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辉县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卷.docx
-
资源ID:76489238
资源大小:28.1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辉县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诸位(zh) 签订(qin) 锐不可当(dàng)B溃退(kuì) 殷红(yn) 摧枯拉朽(cu)C泄气(xiè) 要塞(sè) 振聋发聩(kuì)D督战(d) 荻港(Dí) 倔强(jiàng)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凝惑 樱花 好意难却 谆谆教诲B真谛 小憩 既往不咎 举步维艰C丑陋 酝酿 精疲力尽 颔首低眉D熔液 沸腾 神妙世界 密切混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看过这场惊心动魄的电影,同学们都懂得了生命的可贵。B这些年,毒大米等食品不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蔓延之势锐不可当,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C在戈壁滩上,我们修建了第一批厂房,这真是白手起家,平地楼台。D第十三车队工作一丝不苟,车辆的每一个小毛病,随时发现,随时修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理解性默写填空。吴均与朱元思书(1)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通过写蝉和猿的叫声来衬托山林宁静的句子是“_,_”。(2)与朱元思书中侧面烘托江水清澈透明的静态美的句子是“_,_”。(3)与朱元思书中,与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4)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江水碧绿清澈,我们同吴均共赏富春江“_,_”(与朱元思书)的画卷。(5)与朱元思书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句子是“_,_,_,_”。(6)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乙】两诗,回答问题。【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敢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注释】奚以:凭什么,为什么。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犯禁:触犯禁令。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寡助之至_(2)必先富民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然后治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得道者多助/伐无道诛暴秦D民富则安乡重家/然则何时而乐耶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4【甲】【乙】两文都是论述治国之道,都强调了以_为本,一个从_的角度来论述,一个从_的角度来论述。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蟋蟀出世记法布尔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地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选自昆虫记)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文章第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请说说你的理解。3细读文章三段,将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母蟋蟀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一对视觉器官的大圆点_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4文章按照_顺序说明蟋蟀出世的过程。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道出诗人虽身处人境,却没有世俗的喧嚣与困扰。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指出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能远离喧闹的尘世。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指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D诗歌运用朴素的语言,将情、景、理融为一体,使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飞天”凌空一课,作者抓住跳水动作的主要特征,犹如慢镜头回放,生动立体地描写了跳水姑娘吕伟高超精湛的技艺和风采。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选取一项运动,抓住行为特征,仿写一段话。(句式不限)示例: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还没等观众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备选项目:乒乓球、短跑、篮球、铅球七、作文(共40分)作文。鲁迅留学日本,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给予他关怀和鼓励,这种影响在他的回忆中日渐深远,于是他写下了藤野先生;朱德出身贫苦,他的母亲勤劳慈爱,这种影响对他投身革命显得尤为重要,于是他写了回忆我的母亲在你的回忆中,有没有对你影响很大的师长亲朋?也请你为他(她)写一篇回忆性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2)力求做到语言连贯、表达得体,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