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辉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测试题.docx
-
资源ID:76486850
资源大小:26.7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辉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骇破(hài) 掳去(l) 颈上(jn)B惧惮(dàn) 陆玑(j) 孤孀(shun)C震悚(sn) 规矩(ju) 憎恶(zèn)D针灸(ji) 诘问(jí) 疮疤(chu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抱歉 慷慨淋漓 锋芒毕露B抹杀 目不窥园 燕然勒功C谣言 潜心贯注 鞠躬尽瘁D暑名 迥乎不同 妇儒皆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C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D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B天通一号01星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国内空白,实现了航天人30多年来的夙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C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商女不知亡国恨,_。(2)_,自缘身在最高层。(3)念天地之悠悠,_。(4)_,衣冠简朴古风存。(5)无丝竹之乱耳,_。(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7)_,一览众山小。(8)落红不是无情物,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 蕃,多B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C香远益清 益,更加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新鲜2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C友人惭,下车引之D牡丹之爱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B“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对富贵享乐生活的羡慕和追求。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芳名远播。D文中画线句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段,完成下面小题。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所写的事情虽小,但是小事中却凸显了叶圣陶先生的大品格。B第段写叶圣陶先生“非常悔恨”,因他外出使“我”只能住旅店。C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写话”,一旦写得不像“话”就坚决改。D选文的语言平易质朴,旧事在作者笔端娓娓道来,有种醇厚的味道。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1)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赏析加点词) (2)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赏析句子)3第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泊秦准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联系全诗,如何理解“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寒”字?2诗歌后两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七、作文(共40分)请以你_的样子,真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套作抄袭;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