思意B挑剔 俯瞰 相辅相承 风云变幻C辐射 斑斓 目眩神迷 纷至沓来D挑衅 演绎 轻歌慢舞 怒不可遏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细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ABC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对新业务的探索。B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C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D临沂市政府加大了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默写。(1)烽火连三月,_。(杜甫春望)(2)_,似曾相识燕归来。_。(晏殊浣溪沙)(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郦道元三峡)(4)王绩在野望中,用典故表达避世退隐之意的诗句是:_,_。(5)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一诗中,以一问一答作结,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个选文,回答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注释】涓人:国君的近侍。安事:何用。捐:花费。期年:满一年。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策之不以其道/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君遣之C其真不知马也/买其首五百金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4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三角梅,完成各题。三角梅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壮壮实实,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光彩美丽。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滥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生长阶段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生长状态_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3本文的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B第自然段交代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看到小院中的花。C第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少见的美丽光彩。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5文章第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问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然后写出主人公自己的一片情思。B第三句“窈窕淑女”,是对自己意中人的思念之情;第四句“君子好逑”,是主人公强烈的向往,默默地自我祝愿。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是写主人公相思之苦,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写出了青年男子求之不得的苦闷、哀怨的场面。2作者以“雎鸠”起兴,你猜想一下“雎鸠”该有哪些品质。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章可以用五个情节加以概括,请完成下面的填空。忽逢桃花林_进入桃花源_七、作文(共40分)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是指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还指设想,在心理学上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说写者可运用想象来拓宽题材,深化意蕴。一般有象形想象(抽象具象)、象征想象(具象抽象)、类比想象(具象具象)、推测想象(已知未知)。想象必须在打破经验秩序的同时来把握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特别要符合情感、事理逻辑(虽出乎意料却合乎情理),例如童话、故事、科幻小说等文体中会大量运用想象。想象属于形象思维,讲究思维的多向与拓展,在丰富文章内涵方面相当重要。请你想象“冰塔林”的奇异景色,并将其描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