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测试题.docx
-
资源ID:76486387
资源大小:25.9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còu)B公大兄无奕女(yì)C尊君在不(bù)D友人惭(ch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奥妙 绽放 浑为一谈B懊悔 愧疚 花团锦簇C探测 慷概 油然而生D启示 缓慢 美不甚收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黄河颂中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壮之美。B鲁迅在小说阿长与<山海经>中回忆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抒发了“我”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C每次放假回家,妈妈总是和我说:“自己一个人在外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啊!”句子中加点的“每次”“总是”是副词,“和”是连词,“在”是介词,“啊”是叹词。D他们一家人感情非常融洽,丈夫尊重妻子,妻子也一直低眉顺眼地照顾着全家人。加点成语运用正确。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书法比赛等活动走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起汉字书写。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句子积累古诗默写。(1)秋词(其一):_,便引诗情到碧霄。(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_,铁马冰河入梦来。(3)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_。(4)诫子书:淫慢则不能励精,_。(5)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6)人们常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_,_”两句表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_,_。(8)请写出与战争相关的两句古诗:_, 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以上两篇文章都选自_,它是由_朝人_组织人编写的。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成语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白雪纷纷何所似(似是而非)B撒盐空中差可拟(无可比拟)C待君久不至,已去(死而后已)D友人惭(大言不惭)3用现代汉语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B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聪颖机智,通过对父亲友人的反驳,维护了父亲的尊严。C咏雪结尾句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地位,道出了她的显赫出身。D咏雪一文着重写雪的优美姿态,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各题。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1选文画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怎样理解选文中儿子看着窗外树叶飘落,母亲进来,挡在窗前这一细节?3选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了暮春时分冷落、凄凉的氛围。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写出了夜晚登城远望,大漠苍茫似雪的景象。C两首诗都调动感官,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D“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与想象。2【甲】【乙】两诗都写到了“月”,但“月”中蕴含的情感却是不同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1)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化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七、作文(共40分)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你欣赏的或许是他的美德,或许是他的睿智,或许是他的个性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表达积极真挚的感情,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