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昌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
-
资源ID:76487317
资源大小:27.6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昌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怠慢(dài) 不惮(dàn) 潺潺(chán)B撺掇(cun) 归省(shng) 行辈(háng)C凫水(fú) 桕树(jiù) 旺相(xing)D家眷(juàn) 纠葛(g) 棹船(diào)2、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草木萌发周而复始消声匿迹风雪载途B天空晴朗大地苏醒冰雪溶化草长莺飞C采积种子花香鸟语次第开放物候观测D不毛之地川流不息丢三落四衰草连天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后来居上。B现在有些国家干部,不求廉洁奉公,只讲礼尚往来。C勤能补拙的例子,在古代是不胜枚举的。D看着他走路的样子,大家都忍俊不禁,甚至有两个笑得前仰后合。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分别是西方上世纪2070年代问世的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C在经贸方面,尽管中美经贸关系将因中国入世而变得更加密切,但同时也应看到,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不但不会减少,反而可能还会增多。D你听说过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吧,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近郊的金河镇还出现了山寨派出所,这不得不让你赞叹他们的才能没有用在可以为社会作贡献的地方。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课文内容识记填空。(1)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微君之故,_?(式微)(3)_,悠悠我思。(子衿)(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桃花源记)【乙】苏自永乐间久不治,朝廷患之,屡遣使督责无效。后况出郡守治此地。公既至,悉察得民隐,喟然曰:“郡久不治,病在赋重、民贫、吏胥为奸耳。”因焚香自祝,奏减正赋七十二万余石。或说以祸福,不顾,卒得所请。次发奸吏豪民数人,郡遂大治。初,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自后遂无垫没。性刚明,见事必为,不计成败,然卒皆底于成。朝廷累有褒美宴劳之宠,而以苏人仰之,终不迁其官,公亦为之不倦焉。(节选自寓圃杂记)【注释】苏:指苏州。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垫:陷沉,淹没。底:古同“抵”,达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不足为外人道也朝廷患之郡遂大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公亦为之不倦焉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终不迁其官C乃不知有汉 蒙乃始就学D而以苏人仰之 能以径寸之木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或说以祸福,不顾,卒得所请。4甲文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淳朴,自由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乙文写况钟治理苏州期间,他做了_、_、治理水患几件事,让苏州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得到了苏州百姓的敬仰。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完成下列小题。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出自吕氏春秋·诚廉,意思是说:石头可以被碾碎,但不能改变它坚硬的本质;丹砂可以被磨细,但不能改变它赤红的本色。对于华夏儿女来说,名节操守不容玷污,理想志向不可动摇,就如同石之坚、丹之赤一样不可改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名节操守和理想志向,认为这是人的“正性”。大雪压枝,不改四季青葱的本色,是松柏的品节;狂风席卷,不改九天翱翔的征程,是鲲鹏的志向。古人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认为天地之间,虽然品物万殊,但皆有其正性。人的正性就是“人间正气”。古往今来,凡立身高洁、守志坚决之人,皆能为保持品节而坚贞不屈,为固守信念而视死如归,文天祥便是典范。南宋末年,文天祥临危受命,率军抗敌,兵败被俘,不受威逼利诱,至死不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是文天祥忠贞不渝品质的表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他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真实写照。 。八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在高原寒、炊断粮、风餐露宿的条件下,在面对围追堵截、伤亡巨大的情况下,若没有坚韧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若没有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理想信念,红军就不会成就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闻名世界的壮举。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人间正气”,为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提供了凝聚力和驱动力,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实基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这种“人间正气”激励着中华儿女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取材于姜广辉的同名文章,有删改)注:正性最根本的品性。1下列词语中,对理解本文中心论点起关键作用的两个词语是_和_。名节操守 理想志向 不可改变 人间正气 大义凛然 出生入死2根据上下文的论证过程,在第段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甲】既然个人如此,群体理应也是这样【乙】个人尚且如此,一个群体更是这样【丙】不仅个人如此,一个群体也是这样3请你从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文天祥除外),借这个人物说说你对“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贺敬之的回延安选段,完成下面小题。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1原诗是采用“信天游”的形式写的,请结合选段内容说说其特点(不少于两个)。2朗读该选段时,请给朗读者提供一条朗读建议并简述理由。六、语言表达(共10分)美国莱特兄弟驾机试飞成功,创造了奇迹,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让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哥哥发表了一句话的演说:“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请你说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七、作文(共40分)【典型技法】演讲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故意拉大两者距离,并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从而达到更佳的表达效果。如在第2段中,“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反动派与李公朴置于对比的立场,以反动派的“耻”衬托李先生的“荣”,又以李先生的“荣”反衬反动派的“耻”,两者互相作用。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和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片段训练】请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