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郏县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预测题.docx
-
资源ID:76487363
资源大小:27.3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郏县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预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吟唱(yíng) 凸现(t) 漫步 不期而致B迟钝(dùn) 孤零零(lng) 闲瑕 心有灵犀C合拢(lng) 蒙胧(lóng) 蔚蓝 天崖海角D点缀(zhuì) 铁镍(niè) 拍摄 兴趣盎然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忏悔 斑斓 哆嗦 悔人不倦B响午 幼稚 奠基 垂垂暮老C深宵 幽寂 褪尽 祸不单行D缈小 瞬息 繁密 轰轰烈烈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林佳经常自言自语,很少和别人说话。B张老师说了一席委婉的话,言外之意是说我好心办了坏事。C现代高铁一小时行几百公里是微不足道的!D我天生胆小,在大庭广众不敢说话。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己,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B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C通过学习孙权劝学,使我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赏月饮酒,借月传情,留下传诵千古的名句,形成了“月亮情结”。请写出两句你最喜欢的与明月有关的诗句。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宜乎众矣(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2)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乙】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选自欧阳修秋声赋,有删改)【注释】有时:有固定时限。渥(wò):红润的脸色。黟(y)然:形容黑的样子。星星:鬓发花白的样子。奈何:为何。非金石之质:指人体不能像金石那样长久。戕(qing)贼:残害。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万物劳其形/劳其筋骨B欲与草木而争荣/夕日欲颓C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念谁为之戕贼/念无与为乐者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嗟 夫 草 木 无 情 有 时 飘 零 人 为 动 物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甲】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花的?(2)【甲】文和【乙】文都借“草木”言志,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两个文段所言之“志”有何不同。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伟大的悲剧(节选)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科特探险队第二个到达了南极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英国人民心中的英雄。B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是“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C阿蒙森在南极点留下帐篷、国旗和信件,并要求斯科特为挪威探险队到达南极点做证。D斯科特并未接受为挪威探险队做证的任务,因为对他来讲这是冷酷无情的职责。2对文中画线句“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神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用对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南极点上空飘扬的情景。B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烘托斯科特等人知道别人先到达南极点时沮丧、绝望的心情。C用对比的修辞方法,烘托斯科特等人知道别人先到达南极点时祖丧、绝望的心情。D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南极点上空飘扬的情景。3对选文结尾加点部分“这一事业”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事业”指的是成为世界上曾经到达过南极点的人。B“这一事业”指的是在世界面前为别人完成的业绩做证。C“这一事业”指的是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点的人。D“这一事业”指的是把阿蒙森留下的信带给掷威的哈康国王。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答案不超过15个字)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1)登幽州台歌作者_,字_,_ (朝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2)望岳作者_,字_,自号_,唐代伟大的_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其诗被称为“_”。(3)登飞来峰作者_,字_,号_,江西临川人,_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4)游山西村作者_,字_,号_,越州山阴人,_ (朝代)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5)己亥杂诗(其五)作者_,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_ (朝代)思想家、文学家。(6)我国的“五岳”是指_、_、_、_、和_。“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_。七、作文(共40分)【写作练】【写法借鉴】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写了对阿长的“憎恶”与讨厌,后半部分着重写对长妈妈的佩服和敬意,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文章富有层次、跌宕起伏,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同时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片段仿写】请你也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