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题.docx
-
资源ID:76486594
资源大小:28.4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我变成一朵金色花,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藏在新叶里匿(ruò)笑。B你沐浴(yù)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C我们园里最初开三帝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z)妹。D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j)斜。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宽恕 感概 淅淅沥沥 精神抖擞B决别 瘫痪 截然不同 浑为一谈C捶打 弹箦 幌然大悟 絮絮叨叨D遗憾 分歧 不求甚解 人声鼎沸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B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老师反复斟酌,不求甚解;聚精会神地研究了一遍又一遍。C听了妈妈的教导,我恍然大悟,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双眼D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B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按要求背默:(1)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_;_;_。(共三句)(2)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_;_;_。(共三句)(3)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_;_。(4)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_;_。(5)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荀巨伯:东汉人。郡:城。败义:败坏道义。班军:调回军队。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忧天)C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D友人惭,下车引之 久之,目似瞑(狼)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待君久不至,已去。(2)岂荀巨伯所行邪?3作者写胡贼“班军而还”的目的是什么?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朋友之间的交往,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别说说从中明白的交友之道。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课外类文阅读最后的老师他在小河那边,看着最后一名学生走过,才缓缓地回到山上。学校就在山上,山下坐落着十多个村庄,有的在山的东边,有的在山的西边。山上的学校成为这山区保留的最后一所学校,他也是这里最后一名老师。他走路的时候,腿有些一瘸一拐的,头发开始花白,眼睛开始老花。他回到学校,这里很安静,那棵核桃树上的老钟在秋风中微微摆动,几间破旧的教室窗口已经破落,钉在上边的透明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她是他的学生,看见他回来了,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晚饭:“老师,您吃饭。”晚饭极其简单,碗里是刚刚熬好的玉米粥,两个窝窝头放在盘子里,还有一个盘子盛着腌制的萝卜干。他拿起窝窝头,把萝卜干夹进窝窝头里,然后用力挤压,把萝卜干挤到中间,他就开始啃着。他吃得很香,窝窝头的碎屑掉桌子上,也拾起来塞回嘴里。她蹲在屋外边,那边是靠山的一口泉眼,她在青石板上搓着衣服。月儿出来了,她有节奏的搓洗动作在月色中很优美。他走过来,蹲在她身边,用山药纸卷烟,片刻,一支自制的香烟卷好了,再掏出打火机点着。她放下手里的衣服,转过脸看他说:“老师,我明天就要回城了。这里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下一次来的时候给您捎来。”他凝视着天幕,深邃的夜空星光灿烂,山里的风开始有些凉意:“就是把城里的那些要扔掉的衣服再捎些来,你看看,这些孩子的衣服都破得不能再穿了。马上就要入冬,我想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她看了他一眼:“我说的是您,以后怎么办?这里的教学点就要撤掉了。”他抬起头看着这所学校,学校在半山上,已经显得非常孤独,想了想说:“要撤就撤吧,最多我每个月少几百块钱,我还是留在这里,那些娃想在这里上学,我还会教他们。”她似乎想说什么,稍停了停后,说:“上级的意思是,让这些学生都去中心小学上学去。”他看着她。她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也是他亲自送出去的学生,现在位居教育局的局长。她此次来,目的是想说服老师。她在这里待了几天,但不知道怎样开口,这里的学生已经把老师当自己的亲人。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样?老师的腿就是为了背自己过河,摔倒弄伤的。她记得清清楚楚,那场暴风雨中,老师撑在水里,不让自己下来,咬着牙挣扎着蹚水。小河里流淌着老师的血液,从那以后,老师的腿就瘸了。这是大山里最后的教学点,他也是全县最后一位代课老师。作为教育局长,她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是整合教育资源,把山里的孩子们送到城镇里上学。为了这个她认为最得民心的计划,她撤掉几十个教学点,这个也是最后要撤销的教学点。可是阻力来自老师这是她的恩师。她决定亲自前来劝说,甚至已经给老师考虑好了,让他在教育局当传达室的值班保安。她来到这里,看到了二十年没有改变的教学点,还是老样子。教室比以前更破了,老师也苍老了许多,但老师还是那么激情澎湃地领着这里的娃们朗读课文。她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欠缺什么,她决定住下来,她很想改变这里的状况。她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在这里,她见到了送孩子们上学的老乡。老乡看见她回来了,篮子里装满山货,大家围在一起,问长问短。她是乡亲们的骄傲,大家聚在一起,回忆起她在学校时的往事。老师坐在一边,听着大家对她的称赞。她听着低着头不知道说什么好。是的,她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但是她给这里带来了什么呢?她很难开口说自己是来撤销这个教学点的。大家都说,如果没有这个教学点,去镇里的小学拼校,路途这么远,娃们都还小,要不在路上大人担惊受怕,要不在校里寄宿小孩受苦啊。可这是县委的决定,也是自己拍着胸脯打保票的,更是为了山里孩子更好的未来啊。她非常为难,看着恩师艰苦的生活,看到这座破败的学校,她流泪了。她第一次烧火做饭,第一次蹲下来搓洗衣服,这都是她能够为老师做的。可是,除了这个,她还能做什么?她离开这里的时候,老师送她经过那条小河。她缓缓地过河了,他依旧和平常一样,默默地目送她离开。(选自2017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1小说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3这篇小说意蕴丰富,主题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4小说结尾并未交待山区的最后这个教学点是否被撤销,你认为结果会怎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自古”一词,明确指出人们悲叹秋日寂寞萧索的看法由来已久。B第二句中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直抒对春朝的厌恶来突出对秋日的喜爱。C第四句写出了秋的“神韵”,与前一句诗虚实融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D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开阔,融情、景、理于一炉,唱出了非同凡响的秋歌。(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妙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填空。(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体裁)著作。它与 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岐途,所以孔子说“ , ”。(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 , (5)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 , 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照亮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许多同学都曾结交过不少自然界的“朋友”,并同它们展开过心灵的对话。请你以自然界中某个你熟识的“朋友”的身份,化身为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要求:以_的心声为题,先补全题目,再完成作文;字数不少于500;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