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余姚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docx
-
资源ID:76488750
资源大小:28.1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余姚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林壑(hè) 蔚然(wèi) 晦明(huì)B潺潺(chán) 宴酣(hn) 觥筹(gng)C伛偻(l) 提携(xié) 野蔌(shù)D颓然(tuí) 辄醉(zhé) 环滁(chú)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阴晦 惘然 莫名其妙 迟疑不决B炊烟 阔绰 郑重其事 神色张惶C恭唯 鄙夷 十拿九稳 与日具增D箫索 祭祀 致之不理 朦朦胧胧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广西最牛的三个火车站分别是南宁东站、桂林北站、柳州站,个个如雷贯耳。B世界不由分说地将那撕心裂肺的痛强加于我,我脆弱的生命,被“痛”的火舌舔得体无完肤了。C这道化学题非常简单,一看到题目我便茅塞顿开,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完了。D刘备思贤若渴,用自己的诚心打动了诸葛亮,最终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番事业。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D他那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1)爱上层楼,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欲说还休,却道“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以下各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之意佳木秀而繁阴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对文章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用“醉”“乐”二字贯穿全文,“醉”是表象,“乐”才是实质。B“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一片欢乐的景象。C“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活脱脱地刻画出一个嗜酒如命萎靡不振的醉汉形象。D本文除第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4)下面是欧阳修赞美王禹偶的一首诗,请结合原文分析滁州人称欧阳修、王禹偁为“二贤”的原因。书王元之画像侧欧阳修偶然来继前贤迹,信矣皆如昔日言。诸县丰登少公事,一家饱暖荷君恩。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容貌任尘昏。注解:王元,即王禹偁(chng),宋初大诗人,因忧切国事,刚直敢谏,也曾贬知滁州,(之前曾被贬黄州)在当地因地制宜,为政宽简,体恤民情,深得民心。作者有注说:“公贬滁州,谢上表云:诸县丰登,苦无公事。一家饱暖,共荷君恩。”充满了对王禹偁的赞美之情。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论教养,完成下面小题。论教养利哈乔夫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的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始终如一,稳重随和。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或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对于如此之类的问题,这些书在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非常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一切优雅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的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喝汤的时候也不要有声音;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衣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装服饰、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你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选自九年级教材论教养,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题目是论教养,文中却用很大篇幅谈论了“优雅风度”,是否离题?谈谈你的理解。3选文第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5列举生活中有失教养的事例,结合文章内容,提出改正建议。五、诗歌鉴赏(共5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因“一封朝奏”遭遇“夕贬”,一“朝”一“夕”之间,可见“左迁”速度之快。B颔联写出诗人希望能为圣明革除弊事,可惜自己风独残年、体弱多病,为此他深感遗憾。C颈联“雪拥蓝关”一语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前路艰辛,由此可知。D这首诗将叙事、写景、抒情熔为一炉,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2本诗“云横秦岭家何在”与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都是望家园而不见,但所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初三的学习紧张有序,充满期待但压力极大,需要勤奋刻苦、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为此班委会同学以对对联的方式激励大家战胜压力,战胜自我,迎接明天的辉煌。请你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上联:攻坚克难凭少年豪气,下联:_。七、作文(共40分)“生活中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请围绕这个论题写一个片段,适当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