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docx
-
资源ID:76485621
资源大小:27.2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鲜为人知(xin) 开拓者(tuò)元勋(xn)B鞠躬尽瘁(cuì) 难堪(kn) 选聘(pìn)C热泪盈眶(kuàng) 说服(shuì) 无垠(yín)D彷徨(huáng) 挚友(chì) 殷红(y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量体裁衣 全神贯注 声名显赫B屏气凝神 一如即往 欲盖弥彰C通霄达旦 默默无闻 远见卓识D贪赃枉法 无遐顾及 不辞而别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暖花开,听说明天要去要春游了,一些学生上课都心不在焉了。B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讲。C雾霾肆虐,扑朔迷离的足球场让我们不得不终止了足球赛。D如果你下定决心,那这一点点困难和挫折对你而言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记者见状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_。(2)念天地之悠悠,_!(3)商女不知亡国恨,_。(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诗句是:_,_。(5)葱茏苍翠的树木给人无限生机,随风飘落的花瓣让人感动不已,龚自珍触景生情,用“_,_”表达了自己甘于奉献的精神。(6)在杜甫的望岳一诗中,“_,_”化用孔子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乙】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及鲁肃过寻阳 _即更刮目相待 _君宜顾之 _因为肃画五策 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不可以故意待之B今东西虽为一家C因为肃画五策D肃于是越席就之(3)反复品读,赏析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情感。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4)下面是小文和小语两位同学的关于甲乙两段文字的讨论。请你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将对话补充完整。小文: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鲁肃与蒙论议”的片段,但甲段一笔带过,而乙段则多了_和_两个情节。小语:是的,乙段描写详尽,人物塑造较为丰满,写出了鲁肃对吕蒙由轻视到看重的思想转变过程。如面对吕蒙“将何计略,以备不虞”的询问,“肃造次应曰”,“造次”词写出了鲁肃回答吕蒙询问时_的神态;吕蒙面对鲁肃的轻视,并不气恼,而是为肃画五策,展现了他_,从而赢得了鲁肃对他的重视。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课内阅读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选自饮冰室全集)1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2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卸却”责任指_ 。(10字以内)“解除”责任指_ 。(10字以内)3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_(10字以内)4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甲】西溪独泛唐·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乙】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注释】素舸:不加装饰的船。唯应:只有。1甲诗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_、_等景物,营造了清幽恬静的氛围。2小海发现【甲】诗“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与【乙】诗“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请你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加以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选文第段“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七、作文(共40分)作文我们已经学过很多文学家的作品,从中了解到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追求。你最欣赏哪一位?读了他的作品,你是否心潮起伏,有许多话想对他一吐为快?请以致xx先生为题写一封信,与他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1)具有真情实感。(2)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格式准确,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