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项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docx
-
资源ID:76487860
资源大小:28.7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项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孕育(yùn) 劫难(jié) 连翘(qiáo) 山麓(lù)B稀疏(s) 粗糙(co) 膨胀(pén) 丧失(sàn)C农谚(yàn) 腐蚀(shí) 深渊(yun) 缄默(jin)D褶皱(zh) 鸟臀(tún) 狩猎(shòu) 喧嚷(xu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驰骋 告戒 推搡 震耳欲聋B虔诚 演泽 恭顺 漫不经心C蔓延 浮燥 隧道 纷至踏来D映照 苍劲 轻盈 目眩神迷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B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下去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C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D国画大师李可染笔下的牛总是栩栩如生,令人叹服。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全国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已超过1万余家,直接结算近60万人次。B丰富心灵的方式需要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到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去游历,包括欣赏艺术作品等方面的体验。C网购是当前最时尚的一种购物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一系列的交易活动。D四川特色农业形成了“宜宾一泸州川西南早茶产业”“德阳一眉山泡菜产业”“成都蒲江一眉山丹棱柑桔产业”等产业集群。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默写。(1)微君之故,_?(式微)(2)蒹葭苍苍,_。(蒹葭)(3)青树翠蔓,_,_。(柳宗元小石潭记)(4)则右刻“山高月小,_”,左刻“_,水波不兴”。(魏学洢核舟记)(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人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节选自核舟记)【乙】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节选自林嗣环口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其两膝相比者(2)如有所语(3)两股战战(4)几欲先走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朝人魏学洢。B甲文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C乙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正是为了表现听众对民间艺术的衷心喜爱。D乙文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4【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这样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它们呢?写出合理建议。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大自然的语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1结合文段内容,请你概括一下什么是“物候学”。2根据材料,概括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物候的高下差异告诉我们,越往高处气温越低,所以在华南丘陵地区引种热带农作物应该种在山脚下。B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C根据北京地区1962年的物候记录判断,当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的是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4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回答问题。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结合加点词语言,说说本文语言上的特点)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说说理由。)5小明坚持认为住在沿海城市的姑姑家,与同纬度内陆的自己家,四季的气温是一样的。读了本篇文章,再结合自己所学的其它学科相关知识,请你向小明传授正确的科学思想。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送友人 【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 王勃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常以“蓬”喻漂泊在外的游子,甲诗将孤身远行的自己比作“孤蓬”。B乙诗颈联道出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友人以安慰和鼓舞。C两首诗的首联所描绘出的景象意境各异,甲诗轻快明丽,乙诗则雄浑壮阔。D甲诗的尾联运用动作描写,乙诗的尾联则劝慰友人分别时不应有儿女之态。2这两首诗皆含依依惜别之情,除此,还各表达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简答。六、语言表达(共10分)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1)乃 乃大惊_乃不知有汉_(2)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_不足为外人道也_(3)舍 便舍船,从口入_屋舍俨然_(4)志 处处志之_寻向所志_(5)遂 遂与外人间隔_遂迷_(6)其 欲穷其林_其中往来种作_(7)余 人各复延至其家_既出,得其船_太守即遣人随其往_七、作文(共40分)课文以简练的文笔,按作者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征,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以达到情景交融。请你也采用这种写法,写一个游记片段,300字左右。要求:游览过程要交代清楚;要写出景物的特色,重点描写最能吸引游人的景物;在描写景物时,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如需介绍景点的有关知识,要简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