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舞钢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模拟题.docx
-
资源ID:76487019
资源大小:28.3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舞钢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怒号(háo)两鬓(bìn)嘉肴(yáo) 翩翩两骑(pin)B布衾(qn) 槽枥(cáo)鲲鹏(kn) 徙于南冥(x)C塘坳(ào) 突兀(wù)骈死(bìng) 教学相长(zhng)D挂罥(juàn) 庇护(bì)兑命(yuè) 讲信修睦(mù)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推崇 支撑 阐述 枷琐B束缚 祈祷 徜若 一剂C麦穗 天赋 崭新 肤浅D萌生 奠定 赋予 崭蓝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好友王宁找他聊起创业计划时,两人一拍即合,他毫不犹豫地签订了合作意向书。B大疆公司称,退出无人机中国市场的传言是断章取义。C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D雅虎曾是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巨头,如今却日薄西山,就此陨落。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B学习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C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李煜相见欢(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 。(司马迁陈涉世家)(3)而现在,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于光中乡愁)(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陶渊明桃花源记(5)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_,_ 。(6)与朱思元书一文中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选自礼记)注:与于蜡(zhà)宾:参加鲁国在年终举行的祭典,作陪祭者。蜡,年终举行的祭祀,又称蜡祭。观(guàn):宗庙门外两旁的楼。言偃:姓言,名偃,字子游,是孔子的弟子。三代:指夏朝、商朝和周朝。英:英明君主。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不独子其子 (2)盗窃乱贼而不作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3通读语段(一)(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语段(一)所说的“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2)对于“大道之行”,孔子持什么态度?请用语段(二)中的句子回答。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秋山红叶还是在春天,我就有过重游天平山的打算。下了长途汽车,秋雨仍然下个不住。天平山以枫叶胜,此时满树枫叶已是一片火红,宛如一堆堆淋不灭的火焰。有一些不禁雨打风吹,纷纷从树上飘落而下,地上也是落红点点。雨中游人不多,被风雨打落的红叶还那么鲜艳明丽,倒叫人有些不忍下脚。我的目的不在于登山,而在于寻访三十年前忽略了的范仲淹的足迹。听说天平山又叫范坟山,是宋朝皇帝赐给范家的“赐山”,所以我第一个要寻的是“范坟”。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热心“导游”,把我领到了山的左侧,指着一座前面有石牌坊、埋在荒草堆里的坟墓,告诉我这就是“范坟”。残碑断碣,雨中实难辨认。我有些不信,他却说所谓范坟,并不是范文正公的墓,不过是他家的祖坟而已。他又兴冲冲告诉我一个关于“范坟”的传说:范仲淹在京城做了大官。回到故乡苏州,奉承者不乏其人。有个风水先生,在苏州城内看中了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建造住宅,将来子孙科甲不断,富贵无尽。他请范仲淹把府第建在那里。可是范仲淹却在那里修了府学,并说既是福地,就该由全城人同享。另一个风水先生认为天平山石头如乱箭穿胸,山坞是块绝地,切切不可在这里修造坟墓,不然将子孙衰微,做不了官。范仲淹却买下这块绝地作为祖坟。这只是个传说,但是民间传说也往往表现出人民的爱憎。一个封建朝代的官吏,竟能千百年赢得人民爱戴,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于是我又想起沿海的范公堤,想起他所主张的新政十议,想起守卫西北边防时西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的种种。人心是秤,谁为国家、人民做过一点好事,人民都会记得他的。告别了“导游”,我开始举步登山。走到山腰白云泉,跨进茶楼,要了一杯用清泉泡的绿茶,凭栏品尝起来。白云泉因白居易的诗“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而得名。栏外的雨中秋色,却让我想起范仲淹的词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想不到这位“小范老子”也有他感性的另一面。而这种似水柔情,似乎并未影响他清廉刚正的主要一面。范仲淹留下的词不过五首,每一首都脍炙人口,词名似乎超过某些以数量取胜者。我则更喜欢他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场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心情,跃然纸上,扣人心弦。“将军白发征夫泪”之“泪”,总是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之“泪”,要沉重一些。下得山来,我想起“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想着岳阳楼前洞庭湖上此刻正是一派秋色。我在山下的枫林中捡起一片红叶。“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这是陈毅同志的诗句。离天平山之游恰恰一年,夹在日记本中的这一片红叶,虽然干了,犹自红艳。天平山那些红似火焰的三角枫,那一派雨中的烂漫秋色,仿佛又重现在目前。(作者沙白,有删改)1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注重对叶的色彩的渲染。本文的标题是秋山红叶,文中又多处描绘枫叶的红似火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结尾引用陈毅同志的诗句“真红不枯槁”又有什么用意?2文章提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请写出这两句警句,并说说范仲淹在这两句话中表达的情怀与哪位诗人在哪首诗中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3从上下文看,文中“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在范仲淹的词里,“我”为什么更喜欢“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4文章两次写到“小范老子”这一称呼,这两处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5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了却了多少年来登天平山寻访范仲淹遗迹的心愿。B表达对烂漫秋色的赞美,对红似火焰的枫叶的赞美。C追寻范仲淹的遗风逸事,表达对他文才武略的敬佩。D歌颂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推崇“清廉刚正”之风。6下面是苏州天平山范公祠中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文的内容说说这副对联是从哪些方面赞美范仲淹的一生的。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注释】俎豆:原指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是祭礼、崇奉之意。苏台:指苏州。五、诗歌鉴赏(共5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肖像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烧炭艰辛、生活艰苦。B“文书”是公文,“敕”指皇帝的命令,“文书”和“敕”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C诗中“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了劳动者与宫使境遇的悬殊。D全诗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饱受压榨、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2这首叙事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选词填空。(只填选项)(1)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_,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_。 (3)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_过程的向导。 A.探讨B.探测 C.探察 D.探索七、作文(共40分)以“家乡的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任选一个角度立意;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