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霸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试题.docx
-
资源ID:76489294
资源大小:27.5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霸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虽有嘉肴(yáo)B故曰:教学相长也(cháng)C选贤与能(j)D讲信修睦(m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赋予 湛蓝 拙劣 挑拔离间B舆论 徜若 协商 误入歧途C襁褓 堕落 干予 狂风骤雨D狡辩 枷锁 祈祷 阳奉阴违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回延安的作者是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这首诗采用山西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山西风情。B马说是唐代韩愈的一篇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一种议论文体裁。全文用了借物抒情的方式,对统治阶级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抨击。C庄子,名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出自庄子的成语有鹏程万里、越俎代庖、游刃有余和井底之蛙等。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关雎就属于“风”,而蒹葭属于“雅”。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6月10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B通过“车让人”活动的开展,使我市交通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C学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汉字的热情。D辽宁男篮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是因为他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结果。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_,是急促的鼓点;_,是飞扬的流苏;_,是蹦跳的脚步;_,是闪射的瞳仁;_,是强健的风姿。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上文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_,庄子是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句式特点和加点字的含义。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3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借齐谐之言描绘了“_”的景象,成语_等便由此衍生,大鹏也就成了_和_的象征。千载之后,李清照也在其词作渔家傲中,以“_”一句来抒发自己非凡的抱负。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应 有 格 物 致 知 精 神丁 肇 中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了解自然科学。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本文作者的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B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以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C现代学术的基础是实验。D实验必须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2下列对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把握,有误的一项是( )A第段概括地引述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作为论据,用道理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B第段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论据,用事实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C第段以“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为论据,举例论证“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的观点。D第段以作者自身的经验为论据,用事实论证“做研究不能靠教师,全靠自己做主张、出主意”的观点。3下列理解或推断,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A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因为具有判断力、灵感、眼光、勇气和毅力的实验者很少。B不少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C如果到美国去读大学做研究,要想有所成就,不仅需要老师的指导,而且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D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五、诗歌鉴赏(共5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诗中表现境界阔大和情感愉快的词有哪些?2诗中运用哪一种抒情方式表达作者忧国忧民之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写两句话,使前后构成排比,语意连贯。语文的边界是模糊的。语文不局限于一本教材,也不局限于学校课堂,更不局限于书山题海;那么,语文究竟在哪里?语文在嬉笑怒骂的文字里, , 。七、作文(共40分)社戏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突出了船行的速度之快。请你也运用这种写法,写一个体现天气寒冷的片段,150字左右。