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林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考试题.docx
-
资源ID:76485067
资源大小:26.8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林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sù) 晴初霜旦(dàn) 飞漱其间(sù)B解衣欲睡(ji) 能与其奇者(y) 竹柏影(bi)C亦未寝(qn) 夕日欲颓(tuí) 素湍绿潭(tun)D林寒涧肃(jiàn) 藻、荇交横(xìng) 都护(du)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拯救 折皱 沐浴 钹声 扒崛B隐蔽 迟缓 车辙 坚韧 摔伤C跳蚤 摇荡 玄挂 庞大 轧扁D镇静 翘起 脆弱 泥桨 遗弃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矼长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悬崖,深不可测,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鲫鱼背。B在男子400m自由泳决赛的争夺中,孙杨惜败于霍顿屈居亚军,那天从赛场出来,孙杨抱着熟悉的记者哭到不能自已。C从80年代中期起,一股对抗光辉道路的思想在潜滋暗长,它的源头是经济学家赫尔南多·德·索托。D驾车在S306蚌埠至沫河口段疾驰,路面坦荡如砥,阳光从树叶的间隙投射到道路上,给路面增添了许多斑斓色彩。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是由我及物的,而且也是由物及我的。B通过学习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我们懂得了白杨树精神的可贵。C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D我市积极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大力培养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诗句默写。(1)攀条折其荣,_。(2)_,路远莫致之。(3)_,可得永年。(4)曹操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雄心不减,积极向上的诗句是: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文言文愚公移山,按要求完成各题。愚公移山 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其妻献疑曰/其一犬坐于前C以君之力/以天下之所顺D杂然相许/人恒过,然后能改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3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D选文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4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愚公身上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完成下面小题。(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B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C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D写作消息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其次,要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2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本文的导语是什么?3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4结语:对消息达到的结果或后期将要发生的事实做概括介绍。文章的结语是什么?这篇消息让我们及时了解了什么事?有什么感受?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是望中所见,写国都沦陷后,长安城草木茂盛、欣欣向荣的景象。B颔联移情于物,以“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C尾联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抒发作者忧国、伤时、思家、悲已之情。D这首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困居长安时所作,体现了杜诗写实的风格。2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妙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报讯(记者 郑思哲)5月12日上午,省减灾委员会组织省民政厅、省卫计委、武警青海总队、省公安消防总队、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等成员单位和西宁市、城西区有关部门共60多家单位,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今年5月12日是第八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省减灾委员会及有关部门将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文化及科学知识的宣传工作,并以社区、机关、学校和企业为平台,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活动。同时,在“防灾减灾日”当天,省内各市(州)、县也组织相关单位在本地区广场、中心街道,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发放宣传资料、组织消防灭火演练、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同步进行集中宣传。(西海都市报2016年5月13日有改动)A我省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B我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C我省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D我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七、作文(共40分)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