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鹿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提分卷.docx
-
资源ID:76484542
资源大小:26.1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鹿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絮说(xù) 伛偻(q) 烦噪 惶恐不安B诘问(jié) 镶嵌(xin) 晌午 阿谀奉承C炙烤(zhì) 取缔(tì) 震悚 大庭广众D憎恶(è) 攥着(zuàn) 惧惮 心会神疑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忏悔 斑斓 哆嗦 悔人不倦B响午 幼稚 奠基 垂垂暮老C深宵 幽寂 褪尽 祸不单行D缈小 瞬息 繁密 轰轰烈烈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总队领导介绍说,这是他们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带来的喜人变化。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C眼睛如同摄影师的镜头,同样的山水,定格的瞬间不同,捕捉到的信息迥乎不同。D许多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兀兀穷年,看见学生有出息,便认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B克里于今天早上抵达北京,对中国开始为期两天的访问,这也是他任期内第六次访问中国。C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D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家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干部的发言。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默写诗文。(1)可怜夜半虚前席,_。(李商隐贾生)(2)黄梅时节家家雨,_。_,_。(赵师秀约客。(3)杜牧的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节选)【乙】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选自苏东坡文集【注释】搐chù:肌肉抽缩,此指“夹”。掉:摆动,摇。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B啮沙为坎穴(牙齿)C所宝以百数(珍藏)D一日曝书画(晾晒)2根据文意,用“/”给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断句。(限断一处)(1)遂反溯流逆上矣(2)处士笑而然之3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部分。一日( )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 )拊掌大笑曰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5甲乙两文阐述了一个相同的道理: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课内阅读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本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动。这是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本文运用这种方法收到了怎样的效果?2选文结尾引用的诗句有什么作用?“驿路梨花处处开”中的“梨花”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1末句的“放出”和“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六、语言表达(共10分)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写作。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请你以“一段 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